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恒,吴春健,田文宗,李金星△
(1.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济南 250011;2.山东省荣军总医院检验科,济南 250013)
自身免疫病(AID)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或细胞产生病理性免疫应答反应而导致的组织损伤或功能障碍的疾病[1]。自身抗体是指自身细胞内、细胞表面和细胞外抗原的免疫球蛋白,血液中存在高效价的自身抗体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特征,某些自身免疫病伴有特征性的自身抗体(谱),其产生是自身免疫疾病的重要特征之一[2-3]。目前,越来越多的疑难杂症被诊断为AID,而自身抗体检测不但是AID诊断最重要的指标,而且在病情判断、监测和预后等方面也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自身抗体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也逐步阐明[4]。早诊断和及时治疗能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保护器官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5]。间接免疫荧光法在临床上是一个重要的筛查实验,免疫印迹法则对AID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病情评估与治疗检测等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6]。为了解本地区自身抗体的阳性率及特异性抗体的分布情况,本研究回顾分析了2017年1-12月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抗核抗体(ANA)及抗核抗体谱(ANAs)的试验结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12月本院门诊及住院检测自身抗体患者5 539例。其中男1 155例,年龄8个月至95岁;女4 384人,年龄4个月至95岁,排除重复送检的患者标本。在5 539例ANA检测者中,有3 171例同时检测了ANAs。其中男841例,女2 330例。
1.2仪器与试剂 (1)ANA检测:采用欧蒙公司ANA的IgG检测试剂盒(间接免疫荧光法),利用EUROBlot Master进行检测。(2)ANAs检测:采用欧蒙公司ANAs(IgG)检测试剂盒(性线免疫印迹法),利用EUROIMMUN IF Sprinter进行检测。
1.3方法 均使用黄色真空采血管,采集全血分离血清。(1)ANA检测:1∶100稀释后的患者血清同时与人喉癌上皮细胞(Hep-2)和猴肝细胞进行反应,30 min后磷酸盐溶液(PBS)洗板,浸泡5 min,加入荧光标记的二抗;30 min后PBS洗板,浸泡5 min,甘油封片。荧光显微镜下人工判读结果,以抗体滴度≥1∶100为阳性。(2)ANAs检测:定性检测血清中抗核糖核蛋白抗体(RNP)、抗Sm抗体(Sm)、抗干燥综合征A抗体(SS-A)、抗Ro-52抗体(Ro-52)、抗干燥综合征B抗体(SS-B)、抗硬皮病70抗体(Scl-70)、抗多发性肌炎抗体(PM-Scl)、抗Jo-1抗体(Jo-1)、抗着丝点B蛋白抗体(CENP-B)、抗增殖细胞核抗原抗体(PCNA)、抗双链DNA抗体(dsDNA)、抗核小体抗体(NUC)、抗组蛋白抗体(HI)、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RIB)和抗线粒体M2抗体(M2)共15种不同抗原IgG类抗体。先在温育槽中加入1.5 mL标本缓冲液,温育5 min,弃去液体。加入1.5 mL已稀释的血清标本,摇摆床上室温温育30 min。吸去液体,用1.5 mL清洗缓冲液清洗膜条3次,每次5 min。加入1.5 mL的酶标二抗,摇摆床室温温育30 min,重复洗涤过程。加入1.5 mL底物液,室温温育10 min。吸去液体,蒸馏水清洗膜条3次,每次1 min。膜条风干后,采用EUROLineScan软件扫描膜条,自动判读结果。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患者的自身抗体总阳性率 在5 539例患者中,阳性患者2 502例,阳性率为45.2%(2 502/5 539)。其中男性阳性率32.7%(378/1 155),女性阳性率48.4%(2 124/4 384),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232,P<0.05)。在同时检测ANAs谱的3 171例患者中,阳性患者1 328例,阳性率41.9%。其中男性患者841例,阳性为227例,阳性率为27.0%(227/841);女性患者2 330例,阳性1 101例,阳性率为47.3%(1 101/2 33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224,P<0.05)。
2.2ANA阳性标本核型分析 细胞核颗粒型1 199例,均质型216例,胞浆型507例,核仁型138例,核膜型19例,混合型289例,着丝点型92例,核点型9例,高尔基体22例,其他未分型及少见核型11例。
2.3ANAs阳性率分布 15种特异性抗体中,Ro-52、SS-A、RNP阳性率最高,分别为22.74%、17.66%、7.73%;PCNA阳性率最低,为1.14%。
2.4ANA与ANAs检测的符合率 在3 171例同时检测ANA与ANAs的患者标本中,二者结果的总符合率为73.1%。其中ANA(+)/ANAs(+)共1 101例,占34.7%;ANA(+)/ANAs(-)580例,占18.3%;ANA(-)/ANAs(+)273例,占8.6%;ANA(-)/ANAs(-)1 217例,占38.4%。ANA(+)标本中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65.5%,ANA(-)标本中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81.7%,ANAs (+)标本中检测结果的符合率80.1%,ANAs(-)标本中检测结果的符合率67.7%。
本研究对本院2017年1-12月门诊及住院5 539例患者的ANA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其阳性率为45.2%。统计结果与全国其他实验室的结果略有差异,各地阳性率统计结果为16%~49%[7-11]。原因可能为:(1)效价判断的差异。目前国内大部分实验室采用人工镜检判读,很难做到标准化,这是阳性率差异及患者异地就诊结果差异的最主要原因[12]。尽管间接免疫荧光法在ANA检测中应用广泛,但该方法受手工操作、人工判读及实验室条件等因素的制约,一直以来制约着ANA检测标准化进程[13]。(2)就诊人群的差异。AID患者集中就诊在风湿免疫专科较强的医院,导致阳性率差异比较大,例如协和医院统计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9]。女性患者阳性率高于男性患者,各地研究结果一致,证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率在女性人群中更高。研究男女生理因素导致的ANA发病率差异,可能会更好地指导临床诊疗。
ANAs核型检测结果显示,Ro-52、SS-A、RNP、HI、SS-B阳性率高。Ro-52抗体不具备疾病特异性,也可在肌炎、系统性硬化症、其他胶原病、新生儿红斑狼疮、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及病毒性肝炎中检出该抗体。SS-A、SS-B主要表现为核细颗粒型荧光,最常见于干燥综合征,也可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及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SS-A在新生儿红斑狼疮中的阳性率几乎为100%。RNP、Sm主要表现为核粗颗粒型荧光。高滴度的RNP为混合型结缔组织病的特征性抗体,Sm为SLE的特异性抗体。Scl-70、PM-Scl主要表现为核仁型荧光。Scl-70多见于弥散型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病,PM-Scl以多发性肌炎,系统性硬化病重叠患者中最为常见。CENP-B主要表现为着丝点型荧光,对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病有诊断意义。ds-DNA、HI、NUC主要表现为核均质型荧光。ds-DNA主要见于SLE,与疾病活动性存在相关性。HI主要见于药物诱导性狼疮,NUC主要见于SLE肾脏损害患者中。PCNA为细胞周期相关抗体,主要见于SLE患者中。M2、RIB、Jo-1主要表现为胞浆型抗体。MA对PBC最具有诊断意义。RIB为SLE的特异性抗体之一。Jo-1主要见于多发性肌炎患者中[4]。
Hep-2细胞属于人来源培养细胞,核抗原丰富、特异性强、含量高,核大、细胞结构清晰、易于结果观察及核型分析,被美国风湿病学会誉为ANA检测的“金标准”[14]。免疫印迹法在膜条上平行包被了高度纯化的抗原,能够更好地区分特异性抗体。二者各有优势,ANA抗原种类更全,ANAs能更好地鉴定出特异性抗体。ANA荧光核型与ANAs的抗体类型没有绝对的规律可循,不能简单的依据荧光核型来判断相应的抗体类型。本研究结果显示,二者联合检测总体符合率可以达到73.1%,有580例标本ANA(+)/ANAs(-),占18.3%,可能是由于ANA不仅与AID有关,还存在于许多慢性疾病(如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老年人外周血中,部分肿瘤(骨髓瘤、淋巴瘤)患者也可能有ANA的存在[15]。273例标本ANA(-)/ANAs(+),占8.6%。有研究认为可能是由于患者处于疾病早期,ANA表达水平较低,低于检出限,也有可能是由于患者经治疗后病情缓解,ANA水平下降[16]。联合检测ANA和ANAs可提高阳性检出率,增加检测结果特异性,对自身型疾病的诊断、治疗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在临床应给予患者综合检测,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AID患者自身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女性自身抗体阳性率高于男性;ANA核型以核颗粒型、胞浆型、混合型及均质型为常见;ANAs以Ro-52、SS-A、RNP阳性率比较高。ANA及ANAs检测各有优势,联合检测更有助于AID的诊断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