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华德运用调气行血针法治疗突发性耳聋经验撷要

2018-02-13 14:02程静静
江苏中医药 2018年7期
关键词:陈师左耳针法

程静静

(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杭州310000)指导:陈华德

突发性耳聋是指单耳或双耳不明原因的突发听力下降,诊断标准为数小时至3天内,纯音测听检查至少连续三个频率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大于或等于30dB[1]。西医治疗该病主要以高压氧舱治疗结合扩血管药物、抗凝药物、溶血栓药物、激素类药物、神经营养类药物为主,部分患者单独西医治疗疗效不明显甚至无效[2]。陈华德教授是浙江省教学名师,从事针灸临床工作三十余年,将“调气行血”针法应用于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治疗,将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理论相结合,疗效显著,发挥了传统医学治疗该病的独特优势。

1 调气行血针法的理论基础

观察临床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发病特点,陈师认为突发性耳聋的主要病机是以气血失调为主。临床表现为气血逆乱或气血凝滞。气血逆乱导致耳聋最早记载于《素问·脏气法时论》,云:“肝病者……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素问·通评虚实论》载有“暴厥而聋”。《素问·厥论》载有“少阳之厥,则暴聋”。可见,脏腑之气不循常道,气血逆乱,气血阴阳不相顺接而发为突聋。针对此证,“调气行血”针法主要治以清肝理气,降气除逆,调和阴阳气血。气血凝滞又分为痰气郁结和气滞血瘀。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云:“两耳通脑,所听之声归于脑,耳窍通脑之道路中,若有阻滞,故耳实聋。”[3]另有,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瘀血不行,耳窍失养,则发为实证突聋。气滞血瘀导致突聋,比较符合现代临床对突发性耳聋的病理阐释,即内耳循环受阻,现代西医临床治疗该病主要以改善内耳循环为主。“调气行血”针法主要治以活血祛瘀、行气通窍。

2 调气行血针法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操作

2.1 取穴 陈师临床治疗该病时常选患侧耳门、听宫、听会、翳风、完骨、双侧风池、中渚为基本穴位。气血逆乱加合谷、太冲、百会;痰气郁结加丰隆、阳陵泉、阴陵泉;气滞血瘀加膈俞、血海、阿是穴等。

2.2 操作 “调气行血针法”尤为强调针刺的手法操作,正如《针灸大成》云“然是三寸六分,包含妙理;虽细桢于毫发,同贯多歧。可平五脏之寒热,能调六腑之虚实”。陈师强调,新病病邪多浅宜浅刺,久病病邪入里宜深刺,急性发病时局部穴位操作手法要轻,远道取穴手法稍强,所谓针刺深度的选择要各至其所,无过其道,过之则内伤,不及则病邪壅里。患者体质强壮,血气充盈,刺此者,深而留之,多益其数;体质羸弱,易脱于气,易损于血者,浅而疾之。所以针刺深浅的把握对于施针者来说,尤为重要。陈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留针时间一般为20min,初次接触针刺治疗的患者心理恐惧,或是身体不适的患者也可以提前几分钟取针,不做强制要求。

3 验案举隅

王某,男,27岁,单位职员。2017年10月30日初诊。

左耳突发性耳鸣伴听力减退1周。主要表现为左侧耳鸣、耳闷,伴有左耳听力减退,于当地医院就诊,测左耳高频听力平均为70dB,低频听力平均为22dB。右耳无殊。诊断为突发性耳聋。予以泼尼松龙片、甲钴胺片口服,耳鸣症状仍明显。听说陈师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效果明显,遂来就诊。刻下:左耳闷胀不适,耳鸣剧烈,夜间加重,影响日常工作和休息,有轻度头晕头痛,无眩晕欲仆,无恶心呕吐,无视物模糊或重影。四诊:神清,精神稍倦怠,面色微黄,体型偏胖,头面部皮脂分泌旺盛,舌质偏暗、舌尖红、舌苔黄腻、舌边齿痕,脉弦滑,睡眠较差,胃纳一般,大便稀,小便微黄。气血论证为气血瘀滞合气血亏虚,脏腑辨证为肝郁脾虚,痰浊闭阻。病变在肝胆脾胃为主,病性属虚实夹杂。治以疏肝健脾,活血通络。体针取穴:患侧耳门、听宫、听会、翳风、完骨、天柱、下关、双侧风池、合谷、中渚、外关、阳陵泉、太冲、丰隆、足三里、三阴交、足临泣。头皮针:百会、四神聪、晕听区。配以电针接翳风、听会和患侧外关、中渚,频率选2/100HZ,留针20min,每周3次。第1次治疗结束后患者自诉左耳突然气通无闷胀,耳鸣症状有好转。

2017年11月1日二诊:耳闷胀感基本消失,耳鸣发作频率明显下降,耳鸣声减低,睡眠较前改善。在前次取穴基础上加双侧安眠穴,余穴基本同前。此后治疗基本是上述穴位稍有加减。1个疗程(10次治疗)后,耳闷胀感消失,轻度耳鸣,不影响睡眠。复测听力左耳高频平均30dB,低频平均20dB。继续巩固治疗1个疗程后,耳鸣症状基本消失,未再治疗。

按:四诊合参,该患者辨证属肝郁脾虚,气行不畅,痰浊闭阻血脉,气血不通,耳窍失养发为耳聋。该病虚实夹杂,病程较短,主要涉及肝胆脾胃。治疗该病选耳门、听宫、听会为其治疗主穴。耳门穴是手少阳经气发于耳窍之处;听宫穴为手足少阳、手太阳经交会穴,经气直入耳中之处;听会穴属胆经,胆经经气入耳中出耳前之处,可调节耳部经气,从而条畅耳部气血运行。合谷善治一切头面部疾患,风池、天柱和完骨主要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液循环,尤其能改善耳神经的营养供给。翳风穴位于耳后,正对耳大神经,可以改善与耳相关的神经功能。患者面色微黄,精神倦怠,胃纳一般,说话气短声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足三里配合三阴交调气血,补益脾气,气血充足则耳窍营养得以来源。患者舌苔中间腻,舌中主脾胃,舌边齿痕,大便稀溏,均是脾虚湿盛表现,丰隆健脾化痰,祛湿通络。脉弦滑,舌质红、苔黄腻,头发油腻,乃肝胆火旺的表现,中渚、外关、足临泣、阳陵泉疏调少阳经气,平肝清热,开窍益聪。电针疏密波接听会、翳风和患侧中渚、外关,一则以患耳为中心穴位前后搭配取穴,形成耳周电磁场有利于促进耳周血液循环和炎症物质的吸收,二则进一步通调少阳经气,有利于耳鸣症状的改善。头皮针选择晕听区,刺激大脑皮质功能,改善整个头部血液循环的同时也可以增强反射点的血液供应,从而症状得以缓解。诸穴合用,是“调气行血针法”的具体应用,气行则血脉通,血脉通则瘀血去,新血得以化生,气血充足,耳窍得以濡养,则疾病去,耳聪目明。

猜你喜欢
陈师左耳针法
随陈聆群先生学治史
通督调神针法结合推拿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观察
左耳问题
左耳问题
凡高的左耳
朝医太极针法操作规范
陈从周写《徐志摩年谱》
你的话像花,开在我的左耳
陈福来教授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经验举隅
阻力针法联合针刺后溪穴治疗颈肌筋膜炎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