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炜炜 王学栋
脑出血会造成多种不良后果,如血压异常升高、室性心律失常等,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1]。苯那普利作为非巯基ACE抑制剂的前体,可增加血浆肾素活性,降低血浆醛固酮水平,从而产生降压作用[2]。比索洛尔是高度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能够降低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降低血压。本研究选取60例脑出血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通过分组对比分析比索洛尔联合苯那普利对脑出血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荣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脑出血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研究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为29~63岁,平均(47.5±6.8)岁。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为27~63岁,平均(46.4±7.5)岁。所有患者收缩压在24.0 kPa以上,舒张压在14.7 kPa以上(1 kPa=7.5 mmHg);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为6~12分;排除室性期前收缩或传导阻滞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1脑出血的治疗 CT检查确诊后对患者行常规治疗,如常规脱水、抗感染等,根据情况进行血肿引流治疗。术前,对两组患者均留置胃管[3]。
1.2.2心律失常的治疗 (1)对照组:通过胃管给予比索洛尔(北京四环制药厂)5 mg,1次/d。(2)研究组:通过胃管给予比索洛尔(北京四环制药厂)、苯那普利(北京诺华公司)各5 mg,1次/d。
(1)记录患者用药前后24 h的心率;(2)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统计患者治疗后室性期前收缩的发生次数;(3)在治疗前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SS评分量表评定患者的神经功能,得分区间为0~45分。0~15分为神经功能轻度缺损,16~30分为神经功能中度缺损,31~45分为神经功能重度缺损[4]。
两组患者治疗前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室性期前收缩的发生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给药前后心率和室性期前收缩发生次数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bP<0.05
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bP<0.05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受不合理生活方式的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人群不断壮大[5]。由脑出血引发的继发性脑水肿和心律失常等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室性心律失常是指在人体生理因素发生变化以及患某些疾病的情况下,体内的电传导系统发生异常,造成心室的节律、速率发生异常改变,是常见的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期前收缩、缓慢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等[6]。室性心动过速,尤其是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心动过速,可以导致心室颤动、猝死等严重后果,危害生命健康,此疾病极大程度地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比索洛尔是β1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具有高选择性,无内在拟交感活性、膜稳定活性等[7]。某些部位的β1受体与比索洛尔之间存在较高亲和力,但对β2受体的亲和力处于较低的水平[8]。比索洛尔发挥作用是通过选择性地阻断肾上腺素与β1受体的结合。与其他类型的心脏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相比较,例如阿替洛尔、美托洛尔等,比索洛尔对β1受体选择性更高,但比索洛尔在治疗剂量范围内无细胞膜稳定作用[9]。比索洛尔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同时可以单独使用或与其他抗高血压药物合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苯那普利的化学本质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可对血管紧张素Ⅰ转换为血管紧张素Ⅱ的过程进行抑制,从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苯那普利可抑制醛固酮的分泌,血浆肾素的活性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增高,但不会引起代偿性体液潴留,可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糖耐量起到改善作用,用于治疗高血压。苯那普利对缓激肽的降解起到抑制作用,也使血管阻力降低,产生降压作用[10]。它还能扩张动脉和静脉,降低心脏后负荷,降低肺部血管阻力、肺毛细血管嵌压或心脏前负荷,从而改善心排血量[11]。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室性期前收缩的发生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比索洛尔联合苯那普利可以减少脑出血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室性期前收缩的发生次数,控制心率。
目前,脑出血后室性心律失常一方面与血肿和水肿压迫的部位有关,另一方面也与脑出血诱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增高及儿茶酚胺释放增加有关[12]。本研究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NIHSS评分测试,对比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比索洛尔联合苯那普利可以减少脑出血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室性期前收缩发生次数,有效治疗脑出血后室性心律失常,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改善,可以进一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