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赢予
(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吉林 延吉 133002)
农业是指依靠植物、动物、微生物的机能,通过人的劳动去控制、强化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来获得社会所需要的产品的生产部门[1]。
中国的农业大约起源于8 000年前,黄河流域的西安半坡遗址保存着古人种植的粟,长江流域的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古老的稻谷。而农业经济和农业文明的发展,则始于神农氏时代。《白虎通》记载:“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2]《新语》中也有“至于神农,以为行虫走兽,难以养民,乃求可食之物,尝百草之实,察酸苦之味,教民食五谷”[3]的内容。
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是农耕自然经济。黄河流域有着更适宜旱作物生长的自然条件,所以农业在黄河中下游达到较高水平,黄河中下游地区也成了中国上古时代政治、经济和人文的中心。隋唐以后,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农业迅速发展起来,经济重心南移的现象开始出现。南宋时,全国的经济重心由北方地区转移到南方地区,南方最发达的江浙地区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自此形成了南方地区经济领先于北方地区的经济格局。由此可见,在古代中国,农业的发展关乎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稳定。
以西周时期实行的井田制为例,在推行之初,井田制符合当时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使得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原本先进的井田制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绊脚石”。之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逐渐瓦解,以井田制为基石的分封制也岌岌可危。
中国的季风性气候以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为主要特点,又以旱涝、寒潮、台风等为主要灾害性天气,传统小农经济分散且脆弱,每遇天灾人祸必遭损失。“靠天吃饭”使得古代中国人信仰上天,性格中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保守、厌恶风险和追求稳定的色彩。
上古时期大禹治水、战国时期都江堰的修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芍陂的兴复、隋唐时期大运河的开通,大型水利工程的兴修,不仅仅是一项经济投资,也是一项政治举措。在修建期间,中央积极调动沿线各地方参与修建,能够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与沟通,是巩固统治、维护中央集权的重要环节。
王朝的更迭、政权的更替都无法避免战争,战争使农业经济遭受到很大的打击。“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4],“樵苏”即砍柴割草,作为辛苦劳作内容的“樵苏”本“无乐”,但是在因战争流离失所的百姓心中,能够安于农业生产、不需要在生死线上挣扎的日子就是快乐的。
龙是中华民族信仰的图腾,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更是被人们视为皇权的象征。《说文解字》记载“龙”的形象是“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长能短,春分登天,秋分而潜渊”[5];《辞源》对龙的描述,则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为鳞虫之长。”[6]从这些记载中不难看出,中国龙的形象是神圣而威严的,能够兴云布雨,受到百姓的崇拜。西方文化中同样也有关于龙的记载,然而西方龙的形象与中国迥然相异,其总是以财宝的守卫者、邪恶的化身等形象出现在英雄战胜巨龙的传说及文学著作中。
这种差别的出现,正是因为东西方自然环境与经济结构的差异。“中国属于古老传统的农耕大国,主要采用耕作的经济模式,天气的云雨阴晴决定了作物的生长和庄稼的丰收,而这些正是人们最倚靠的生活来源……那么龙被人们赋予可云雨利万物的特征,昭示祥瑞,就决定了先民对其崇拜、尊敬、敬仰之情”[7]。中国人的祖先创造“龙”这一崇拜图腾的形象,并向其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其“神性”其实就来源于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于农耕社会而言,雨水便是劳动人民的生命线,以农为生、靠天吃饭的古代中国人将摆脱现实苦难的希望寄托在了翱翔于九天的神龙身上,龙的形象也随之变得庄严神圣。
西方社会起源于地中海北岸,自然条件恶劣,不适宜种植业发展,人民大多以渔业、放牧为生。“海域辽阔,水产丰富,这也决定了西方古代文明社会对云雨并不像华夏民族那般依赖,自然也就无须膜拜可兴云雨的神灵。”[7]而作为依仗海洋的民族,在生产生活中他们不安于等待与稳定,反而追求挑战、崇拜英雄。那么“龙”作为可以喷火、看守大量财宝的野兽,自然为英雄形象的塑造做了反面衬托。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既是古代中国最主要的经济构成,又深刻影响着古代先民的政治、文化及图腾崇拜。龙图腾不仅代表着古人对安定务农生活的渴求,而且是传统中国人勤劳务实、追求和谐的性格与文化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