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摘 要:对话教学就是以对话为原则的教学方式。对话不是简单的问答,更应该表现在交流与探讨、独白与倾听、欣赏与评价。小学生刚刚步入较深层次的学习环境,对于一切都是未知的、新奇的。教师采用对话式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快地融入学习环境,对所学知识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尤其是在数学教学方面,数学作为偏难科目,更需要教师从小引导,充分沟通交流,促进孩子进步。
关键词:对话式教学;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数学科目,数学枯燥乏味,很多学生学不好学不会。小学数学是打开掌握高等数学的通行证,而且数学是结构化的科目,需要从小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与兴趣,否则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数学很可能成为一次又一次的绊脚石。数学是无趣的、复杂的。大部分的学生抵触数学,厌烦数学。看不懂,学不会成为小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由此,摒弃传统的语法学习方式,选择一个利于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爱上学习的方式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对话,把学生真正带入课堂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一、巧妙设计,对话体现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主要担任了传播者的角色,学生是聆听者。教师传播的知识很丰富,但聆听者没有充分掌握的课堂是失败的课堂。要促进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让他们尝试着作为探究者、实验者。让他们充分融入课堂,在学习过程中展示自己、修正自己、提高自己。只有在活动中有学生自己的参与,他们才能真正接受课堂、融入课堂,才真正吸收课堂中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利用小学的模仿力和表现力,教师在课堂上给出特定的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教师精心设计的一个个小的对话环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拓展能力。
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数学“正方体”中的练习题:下列哪些图形沿虚线折叠后能围成正方体?
这种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下,拿着正方体的盒子把它剪开,看看大家剪开后都有哪些形状,这样一来,学生积极融入课堂,并且自己动手,这样一来,学生对于课堂上的知识会掌握得更加充分。
二、妙用模型,巩固创新
常用的数学教学中,一定少不了對立体图形的利用。小学生正处于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的阶段,有趣的立体图形、积木等一定会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一次简单的立体积木的堆积却能呈现给学生许多的信息,教师在讲桌上摆积木的过程就足以引起同学的兴趣,对教师所摆图形的思考与感悟,不管是成绩好的学生还是成绩稍差的学生,都会融入课堂,积极参与。而只要参与进课堂,学生就一定有所收获。对于教师创造出来的生动形象的课堂生活,学生自然乐意学,善于学。不仅仅局限在教师让学生学,而是学生自己想要学,这便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在课堂中,学生、教师很好地互动,使数学学习从视觉与听觉的双面感知中得到精彩呈现。
例如:在学习正方体与长方体的棱长时,有这样的练习题:用三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每个正方体的棱长都为20厘米,则这个长方体的棱长之和是多少?
对于这样的问题,教师在课上就可以给学生用积木摆出模型,学生自己去数一数,会提高学生的认知,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还有一些题目:用12个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形状不同的长方体,可以摆几种?每种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对于这种问题,教师可以给同学分发积木,由同学自己动手做,这样大家在制作模型的过程中,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
三、善用心理,竞中提高
教师在教学阶段,要充分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状态。小学生正处于年轻气盛的时期,他们争强好胜、永不服输的斗志最为强烈。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很关键而又最有特色的时期,是人一生中黄金时代的开端。小学生朝气蓬勃,意气风发,对一切事物都表现出强烈的积极性和征服欲望。那么教师就要利用学生这些心理,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课堂竞争学习。学生的好胜心促使学生从各个方面了解知识,掌握方法。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得到体现。这种课堂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更能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
例如:在课堂上,学习长方形时可能有以下问题:如下图,图中一共有多少个长方形?
同学一起讨论数出,看看哪一组的学生可以又快又准确地得出答案。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提高,这样可以使学生充分融入课堂,获得知识。学生在课堂中能够表现自己,可以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小学数学的学习固然无味繁杂,但它在小学生的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生应该积极对待小学数学的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多尝试新的方法,其中对话式教学就是很好的方式,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学生紧跟教师的脚步,在游戏中进步,在竞争中查漏,在合作中共赢。当然,教学的空间很大,教师不应该局限于某一种教学方案,只有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才是为学生赢得最广阔的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