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宁
摘 要:广西毗邻东南亚各国,与东南亚各国经济交往甚频,地域上相接,来广西学习汉语的外国留学生越来越多。本文主要是从语言接触和类型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壮语、印尼语语序类型的对比,语言接触下的名词组语序对比来分析两者之间存在的共性和差异,找出壮语和印尼语的名词性短语语序变化规律和相似性,有助于研究壮语和印尼语语言接触过程的相互影响和渗透,从而为语言类型学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壮语;印尼语;语言对比
[中图分类号]:H2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5--01
一、壮语、印尼语语序类型对比
汉语通过助词“的”将定语放在中心语之前,而壮语由于没有类似的结构助词,只好将定语放在中心语之后,不过随着汉语的渗透,在有的情況下,“我的书”会表述成kou?(我)di?(的)sau?(书)。但绝大多数的情况是中心语+定语,印尼语是中心语+(yang)+定语,壮语尽管没有类似的结构助词,但它可放在中心语之后,也可像汉语语法那样放在中心语之前,而意义不会改变。例如,汉语(1)“我吃三碗饭”在壮语中是kou?k?n?sa:m?va:n?hau?;印尼语中是saya(我)makan(吃)tiga(三)mankuk(碗)nasi(饭),与汉语语序一致。汉语(2)“碗里的饭还热”在壮语中是hau?da??va:n?li?da:t?;印尼语中是nasi di dalam mankuknya masih (还)anas(热)。这两个例句中,例(1)的定语sa:m?va:n?“三碗”所修饰的中心语是宾语hau?“饭”,而sa:m?va:n? hau?“三碗饭”是一个偏正词组,按照壮语的习惯,其语序应为hau?sa:m? va:n?“饭三碗”,在印尼语中,也应该是“饭三碗”,由于受到(二以上的)数量名词修饰,所以和汉语语序一致。汉语(4)“热得背面火辣辣的”,壮语是da:t?t?k?pa:i? la? pja: ? pja:t?pja:t? pai?;印尼语是merasa(感觉)pahik (面)belakang (背)panas sekali。
汉语(5)“白得耀眼”,壮语是ha:u?t?k?l :n?ta?pai?;印尼语是warna(颜色)putihnya(白)sangat(很)menyilaukan(耀眼)。
汉语(6)“他跑得汗流浃背”,壮语是te? pu:t?t?k? ha:n? ri? ha:n? ron? pai?;印尼语是dia(他)berlari(跑)seperti mandi keringat(汗流浃背)这些例子是由名词或活用作名词的数量词加上后面的名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方位名词等构成的。
二、语言接触下的名词组语序对比分析
壮语和汉语的名词性句法结构的语序类型正好相反,然而印尼语和壮语的语序类型却有相通之处,主要特征表现在名词组语序类型特点是修饰语基本上后置于名词中心语。壮语中的名词、形容词、数量词、指示词、动词、关系句等都可以做名词组的定语,根据目前所有出现的定语成分分类,可以将定语分为八类:名词性定语、领属定语、形容词定语、数量结构定语、指示词定语、动词性定语、关系句定语和多重定语。根据梁敏和张均如对标准壮语的研究指出,壮语的名词组语序类型是以中心语+定语来构成模式。在印尼语中,绝大多数是以中心语+定语来构成模式,但也有少部分是以定语+中心语来构成模式的。
充当修饰成分的属性名词,表示整体与部分、来源、出处、用途等意义,壮语和印尼语语序相同,壮语和印尼语的修饰成分都是后置。但是修饰成分和中心语之间,壮语一般没有结构助词,印尼语有时可以加上结构助词“yang”。
经过名词性短语语序类型的对比,我们对壮语、印尼语的语序有了更详实的了解,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对比更有利于语言规律的展露。一种语言的习得,尤其是对非母语的人而言,如果可以运用对比语言学的方法来比较两种语言的异同,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掌握其中的语言规律,从而达到学习和使用的目的。
三、结语
壮语和印尼语长期以来通过种种途径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但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和地理等等因素的制约,两者相互作用的程度尚浅。壮语受到汉语的影响,从汉语中吸收了很多的句法成分,弱势了更多的本语言固有句法成分。印尼语更多的是英语语法和汉语语法的共同结果,通过借用汉语的和英语的构成本语言固有的语法形式来表达某一事物更为普遍。可以推断,壮语和印尼语都受到汉语的影响,壮语定中结构异于汉语,印尼语定中结构异于汉语,因此壮语和印尼语的定中结构有惊人相似的地方。语言接触的结果构成今天这样一个繁杂而细腻的体系,是本语言的发展和汉语的影响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刘丹青,汉藏语言的若干语序类型学课题,《民族语文》,2002.5
[2]梁敏,张均如. 侗台语族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3]徐余龙. 对比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4]洪波.2007汉语与周边语言的接触类型研究,《南开语言学刊》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