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翔 王倩格 郑彪 何佳林 吴翟
摘 要 通过对“江西省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实地考察分析及对园区负责人的访谈调查了解江西省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在“互联网+休闲农业”商业模式改革创新层面采取的措施及已取得的相关成就。此外,在对国内传统休闲农业现状研究及对江西省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总结出具有借鉴性、可行性的改革措施,力求以此对国内传统休闲农业行业实现向“互联网+休闲农业”方向深化改革提供现实指导性意见。
关键词 互联网+;休闲农业;江西省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
一、休闲农业商业模式简介
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商业模式,休闲农业由来已久。1930-1940年代期间意大利等国家与地区,城市化发展势头迅猛,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且工作压力提升,于是国内的生态休闲农业得以发展并为市民提供接触大自然、体验乡村生活的休闲环境。[1]近一个世纪以来,休闲农业在欧美国家迅猛发展且该商业模式逐渐在我国兴起。休闲农业是指充分利用休闲农业园区及基地的自然生态环境、景观资源及其它一系列增值服务,通过为休闲农业体验消费者提供接触大自然并在短期内充分体验乡村生活的休闲环境的一种商业模式。
二、我国休闲农业存在不足之处
1.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休闲农业生态园区及基地多处于市郊或农村,虽然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及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但大多数休闲农业园区所处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依旧较为落后,无法为休闲农业旅游消费者提供良好的休闲环境。其一,园区多处于市郊或农村地区,当地高速公路体系落后,交通情况较差,无法实现良好的便捷性。其二,由于我国大多数休闲农业园区多为中低端水平,专业水平及资金运营水平有限。因此,休闲农业园区的住宿旅馆及农业园区的农田水利设施较差,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休闲农业产业的良好发展。[2]其三,由于部分休闲农业园区的管理水平受限且环保意识较差,休闲农业旅游过程中游客们产生的垃圾废物及园区的生活污水未经过科学有效的水质处理即排放,对休闲农业园区周围的环境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2.服务质量低,服务意识差
在国内休闲农业园区服务人员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专业水平受限、服务意识较差且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由于休闲农业园区的服务人员多为园区周边地区的中老年及文化程度水平较低的青年人,未接受正规、良好的专业服务培训,服务质量及服务意识均有待提升,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休闲农业的转型升级。
3.缺乏园区特色,同质化较严重
目前制约休闲农业行业多元化发展及转型升级的一大因素是休闲农业园区大多缺乏特色、同质化问题严重,无法形成自主文化休闲品牌。其一是由于休闲农业行业内大多数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多是急于将项目上马但却未能充分分析当地的旅游资源及市场发展前景,造成大多数休闲农业园区所提供的服务相似且园区景观环境雷同,同质化问题严重。[3]此外,多数园区未能形成自主文化休闲形象,打造自主文化休闲品牌,挖掘本地文化旅游资源。休闲农业园区所提供的体验项目多局限于农家饭体验、采摘、垂钓等雷同项目,缺乏体现当地乡土文化的项目作为其特色服务。因此,“如何吸引游客来”、“如何留得住老客户”以及“如何挖掘潜在客户”成为困扰园区经营管理者的三大难题。
4.营销推广力度有限
充分利用广告营销有利于解决“如何吸引游客来”这一制约休闲农业园区发展的问题。然而,当前大多数休闲农业企业不仅在经营园区及旅游服务方面缺乏创新,而且在宣传园区方面缺乏广告营销技巧及意识。因此,休闲农业园区虽然在节日假期期间游客数量及收入水平都普遍反映良好,但囿于营销不利对潜在游客的吸引力不足,导致平日及周末期间普遍经营惨淡。
三、“互联网+休闲农业”的可行性---以“江西省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为例
1.“互联网+休闲农业”走进“江西省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
作为近年来新常态化的“互联网+”模式,如何充分借力我国互联网的规模优势及技术优势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诸多行业经营管理者们屡屡提及的问题。然而,如何借力“互联网+”、如何结合好“互联网+”需要充分结合行业自身发展水平及状况,需要良好的互联网意识及技术能力。
在“互联网+”的新环境新形势下,江西省政府顺势提出为江西省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搭建物联网平台,为企业间的沟通合作提高良好便捷的平台,并在技术层面促进企业的现代化发展。作为江西省政府重点扶持并引导的“互联网+休闲农业”平台,凤凰沟景区(江西省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借力“互联网+”加快园区转型升级并取得较大成就。[4]政府扶持方面,江西省政发主要采取资金投入扶持及招商引资方式,打造具有江西文化特色的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在现代化农田生产、特色园艺、远程操作作业及农产品产销衔接等方面加大投资及研究推广力度,加快“互联网+休闲农业”的转型升级,促进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物联网等先进互联网技術与传统休闲农业及农林生产的融合发展。
2.“江西省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实施“互联网+休闲农业”取得良好成效
江西省政府对江西省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的政策支持及园区自身对“互联网+休闲农业”商业模式的探索为园区的良好发展及转型升级提供了动力源泉,园区在多方面已取得诸多成就,成为江西省生态农业的一张名片,并为国内休闲农业园区的今后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及途径。
国内大多数休闲农业园区缺乏自身文化休闲特色,未能对当地乡土文化资源充分挖掘及开发,无法形成自主休闲文化形象,无法打造休闲娱乐品牌。基于此,由于江西省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拥有丰富的景观资源、茶文化资源、蚕桑丝绸资源等一系列宝贵资源,园区经营管理人员在对园区资源深入挖掘及开发的同时还始终坚持以文化为主题,充分利用好园区的文化资源优势,打造江西省生态农业示范园自主休闲文化品牌。
近年,江西省生态农业示范园荣获“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园区”、“全国十佳农庄”等荣誉,成为了国内生态农业的一张亮眼名片。此外,作为文化资源丰富且环境氛围良好的生态园区,江西省生态农业示范园也是省内诸多院校的社会实践基地,江西省各协会的创作基地及江西省党政机关的培训中心。
3.“互联网+休闲农业”的可行性
休闲农业商业模式扎根于传统农业,辅以休闲、文化、休闲等因素,为倦于城市快节奏生活的市民提供亲近大自然、体验乡村休闲娱乐的良好环境。而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与“互联网+”的日趋成熟,“互联网+”能够为传统休闲农业行业提供转型升级的动力源泉。这一方面,江西省生态农业示范园的成功充分证实了“互联网+休闲农业”这一商业模式的可行性。
四、基于“互联网+”的休闲农业商业模式改革策略
1.政府加强政策扶持、发展引导力度
休闲农业园区长远良好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对其的有力扶持及有效引导。当前休闲农业园区普遍存在的一大问题便是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水平较低,不具备长远发展的眼光及能力。[5]因此,当地政府从政策方面对其扶持,从发展方面对其引导,为其长远良好发展提供政策扶持及明确发展定位能够有效促进当地休闲农业园区的健康良好发展。
2.合理规划,科学发展
休闲农业园区的经营管理及长远发展需要因地制宜,不仅需要充分综合考量休闲农业园区所在区域的地理位置、交通网络、旅游资源、经济水平、文化特色等客观因素,也要将园区经营管理者的能力及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纳入考量范围。在因地制宜对园区客观因素及发展前景综合考量后,也应当咨询专业人士及政府机构人员,对园区的经营范围及今后发展做好合理良好的规划。在其指导下,做好园区经营与发展的详细规划及开发旅游资源开发。
3.加强管理,注重服务
园区服务人员方面,应当加强团队服务质量的增强及服务意识的提升,有效从服务方面让休闲农业体验游客感受到园区良好的服务质量及服务意识,留住忠实游客并吸引潜在游客。
4.技术升级,提升效益
作为国内今年兴起的商业模式,休闲农业行业在经营管理与环境保护方面需要制定并规划好统一的服务标准、要求及长远的行业发展规划。因此,在休闲农业转型升级的进程中需要专业的统一技术引导。各休闲农业园区也应当加强园区间的合作交流,充分汲取发展形势良好的休闲农业园区的先进经营管理经验。此外,在园区技术层面应当加快技术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对产业规划布局、服务人员培养及环境保护技术进行升级推广,实现休闲农业园区的技术发展及效益的可持续增长。
参考文献:
[1]詹玲,蒋和平,冯献.国外休闲农业的发展概况和经验启示[J].世界农业,2009(10):87-91.
[2]李林,蔣伟.国内外休闲农业研究[J].农业研究与应用,2011(3): 28-32.
[3]郑蜀云.休闲农业的多元化发展——以“江西省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为例[J]. 农业科技通讯,2015(3): 189-190.
[4]黄翔,王倩格,郑彪,何佳林,廖智颖.基于“互联网+”新形势对休闲农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以“江西省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7,(33):6-7.
基金项目:江西财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项目编号:2017104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