■ 苏诺尔
苏尼特左旗蒙古族中学
数学是初中教学阶段的重中之重,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初中学生尚处于生理的不成熟阶段,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还比较欠缺,在数学学习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因此,这一时段的教学设计对数学课堂的质量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但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从当前实际情况看,数学教学的设计往往局限于课堂教学部分,以及通过作业的方式进行一定程度的课后设计,而对于课前预习阶段缺乏合理的设计,造成学生预习时缺乏有效的指导和规划,预习效果不佳,进而影响到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在许多初中数学教师的设计中,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即使是师生之间的互动也往往是以教师作为主体,设计形式相对单一,难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开展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通常来说,教师对于教学设计的关注点主要放在课堂教学阶段,而对于课后的作业布置,往往只是安排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作业训练。这种作业训练,通常都是围绕课堂教学内容来设计的,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程度和课堂表达情况,设计内容和形式千篇一律,导致差生无法完成作业,而优秀学生又难以从作业中找到提升的知识点。
在教学设计中,导言版块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这是根据教育学的一般理论而设计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版块。但教育理论中,并不会对导言版块的具体内容以及时间的长短进行规定,因为学生进入课堂时的学习状态一定会有差异。从导言部分的设置初衷来看,主要是能够在短时间内让班级的大部分学生进入听讲状态当中,从而使课堂的教学活动尽快进入正常的节奏。然而,这种导言教学的方式并不适用于数学学科,因为数学对于学生的抽象思维要求比较高,简短的导言并不能很好地将多数学生引入正题。因此,有必须对学生的预习环节进行规划设计,使学生在进行课程预习时更加有的放矢,提前了解掌握课本上的基础概念与知识,从而为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教学设计当中,数学教师可以采取对比实验的方式,来验证预习设计的效果。第一次,在数学课结束之后,布置学生进行下一课新知识点的预习,在新课开课的时候,对学生的预习进行评价。第二次,教师则不透露任何预习下一课知识点的信息,在新课开课的时候,检验有多少学生进行了预习工作。通过这种对比实验的方式,数学教师可以充分了解到班级学生的预习能力,以及进行预习设计对于学生预习效果的影响,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课前预习以及预习设计的实用性,更加积极主动地接受课前预习的教学设计安排。
只有数学教师讲授的单一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比较低,这不仅会直接影响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还会影响学生对本课数学知识点的掌握,从而影响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因此,数学教师很有必要设计出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保证学生听讲时的注意力。
针对数学教材中的活动课,数学教师可以由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设计出互动式教学和合作式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也参与到具体的教学活动当中,与学生在活动中一起学习数学知识,而合作式教学模式则是更大程度地要求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互动学习,通过团队共同解决一些比较实际的数学问题,而教师则主要承担观察者和引领者的作用。例如,在全等三角形的学习活动课中,教师可以根据当地的水文条件和地理条件灵活设计一些活动课,让学生测量池塘两点间的距离,这需要利用到全等三角形的一些原理,更需要学生能够在活动中展开良好的合作。
学生课后作业的布置质量,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本课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传统教学模式中,由于教师和学生在课后几乎没有交流的可能性,教师对于学生的作业布置通常都没有进行具体的区分,作业效果不佳。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即时通讯与网络平台的使用,可以有效提升数学教师的作业质量,使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能力和态度,布置不同难度和不同类型的作业,并且可以在学生作业的同时进行指导和作业增设。
例如,数学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客户端,依据对学生作业情况和考试情况的大数据分析,得出学生在哪些知识点上还比较薄弱,然后由教师根据学生的薄弱点布置具有针对性的作业。教师还可以借助网络平台或者微信,实时了解掌握学生对于作业的理解程度,对于优秀学生还可以增设具有一定难度的作业,或者让学生在完成作业后,再通过不同的解题思路或解答技巧来重新作业,从而做到因材施教,在保证能力较差学生作业完成的同时,有效提高优秀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学设计能力逐渐成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教学的水平和教学活动的效果。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要紧紧围绕当前教学实际,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规划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使教学活动更加适合当前学生的需要,推动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从而为国家的教育水平提升作出应有的贡献,为国家培养出更加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