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 青
(沭阳县农业委员会,江苏 沭阳 223600)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呈跨越式提升,但人们的生活质量却还有待提高。党的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后,加大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力度,加强对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养护管理,提高城市园林绿化效果,普及园林绿化植物的养护方法,提升园林绿化植物养护队伍的专业素质,就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作为当今城市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绿化能够创造高质量的生活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不仅可以通过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来调节和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还可以通过吸收并反射声波来降低噪音,并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此外,园林绿化还可以利用植物多样的造型和四季变化而形成的不同色彩来改善城市的外在面貌,从而为市民带来美的享受,建立“天人合一”的生活环境,为城市发展注入自然的活力。
城市是人口大量聚居的地方,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是当前每个现代化城市所追求的发展目标。园林绿化的环境功能是潜在的生产力,融合在社会生产的全过程中,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条件之一[1]。养护是对园林绿化植物的整体管理和维护。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不同于其他一般工程建设,在完成之后,还要通过长期的养护和管理来保证绿化植物存活,使其达到最好的生长状态,从而使这些植物具备一定的观赏效果。园林植物养护是根据植物自身的特性,综合考虑植物的生长环境、气候等条件,量身定制的管理方案,保证植物存活,正常生长,发挥美化环境的作用,减少资金、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浪费,并表现出良好的绿化和景观效应[2]。
当前,我国的园林绿化栽植类型主要包括乔灌木、草坪、绿篱和花卉等。科学的养护管理能够为这些植物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在保证植物生长旺盛的同时,达到良好的绿化效果。一般对植物的养护包括灌溉、施肥、剪裁、病虫害防治等多个方面。其中,水分、肥料及土壤三个方面是一个密切相关的有机整体,因此在养护过程中应予以重视。
水分作为植物的基本组成成分,当土壤含量过高或过低时,都会影响园林植物的健康生长。适宜的水分条件能够为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确保其健康生长。因此,必须根据当地气候环境特点和植物特性对园林绿化植物进行补水和排水。
对于新栽植的树木,在一定时间内都应使其保持足够的水分,而对于土质保水力差或树根生长缓慢的植物,则可适当延长其灌水年限。此外,不同季节有着不同的灌溉方式。夏季是植物蒸腾作用最强的时期,此时应最大限度地提高浇水频率和浇水量,但是在浇灌过程中,为防止因温差过大而导致植物死亡,应避免在中午气温最高时浇水。而到了冬季,就应适当减少浇水频率和浇水量,尤其是在寒冷的北方地区,为避免发生冻害,应注意不可在气温最低的早晨和晚间两个时间段浇水。
土壤向植物提供的养分是有限的,尤其是在城市,出于美化需要,植物落叶等自然养分不能够腐化成肥料进入土壤,因此,如果不及时进行施肥,就会导致土壤贫瘠,从而影响园林植物的正常生长。
园林植物的施肥方式主要包括土壤施肥和根外施肥。其中,土壤施肥包括环状沟施肥法、放射沟施肥法、穴状施肥法和全面施肥法。根外施肥即叶面施肥,将肥料制成溶液喷洒于叶面,靠叶面吸收。施肥的时间和数量都应根据植物的种类、需求、种植季节及土壤情况所定。比如,乔灌木施肥时应“小树少施,大树多施”,在生长旺期,为促进植株的营养生长,应施以氮为主的速效性肥料。入秋后,要停施氮肥,增施磷、钾肥,以提高植株的木质化程度,提高苗木的抗寒能力。冬季,宜将农家有机肥料作为基肥,既可为苗木生长提供持效性养分,又能起到保温、改良土壤的作用[3]。
植物养护中的修剪就是在植物定植后的生长过程中,对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等进行剪截。修剪的目的,首先是为了保证植株的存活,如及时去除灌、乔木的枯死枝、病虫枝、衰弱枝等,以及定期修剪草坪,都可提高植物的质量,降低发病率,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其次,可以达到一定的景观效应或观赏效果。例如,对灌木的修剪遵循“多疏少截”的原则,根据不同的树形要求,修剪成不同的形状,可塑造不同的园林景观。
任何植物都会受到病虫害的威胁。园林植物种类繁多,情况复杂,同时还会受到人为组合的影响,所以不同种类植物的病虫害可能会相互影响、相互传播。病虫害发生时,不仅会对植物本身造成伤害,还可能会威胁到人们自身的生活环境,造成相应的环境污染。因此,在防治上需要更多的人力和物力。目前,对园林植物病虫害的治疗都以药物为主,对绿化树木的主要病害,如炭疽病、白粉病、根腐病、枝枯病等,常用三唑酮、多菌灵等药剂防治;对由介壳虫、潜叶蛾、粉虱、天牛、金龟子等造成的虫害,常采用有机磷类杀虫剂喷施或呋喃丹灌根;对大叶黄杨等绿篱常见的白粉病、潜叶蛾、介壳虫,多用常规的杀虫剂和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进行防治。
由于药物治疗对人类及其他栖居的动物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管理人员应更加注重对病虫害的预防。例如,尽量避免种植容易发生病虫害的植物种类,通过及时除草和清理枯枝落叶来减少寄主或传播媒介。此外,为避免植物因免疫力下降而给病虫害提供可乘之机,管理人员要及时处理植物损伤后的伤口。
冬季气温普遍较低,尤其是北方地区,很多植物在种植后,会因天气干燥和寒冷,而难以存活。此种情况下,应注意运用树苗底端涂石灰和围稻秆等方法来对植物进行防冻处理,以有效减少冷空气对树苗的伤害,提升树苗成活率,保护园林绿化植物。
目前,我国防护园林绿化植物的意识比较淡薄,防护知识也相对缺乏,许多城市往往在园林建设完工后,就不再关注园林绿化植物的养护管理,严重影响了园林绿化植物的健康生长,降低了绿化植物的成活率,从而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而病死的园林植物也严重影响了市容市貌,破坏了人们的生活、工作环境。
针对这些问题,首先应加大对园林植物养护的资金投入,增加养护人员数量,普及养护知识,提升养护人员的整体素质,及时组织养护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其次,要强化问责制度,明确相关管理部门的责任和义务,加强园林植物施工和养护部门之间的联系。最后,要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在种植之初就要重视养护工作。比如,为了保证植物成活率,就应根据植物的自身情况慎重选择栽培时间,因地制宜,严格遵循植物生长规律。
作为优化城市环境和调节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城市园林植物主要是人为栽种,其生态结构比较脆弱,因此,相关人员要重视并做好园林绿化植物的养护管理工作,通过园林绿化工作人员的监管及运用科学的管理模式,针对不同植物进行不同的养护,以确保植物正常生长,提升园林绿化植物的质量,优化人类的居住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以又好又快的发展速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