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医院加强医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方略

2018-02-13 02:53
现代医院 2018年10期
关键词:医学生育人政治

张 锐 苏 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去年底,国家教育部出台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把构建“十大”育人体系、打造“三全”育人格局,确定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行动指南。作为承担高等医学人才培养的高校附属医院,步入新时代,也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在坚持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的前提下,切实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书育人的全过程,通过深入研究思想政治的特点和规律,积极开辟新途径,探索新办法,创造新经验,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为培养医学高等人才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1]。

1 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附属医院在加强医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

高校附属医院是医学高等人才培养的第一线,肩负着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治病救人、对外交流合作等重要使命。

1.1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是附属医院教书育人的重要职责

医学生的教育培养特别是研究生的培养,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在附属医院完成的,附属医院的教师既是教书育人的一线教师,又是救死扶伤的医务人员,他们在传授医学知识的同时,同时承担着传授医学的人文精神的使命。因此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全面提升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塑造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重要的意义。

1.2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是培养合格高等医学人才的根本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附属医院和医科大学一同肩负着培养和输送医学高等人才的重任,要把医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将思想政治工作和价值引领贯穿临床医学生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全过程,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

2 全面把握做好医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严峻形势

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做好临床实习阶段医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有利条件和严峻挑战都出现了新情况。加强和改进附属医院对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需要广大教育管理者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对标对表认真分析和研判医学生的思想状况和所处的教育环境,从而提出合理的改进办法。

2.1 学业、就业、考研多重压力造成实习阶段医学生思想波动较大

医学生进入临床实践后,短期内需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技能较多,直观感受到临床实践教学、就业、考研的多重压力。面对多重压力,容易导致医学生出现目标不准确、思维不清晰、决策不正确的问题,进而产生紧张、焦虑、抑郁,甚至双向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等精神心理问题。

2.2 职业环境、不良风气对医学生职业价值观形成初期的思想冲击较大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开始接触社会,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实践技能操作的阶段,同时也是医学生角色逐步过渡到医生职业的过程。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医疗体制尚不完善,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社保体系不够健全,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依旧十分突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造成了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疗纠纷日益增加的现实情况。同时,医疗行业中的一些不正之风,也对临床实习学生道德伦理观造成较大冲击。

2.3 部分教师对实践阶段医学生的医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重临床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依然存在

“重医术、轻医德”的思想普遍存在于带教老师中,片面认为,对医学生的医德教育应主要放在基础医学的教学阶段,而临床实习的主要任务是教授学生掌握临床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因此往往更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医学生思想政治、医德医风、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养[2]。

2.4 互联网带来的负面影响给学生思想工作带来的挑战较大

新媒体时代,微博、微信、QQ、APP等网络交互平台所带来的信息交换方式的改变,让信息的发布和获取更为便捷,大学生很难对一些网络信息的真假进行分辨,容易造成跟风传谣信谣。同时西方敌对势力各种文化思潮和意识形态在不断加速渗透,让高校网络舆论管控难度进一步增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3]。

3 加强和改进临床实践阶段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略

医学生的培养尤其是进入临床见习、实习后,教师的言传身教所起的潜移默化的作用非常关键。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也进一步向专业化和社会化过渡。这就需要教育管理者不断加强管理、完善和创新教育方式,引导、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尽快适应社会挑战,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3.1 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增强三种意识,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高校教师是党的理论和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引路人[4]。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首先就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核心,不断增强教师的三种意识,才能形成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十大育人”体系的生动局面。

3.1.1 建立良好的教风,增强教书育人的思想政治意识 教风是教学工作中的教育思想、教学态度、育人方法和教学风格的综合表现,是教师德才的统一,是实现教书育人的重要保证[5]。教风建设关系到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6],良好的教风对于形成优良学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附属医院的教风建设要以强化教医护职工教书育人的思想政治意识为突破口,以提高教学质量、规范教学管理、加强教学研究为重点,以深入开展塑造师德、规范教学行为、提升教学质量为主要内容,紧紧抓住课堂教学、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人文关怀、教书育人等环节,重点突出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的培养。以高尚的教风引导人,以优良的学风塑造人,以优秀的院风培育人。

3.1.2 以教学工作为己任,增强教师工作的职业意识 职业意识是专业人员对职业价值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职业习惯、职业学习态度、职业思维模式、职业团队精神、职业敏感度和职业忠诚度[7]。从入院的岗前培训开始,医院通过引导教医护职工树立教学工作与医疗、科研工作同等重要的思想和意识,把教学工作量计入个人绩效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客观的教师业绩评价体系,让教医护职工都明白承担教学任务是自己的工作职责,确实增强职业意识,视完成教学任务为天职,自觉和主动地承担和完成各项教学任务。

3.1.3 以医德医风、师德师风考核为抓手,增强教师的道德意识 加强医德医风、师德师风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建设是医院思政工作中的核心内容。通过开展把职业道德教育作为教医护职工岗前、在岗及转岗培训的必修课,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技能教育和反腐倡廉和警示教育,使广大教医护职工培养了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进一步增强了拒腐防变的免疫力。通过建立健全教医护职工职业道德考核档案,将考核结果与职工年度考核、岗位聘任、干部选拔聘任、职称评审、评优评先等直接挂钩,引导教医护职工不断增强的职业道德素养。

3.2 党政协同、群团共建,积极优化组织育人,全面推进文化育人

3.2.1 充分发挥党组织育人的核心作用 党支部和党校是严把党的入口关,培训党的干部队伍,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学习和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基地。通过定期举办党校实体培训,把学习教育融入日常,向教医护职工和学生骨干、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解读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和社会热点,帮助他们理清思路,坚定理想信念,全面提高教医护职工和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政治理论水平,使党组织在教育、引导、团结群众的核心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3.2.2 高度重视党政各部服务育人的协同作用 既要高度重视教学部、学生办、研究生部、护理部和各党支部在人才培养体系的中心地位,也不能忽视图书馆、后勤部、基建项目部、保卫科等承担服务保障职能的部门在教书育人中所发挥的推动促进作用[8-9]。这些服务部门员工以热情的态度、良好的形象,在为医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的同时,不断以各种形式对其思想道德进行教育示范。

3.2.3 积极推进群团组织文化育人的纽带作用 附属医院通过工会、团委、学生会、社团、青年志愿者协会、兴趣队等各类组织,广泛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和文体活动,丰富医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展示医学生的精神风貌,有效提升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强化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实现思想建设、组织建设、文化建设和制度建设的相互促进[10]。通过带领医学生参加义诊、志愿者服务、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健康宣教、假期“三下乡”等活动,引导他们主动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进基层,切实培养其团队意识和沟通协调能力,不断提高感知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让课堂教学的成果在实践中得到充分运用,从而使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3.3 健全管理机构,做好管理育人

3.3.1 构建医学生管理的三级网络架构体系 建立以院级领导、职能部门、临床科室(党支部)为三级网络构架的临床医学生管理体系,采取党政齐抓共管、协同推进,将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专业教育教学工作、学生管理工作融合,确保责任层层落实到位[11]。以主管副院长、临床教学管理部、研究生部、临床科室为主体的行政业务管理机构主要承担医学生临床、科研的技能培养;而以党委副书记、党总支书记、团委办公室、学生管理办公室、党支部为主体党务管理机构则主要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形态、道德素质以及日常生活学习的管理。

3.3.2 充分发挥导师的核心作用 在研究生管理方面严格落实导师主体负责制,把思想政治素质作为导师遴选的重要考核指标。积极发挥导师的德育引领作用,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于课题选题设计、科研立项、项目研究、成果运用全过程,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转变为师生双向情感交流。而在本科生管理上,也积极推行责任导师负责制,以实习小组为单位,指派专职的责任教师全脱产带教,让医学生能及时地加强临床技能的了解和学习,加大与临床教师的交流,尽快适应临床实习角色转变。

3.3.3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努力提升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水平 通过建立一支专业背景较强、学历层次较高的专兼职辅导员队伍,着重提高辅导员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水平。通过将工作重心下沉,将办公地点设立在学生宿舍区域,及时掌握医学生的思想动态,发现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确保稳定。

3.4 积极完善第二课堂,扎实推动课程育人、实践育人、科研育人、心理育人

3.4.1 增强理想教育 在临床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构建“有理想、有榜样、有目标、有行动”为主要内容的医德教育新模式,大力开展榜样教育,充分挖掘和发挥榜样的教育引领作用,引导医学生向身边和医学界的先进典型和道德模范学习,激励医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帮助医学生合理规划学习成长的远期和近期目标,并指导他们付诸实际行动以达到目标、实现理想,使学生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养成优良的学风。

3.4.2 加大就业指导教育 结合临床阶段学生即将走入社会,面对求职的现实问题。通过开办就业指导讲座、求职经验交流、升学指导、模拟面试等教育活动,不断提升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3.4.3 重视心理教育 充分利用附属医院心理专科的优势,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促进师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通过建立心理健康辅导站、聘请兼职心理辅导员、开设心理辅导课、开展心理健康咨询等方式,构建院、班、宿舍三级心理防护网,完善服务体系,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养学生心理调节能力和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有效预防和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

3.5 创新育人载体,搭建网络育人平台

面对新媒体时代,通过加强“两微一端”的管理,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网络新媒体当中,用医学生喜爱的网络作品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加强对医学生维护的公用新媒体的管理,确保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通过建立网络互动平台,积极回应学生们的提问和诉求,完善联系学生、服务学生的网络机制[12]。

3.6 健全工作机制,推进精准资助育人

3.6.1 完善资助的相关制度 通过制定资助育人制度,出台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勤工助学管理办法和各类奖助学金评审办法等,为资助育人提供制度保障。

3.6.2 加强家庭、学院之间联系互通 通过寝室走访、辅导员家访,搭建家校联系平台,加强了学院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关心鼓励慰问困难学生家庭,实现全员育人。

3.6.3 强化精准资助主题教育 通过开展诚信、感恩、励志教育,引导贫困学生志存高远、自立自强,帮助他们度过生活学习难关,实现资助与育人的双重功效[13]。

步入新时代作为高校附属医院,要充分认识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意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通过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医院特点、医疗工作实际,把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贯彻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内化在医院的日常工作中,作为附属医院要充分发掘和运用临床各学科教学时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把牢把好医学生的政治思想关口,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强化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引导教医护职工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锤炼高尚品格,勇担责任使命,做学生全面成长的引路人。

猜你喜欢
医学生育人政治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人文教育要给医学生另一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