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玉 裴 丽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痛经是指妇女在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下腹部疼痛、坠胀,或伴有腰酸等其他不适症状的疾病。古代医学文献对于痛经病名的记载繁杂多样,《金匮要略》载妇人腹中痛、妇人腹中诸疾痛、妇人腹中血气刺痛,所指含义近似痛经;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提出了妇人月水来腹痛这一病名,将腹痛与经期相结合;宋金元出现了经行腹痛、杀血心痛、经期疼痛、经来腹痛等;明清出现了经前腹痛、经期腹痛、经行腹痛、经来胁气痛、痛经等。笔者以古文献学研究为视角,梳理历代医家对本病认识的发展脉络,对痛经中医病名进行了考辨。
汉前未见到对痛经的相关文献记载,主要有对妇女生殖器官与月经发生的描述。如《黄帝内经》中对女性生殖器“女子胞”的描述,《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了“天癸”是产生月经的重要物质。直至东汉时期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曰“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经一月再见者,土瓜根散主之。”[1]这是可见文献记载最早对痛经病症的描述。其中虽并没有明确提出痛经这一病名,但对于腹痛与时间的联系和治疗方面考量,均与现代所说的痛经大致相同。
晋唐时期对于痛经的认识在病因病机上有了一些进展,但依然以症状特点命名,“痛经”这一病名未得到广泛使用。汉唐方书《华佗神方·卷六·华佗治痛经神方》首提痛经这一病名,云:“妇女行经时,腹痛如绞,谓之痛经”[2],但未被医家沿用;晋代巢元方提出“月水来腹痛”,其云:“妇人月水来腹痛者,由劳气伤血气,以致体虚,受风冷之气,客于胞络……故令痛也”[3];唐代孙思邈《千金翼方》将此病称为“妇人月事往来,腰腹痛”,可见此时对于痛经的认识、定位已经较为准确,并且发现月经期体质虚弱是本病的基础,“风寒”是痛经的病因,这较前之医家有了较大的进步。
宋金元时期痛经治疗形成了较系统的辨证论治体系,虽仍以症状描述命名痛经病,称谓多样,但“月水来腹痛”这一病名被广泛使用。《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五十一·妇人月水来腹痛》云:“论曰月事乃经血之余,和调则所下应期……风冷之气,与月事相击,故因所下而腰背拘强脐腹刺痛也”[4]2483;《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五十一·室女月水来腹痛》云:“室女月水来腹痛者,以天癸乍至,荣卫未和,心神不宁,间为寒气所客,其血与气两不流利……治妇人月水不调,腰腹疼痛,茯苓饮方……”[4]2496;《太平圣惠方·卷第七十二·治妇人月水来腹痛诸方》载:“夫妇人月水来腹痛者,劳伤血气,至令体虚。风冷之气,客于胞络,损冲任之脉……治妇人月水每来,不得快利,于脐下疼痛不可忍,熟干地黄散……”[5];齐仲甫《女科百问》载:“或外亏卫气之充养,内乏荣血之灌溉,血气不足,经候欲行,身体先痛也。或风冷之气,客于胞络,损伤冲任之脉,及手太阳、手太阴之经,故月水将下之际,血气与风冷相击,所以经欲行而腹痛也”[6];朱丹溪《丹溪心法》载:“经候过而作痛者,乃虚中有热,所以作痛。经水将来作痛者,血实也,四物加桃仁、黄连、香附。临行时腰疼腹痛,乃是郁滞,有瘀血,宜四物加红花、桃仁、莪术、玄胡索、香附、木香”[7];李杲《兰室秘藏·卷中·妇人门》云“柴胡丁香汤。治妇人年三十岁,临经先腰脐痛甚,则腹中亦痛,经缩三两日”[8];危亦林《世医得效方》载:“治经行腹痛不可忍者,立效。红丸子亦效。”[9]此时的医家对痛经病认识与治疗经验较前代更为丰富,他们不但认识到“风寒”是痛经的病因,还认识到虚热、血实、郁滞和瘀血等内因也是导致痛经的关键因素,治疗痛经病的辨证论治思想运用得更加深入与广泛。
明代对于痛经的认识医家基本达成共识,认为痛经属于月经不调之范畴,对痛经的分期、分型均与现代医学接近,其命名主要集中在“经期腹痛、经行腹痛、经后腹痛”等。张介宾《景岳全书·卷三十八·妇人规(上)·经脉类·经期腹痛》载:“经行腹痛,证有虚实。……凡妇人经行作痛,夹虚者多,全实者少……”[10];周慎斋《慎斋遗书·卷十·妇人杂症·经水》云:“经行腹痛,愈痛而经愈多,至于痛死者,系火之搏击。宜行血散火,令脾能统血……”[11];薛已《校注妇人良方·卷一·调经门·月水行止腹痛方论》载:“妇人经来腹痛,由风冷客于胞络冲任,或伤手太阳、少阴经,用温经汤、桂枝桃仁汤……”[12];王肯堂《女科证治准绳·卷之一·调经门·经候总论》云:“经事来而腹痛者,经事不来而腹亦痛者,皆血之不调故也。欲调其血,先调其气,四物汤……”[13];陈文昭《陈素庵妇科补解·调经门》载:“妇女经欲来而腹痛者,气滞也。法当行气和血,宜调气饮……妇人经正来而腹痛者,血滞也。法当行血和气,宜服大玄胡索散……妇人经行后腹痛者,是气血两虚也。”[14]经行腹痛、经来腹痛、经期腹痛其含义大致相同,皆指行经期间出现腹痛,明代医家已经认识到了痛经的发生与气滞血瘀有着密切关系,在治疗方面注重调理气机、行血散瘀。
清代治疗痛经的文献极为丰富,“痛经”作为病名被明确提出并沿用至今,对于本病的病因病机认识更加深入,辨证论治体系发展成熟。徐大椿《女科指要·卷一·痛经》明确提出了“痛经”之病名,其云:“痛经在表主以趁痛散,在里主以八物汤,血滞换赤芍……月经之至如潮汐之往来,不愆其期,故谓之月经……若外亏卫气之充捍而邪客于表,内乏营血之灌溉而邪着于里……将行之际在表则身先疼痛,在里则小腹疼痛,或蓄热或凝寒,寒者色必紫,热者色必鲜,血虚者色必淡,血瘀者多作块……”[15];傅山《傅青主女科·调经·经水未来腹先疼痛》曰:“妇人有经前腹痛数日,而后经水行者,其经来多是紫黑块……”、“妇人有少腹疼于行经之后者,人以为气血虚也,谁知是肾气之涸乎……”[16];陈士铎《辨证录·卷之十一·调经门》载:“人有经水将来,三五日前。脐下疼痛,状如刀刺,寒热交做……”[17];唐宗海《医学见能·卷三·妇人调经》载:“经前腹痛,以及行经不利者,血分有郁滞也,宜加味香苏散……”[18];沈尧封《沈氏女科辑要·卷上·辨色及痛》载:“经前腹痛,必有所滞……兼寒兼热,当参旁证……”[19];鲍相璈《验方新编·卷九·妇科调经门·经后腹痛》云:“凡经水过后腹中痛者,此虚中有滞也。用加减八物汤……”[20];郑云坛《彤园妇科·卷一·经行腹痛》载:“经后腹痛,气血虚也。经前腹痛,属气血凝滞……”[21];郑寿全《医法圆通·卷二·经水行后腹痛》云:“按经水行后腹痛一证,诸书皆云虚中有滞也……非外寒风冷之侵,必因内阳之弱,不得概以气血两虚有滞为准……”[22];庆云阁《医学摘萃·杂症要法·妇人科》载:“如经后腹痛者,缘经后血虚,肝木失荣,枯燥生风……”[23];吴谦《妇科心法要诀·调经门》载:“腹痛经后气血弱,痛在经前气血凝……经后腹痛当归建,经前腹痛气为殃……”[24];陈廷儒《诊余举隅录·卷下·妇人痛经阴阳证》载:“经来作痛,有胁痛,有腹痛,有遍身痛,有小腹痛,有经前痛,有经后痛,有经未尽作痛,有经已尽作痛,有吊阴痛,有小便痛,其形不一,所因亦殊……”[25];沈金鳌《妇产科·妇产·妇科玉尺·卷一·月经》曰:“至如痛经一症。乃将行经而少腹腰腿俱痛……”[26];王九峰《王九峰医案·副卷二·三十、妇人》云:“痛经症缘阴不济阳,气血两损,加以痼冷沉寒,则月信不独作痛,亦且愆期……气血反常,宜阴阳两固,拟八珍汤佐以温里达下。”[27]清代医家在继承前世医家思想基础上,将痛经治疗按照疼痛时间不同而将本病分为经前疼痛、经期疼痛、经后疼痛,普遍大多认为经前疼痛是由郁滞导致,多属实证;经后腹痛是由于气血亏虚而引发不荣则痛,多属虚证。对此傅山与郑寿全与上述观点有所不同,傅山认为经后腹痛主要责于肾气的虚弱,并非简单的气血不足;郑寿全则认为经后腹痛是由于体内阳气缺失,也不赞同仅从气血论治。
通过对古文献的整理,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历史时期由于人们认识不同,赋予了痛经疾病多样称谓,从最早《金匮要略》所载对痛经症状的描述至晋唐出现了“月水来腹痛”这一病名,随之出现了“经行腹痛、经期腹痛、经后腹痛、经来腹痛、经前腹痛”等一系列名称,至清代才明确提出了“痛经”这一病名,而被广泛运用至今。由此可见,痛经相关疾病名称的变化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历程,这表明了我国古代医家对本病逐步认识的过程。从最初感受风寒之邪与体虚的虚实辨证到对气滞、瘀血的气血辨证;再由腹痛发生时间的不同是由不同病因所致,即经前、行经时腹痛发生属实证,多由外感、气滞、瘀血导致;经后腹痛发生多属虚症,多责于气血亏虚、肾气不足、素体阳虚等。
本文以古文献研究为视角,在梳理古代医家对痛经病认识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考证了痛经病之源流。痛经相关病名的记载,体现了人们对这一疾病认识经历了循序渐进的发展历程,不同病名体现出医家认识本病、治疗思想的变化过程。同时由于时代局限,致使痛经在中医学发展中存在一病多名的弊端,这为人们查阅痛经古文献资料带来困难。因而,本文对痛经的古文献进行考辨,以期呈现古代医家研究痛经病的认识与思想精髓,为现代人们认识本病提供文献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