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盛楠
摘 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已成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载体,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新媒体给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基于此,本文探讨了新媒体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现状及存在的困境,最后提出了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对策,这对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宣传思想;创新研究
一、新媒体给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带来的机遇
(一)新媒体已成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平台
当前随着微博,微信,QQ等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普及,这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新媒体很大程度的给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提供了方便,已成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新的宣传平台,例如,现在随着网络及手机普及面越来越广,越来越多的师生运用运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也等进行沟通,受到师生的青睐,因此,要想做好高校师生宣传及思想工作,就必须重视新媒体。当前,各高校都非常重视新媒体平台建设,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及思想工作,引导师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操,可以说,新媒体在高校宣传及思想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曾经说过“如果对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不重视、不善用,就会陷人被动,更谈不上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1]。当前,新媒体已成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平台,新媒体在高校宣传及思想工作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新媒体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开辟了新途径新手段
以往在开展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大多数通过传统宣传途径及言传身教进行的,这有很大的局限性,当前,随着网络及新媒体的普及,这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和新的途径手段,这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如有的高校学院建立了微信群,微博平台,高校宣传者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经常在上面发布一些正能量,弘扬时代主旋律的时事热点,政策报告,也经常发布一些宣传文件及阅读资料,学生可以在上面发表对此的看法和观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可以说,新媒体打破了班级授课言传身教制的局限,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新媒体有助于及时监控网络舆情,掌握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主动权
高校是大学生云集的地方,也是不良网络舆情和不良网络言论多发地,因此,如何有效监控师生思想动态,把握网络舆情,掌控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主动权一直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者的重要工作重点和难点。随着新媒体在高校师生的普及率越来越高,这为有效监控高校师生思想动态,监控不良网络舆情提供了有利条件,这有助于及时将师生一些不良思想观念、不良网络舆情化解在萌芽或苗头状态。
二、新媒体给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带来的挑战
(一)容易颠覆大学生的传统观念,增加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难度
新媒体交流具有自由性、匿名性的特征,新媒体交流过程中所蕴含的不良价值信息容易对大学生传统的道德及价值观念造成冲击,新媒体信息中充斥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各种思想观念,也容易受到西方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入侵,近年来,一些不良价值信息容易使大学生的思想变得消极颓废,颠覆了大学生的传统道德及价值观念,不利于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一些大学生出现了不良的道德及价值观念,如拜金主义,实用主义,一些大学生思想前卫,经常在网络上发表一些不良网络言论,这无疑增加了高校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
(二)冲击了高校传统宣传思想工作模式
在传统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模式下,高校宣传及思想政治工作者通过课堂集中授课制对大学生施加积极正面的引导和影响,从而形成大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正确的价值取向。而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获取信息途径多样化,不再单一依赖教师的引导。另外,大学生从新媒体中获得的一些知识信息,对高校宣传及思想工作者传输的内容产生抵触情绪,他们会自发通过新媒体获取信息和知识,这使得大学生容易受到一些错误观念的影响,从而影响受教育效果。
(三)冲击了高校传统宣传思想工作载体
高校传统宣传及思想载体主要有:大学校报,校园广播,各类宣传橱窗,黑板报,条幅,展板,宣传海报等。如今,随着互联网及智能手机的普及,大学生使用新媒体平臺越来越频繁,这方便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交往方式,为大学生所青睐,而高校传统宣传的影响力变得越来越小,它更新慢,耗时耗力,也不能随手可翻,因此,在新媒体面前,高校传统宣传及思想载体及手段开始显得落后、单调,影响力日渐衰微,不再为大学生所青睐,处于边缘化地带,可以说,新媒体严重冲击了高校传统宣传思想工作载体。
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现状及存在的困境
(一)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
新媒体信息传播具有传播迅速、即时更新,虚拟化等特点,这使得大学生可以在微博,微信,QQ 群等自由讨论,自由发表评论观点,这容易产生不良网络言论及虚假信息,而在新媒体环境下,这些不良网络言论及虚假信息是很容易引发连锁反应,进而引发舆情危机,因此,在新媒体背景下,信息传播更加肆无忌惮,内容更加五花八门,信息监管及甄别更加难以应付,这使得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
(二)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主动性及创新性不够
当前高校宣传及思想工作存在主动性及创新性不够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些高校宣传及思想工作者工作理念滞后,创新性不够,话题及思想动态挖掘不够深入,对高校师生吸引力不强,很多师生对此认可度很低,可以说,高校宣传及思想工作理念的滞后性,这严重影响了高校宣传及思想工作的实效性。二是高校宣传及思想工作主动性不强,在新媒体普遍普及的当下,很多师生都采用新媒体平台进行交流娱乐,但是,大学生由于缺乏生活阅历,在不良网络信息充斥新媒体的过程中,容易受到不良影响,从而对他们的道德观念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造成影响,这会使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及教育引导越来越棘手。
(三)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者运用新媒体技术还存在薄弱之处
当前,新媒体已广泛的运用到高校师生的生活娱乐及获取信息上,但也存在一些薄弱之处,如高校宣传及思想工作者运用新媒体技术的娴熟程度及主动性不够强,如一些高校宣传及思想工作者虽然会用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台,但是只是为了自身生活娱乐,习惯于以文件安排工作,以会议布置工作,听口头汇报了解工作。一些高校宣传及思想工作者没有形成运用新媒体开展工作的思路理念,或这样的理念不够深入,因此,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技术在高校宣传和思想工作运用上,还存在一些短板,这也影响到了高校宣传和思想工作的实效性。
四、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对策
(一)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理念上寻求创新
高校宣传及思想工作者要养成新媒体工作理念,要把新媒体作为开展高校宣传及思想工作的重要途径,要主动借助于微博,微信,QQ,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多深入挖掘师生感兴趣及与师生利益密切相关的话题,从而有针对的做好高校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
(二)提升高校宣传及思想工作者媒介素养
高校宣传及思想工作者媒介素养不强,不善于运用新媒体影响和制约着高校宣传及思想工作的效果。在当前新媒体的环境下,高校要不断强化宣传思想队伍专业化建设,有针对性的对高校宣传及思想工作者开展媒介素养培训教育及实践活动,这有助于提升高校宣传及思想工作者新媒体业务运用水平。另外,在高校宣传及思想工作者业务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多鼓励他们运用新媒体平台开展工作,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媒介素养,提升他们的新媒体运用技术,有助于从根本上提升高校宣传及思想工作的效果。
(三)强化平台及阵地建设
高校宣传及思想工作平台和阵地是开展好高校宣传及思想工作的重要基础和手段,基于此,高校宣传及思想工作平台和阵地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高校要合理整合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资源,要继续发挥传统媒体的同时,要特别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平台作为开展高校宣传及思想工作的重要途径,如高校宣传及思想工作有针对性的建立专门微信群,qq群,官方微博等,在上面经常发布一些传播正能量,弘扬时代主旋律的内容,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的内容,如民生改善问题,教育改革问题等等,这些平台和阵地贴近高校师生思想及生活实际,也方便随手查阅,有助于提升高校宣传及思想工作实效。
(四)在高校宣传思想运行机制上寻求创新。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需要多方面力量参与其中,需要各方面力量通力合作才能收到很好的成效,这就涉及到工作机制,因此,工作机制也是影响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实效性的重要因素。在工作机制构建上,一是要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学校党政工团分工明确,高效宣传思想运行工作机制。二是要建立有效的高效网络舆情信息搜集和分析机制,“高校要科学利用 BBS、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工具,建立和完善舆情监测、分析、反馈机制,密切关注校园网络舆情发展动态和社会热点问题,及时做好热点问题、敏感问题的舆情收集、分析、研判工作,及时发现具有苗头性和倾向性的问题”[2],这有助于将各类潜在危机化解在萌芽状态,及时掌握舆情控制主动权。三是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它有助于激发高校宣传思想者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从而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如:“各高校应该重视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将其列人各个部分直至各人的考核范围,可以设立年终、季度各人或单位部分等一系列物质精神奖励措施,充分调动各单位、各人的主观能动性”[3],因此,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这对于提升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实效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智黎 杨豹.网络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创新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6,(21).
[2陈小环.新媒体背景下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若干思考[J].鸡西大学学报,2015,(8).
[3]王智 黎杨豹.网络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创新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