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碧
摘要 目的:分析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0例,平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给予基础护理和临床护理路径,对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甲组和乙组的护理总有效率分别为64%和88%,乙组的优势明显高于甲组;乙组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明显少于甲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其优势明显,能收到理想的应用效果,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和经济支出。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护理路径;应用效果
為了分析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收治近3年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0例,分甲组和乙组,每组25例。分别给予基础护理和临床护理路径,对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详细如下。
资料与方法
近3年本院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0例,结合临床护理要求,平分为甲组和乙组,见表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如年龄和性别等(P>0.05),可以对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方法:甲组患者应用基础护理方式,按照临床护理要求进行。乙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详细如下:①入院指导:责任护士需要做好基础护理管理工作,态度主动热情,主动向患者和家属进行互动和交流,主动向患者家属介绍病房环境、科室工作人员、医院规章制度等,认真记录患者具体情况,包括时间、呕血等现象,进行指导和预后治疗。对于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需要及时通知患者,说明病情,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此外要帮助患者树立治愈的信心,给予心理支持,满足临床护理具体要求。②入院后指导:入院后针对患者疾病的演变趋势,给予个体化护理和指导,采用通俗的语言和患者进行互动和交流。考虑到上消化道出血的诱因、临床表现和病情具体进展等对可能出现的后果、治疗方式以及各项检查结果和意义等进行告知。让患者对自身情况有详细的认知,很多患者生活习惯不合理,因此需要进行适当的指导和帮助,保证患者积极接受治疗,提升自我保护能力。③饮食指导: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程度变化,在后续护理过程中需要禁食或者食用流质食物,经过积极的治疗后,能避免出现不良症状。消化道疾病存在很多炎症,经过积极的干预治疗后,过渡到流质食物,叮嘱患者少食多餐,禁止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进而满足患者自身要求。
临床效果评价指标:①显效:经过护理后,患者病情恢复,生命体征恢复正常,不存在其他炎症。②有效:经过护理后,胃管内抽出液体颜色变清,生命体征有所恢复。③无效:临床护理效果不明显,甚至存在其他炎症。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说明比较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对甲组和乙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实践证明,甲组和乙组的护理总有效率分别为64%和88%,乙组的优势明显高于甲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在本次研究中,乙组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明显少于甲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如果出血量比较大,不及时进行治疗,则会出现休克甚至其他不良症状。针对临床护理的具体要求,在实践阶段需要做好后续护理工作,按照临床护理具体要求进行。
临床护理路径的有效应用有重要的作用,以患者为中心进行各项护理,能满足临床护理的具体要求。在预后护理阶段需要做好安排和检查工作,从治疗现状入手,考虑到护理体系以及其他指标的要求,增进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提升患者主观能动性,进而满足预后护理具体要求。在本次研究中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管理,结合疾病特点和具体情况,制定临床护理路径的同时强化针对性管理,根据不同病程的指标变化,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对于出血期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能满足预后护理的整体要求。此外针对相关情况要做好对应的护理管理工作,保证患者病情得到好转。在具体护理过程中结合临床护理路径的具体要求,从疾病知识、饮食护理、运动护理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入手,做好用药指导工作,及时对病情进行鉴别,落实护理举措。实践证明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减少负面因素的影响,让患者尽快康复。医护人员需要了解临床护理路径的具体指标要求和内容,从现状人手,做好指导性工作,进而提升后续护理水平,达到理想的护理效果。
本研究说明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其优势明显。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在上消化道患者临床护理中有重要的作用,患者对其满意率比较高,值得推广和应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