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鑫宇,何孟飞
(闽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漳州363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1]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思政课教学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是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定盘星”。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内涵。“亲和力”是近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使用频率较多的一个词。在词典中解释为“比喻使人亲近、愿意接触的力量。”[2]亲和力展现了双方关系的亲近与和谐,没有“隔阂”。“亲”意为亲近,“和”意为和睦、和谐,“力”就是一种力量。体现了双方关系的平等与和合。从研究的视角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应当致力于解决“力从何来”。笔者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形成,是亲和力主观要素与客观要素合力作用的结果。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现实意义。第一,增强亲和力是铸魂工程的重要手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3]当下,思想文化领域的交流、交融、交锋日趋激烈,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起伏激荡。首先,我们要与时俱进地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亲和力,坚持不懈地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其次,我们要贴近生活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亲和力,使其更好地凝聚大学生的心灵。最后,我们要身体力行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亲和力,矢志不渝地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教育。总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思政课是铸魂工程的核心,提升其亲和力才能将理论的“基石”夯实。第二,增强亲和力是立德树人的必要前提。不容置否,高校思政课肩负着“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和艰巨任务。笔者认为,接受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成效的前提要件,而“亲和力”是产生“接受”效果的催化剂。教师传授的知识能否被大学生自觉接受和认同,是鉴别其教育成效与否的重要因素,而教育者和教育内容的亲和力是决定“立德树人”任务能否有效完成的前提要件。大学生对待理论知识都存在是否接受以及如何接受的问题,思政课失去了亲和力就相当于磁铁失去了磁性,便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排斥感。长久以来,大学生在思政课中更多的是被动接受,从最初对它的期待到最后的收获甚微,使立德树人的效果大打折扣。第三,增强亲和力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认为思政课枯燥、无聊、空洞等等,是不少学生先入为主的看法,这是思政课前期缺乏亲和力造成的惯性思维,久而久之,这一看法慢慢延伸到对任课教师、思政课教学的看法。如果教师的教学进一步加深和巩固学生的这个看法,那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形成一个认识上的障碍,这会影响到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重视,进而影响到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理解、接受以及最终的认同,最终影响教学的整体质量。要使学生对思政课有新的好的印象,教师的课堂教学就必须具有亲和力,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严肃而又不失活泼。
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可读性与启发性不强。教育部曾组织专家深入全国各高校开展实地调研,发现课堂上大学生普遍存在低头及心不在焉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内容不太适应他们的需求,多数大学生认为思政课教材对知识的阐释和论述太深奥,而且适用性和启发性也和实际状况相脱节。大学生自我意识强,喜欢直观感性的东西胜过理性的思考,所以理性论述的内容多,而直观感性的图片、事例缺少的教材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大部分的大学生。同时,教材知识内容的相互独立与教师照本宣科,缺乏有效的串联,学生反馈出来的效果也不佳。大部分的学生厌倦了纯粹理论性的内容,他们的价值取向过分偏重实际,更期望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获得对自己生活有关的直接利益,但现实当中大家可能忽视了这点。教材理论性的知识是抽象的、升华出来的,如果不通过直观感性的事例给予阐发,会让他们从不懂到最后的不愿意懂,最终导致他们对这门课程产生抵触、逆反的心理。
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形式与方法不足。课堂教学是思政课的主渠道,教师的传授形式与技巧不足直接导致这门课程的亲和力不足。方法的优劣决定着教学效果的成败,如果不能掌握科学的方法只能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当下,部分高校教师革故鼎新的观念淡薄,循环式重复着千百遍同样的教案内容,缺乏对学生启发式地引导。同时,习惯了机械灌输的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中极易产生倦怠感,影响了他们对教学形式的深入挖掘和改进。一些教师身处先进的教学环境,依然不能有效利用,即使利用也是在听课等极少数情况下,而且效果也与平时的平铺直序无异。值得肯定的是一些教师也在尝试改进教法,但在公共课上依然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也体现了自上而下的教学创新尝试得不到较满意的成效,根本原因在于没能找准靶心,教学方式的改变必须遵从和顺应大学生的身心接受规律。当前,科技所引起的交往方式的改变已经深刻影响着大学生,这就需要高校思政工作者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有为地占领新媒体阵地。但现实是高校的思政课老师教学形式不新颖,方法与技巧也欠缺火候。他们在课堂上无法吸引学生眼球和调动学生的兴趣,运用新媒体的手段来改善教学的能力也乏善可陈,教学失去吸引力,思政课自然而然也就失去了亲和力。上述缘故使得课堂较为压抑,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
3.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内容单一,方式单调。当前各大高校多以学分制对学生进行考核,这种考核形式固然有其科学的一面,但对于思政课这门特殊的应用型学科略显单薄。习近平总书记曾说“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4]反观现实,高校侧重从知的层面来进行考核,大学生经常是期末突击学习思政课,是在考试的外在压力迫使下驱动的,而这也恰恰成为思政课亲和力不足的重要原因。期末考试虽然能反馈出大学生对理论的掌握程度,但这只是达到对教材认知的程度,还无法深入了解学生践行和内化的情况。知占据了绝大部分比重,而忽视了行为层面,这也是我们高校考核方式一直存在的缺憾。一些大学生在思政课的熏陶下,热心参加公益活动等,养成了良好的道德素养,而在考试中却并不一定都能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工作要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而其中贯穿在大学生生活学习方方面面的考核评价也是应有之义。如果在教学考核评价机制中,仅以学分作为考核的动力,大部分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就较少获得参与的成就感,最后也难以感受到思政课具有的亲和力。
4.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的厚度欠缺,温度不够。思政课资源的种类繁多,如同营养价值极高的“食材”,但老师能否为学生奉上这道美味佳肴,取决于对这份“食材”的“烹饪”技巧。问题在于大部分老师并没能深入挖掘这份“食材”的“营养价值”,即思政课的厚度欠缺,话语容易停留在理论表面。由于理论高于生活,理论本身固有的逻辑性、抽象性、思想性往往会成为部分学生理解话语内涵、把握理论精髓的“阻碍”。马克思曾说“语言是一种实践,既为别人存在并仅仅因此也为我自己存在的、现实的意识。”[5]可见,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如果就理论讲理论,不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鲜活实际、特别是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相联系,就会造成理论语言与生活话语的隔阂,也会使学生对于思政课望而生畏。其次,温度不够又没能把握住“烹饪”的火候,即情感不到位。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6]现实当中,教师没能较为全面地研究挖掘教育内容的情感因素,提高语言的“含情量”。没能充分调动起真情去感染、去激发学生,在情节和细节上没能把握语言的整体描绘效果,所以“传统意义上以革命话语、政治话语为主的思想理论灌输,很难让他们产生亲近感和认同感”。[7]
1.优化内容和形式,增强教材亲和力。教材编写部门要深入各高校开展广泛的调研活动,切实反映大学生的需求及期待,对教材的逻辑框架、知识体系、语言表述进行科学、全面、细致的修订。教材在注重科学性、权威性和严肃性的同时,要不断结合高校一线师生们的需求和意见推陈出新,向艺术性、生活性、现实性贴近。首先,提供鲜活的案例,不断增强教材的时效性和说理性。其次,逻辑论证的同时也应加强事实论证的比重,增强理论知识的说服力。要注意知识的串联与整合,通过设置课后思考题加以延伸,让学生对教材的知识体系与逻辑脉络有系统的理解。最后,要结合热点事件更新教材内容,增强教材的可读性。除了对教材内容的修订之外,我们还需活用教材,打造“教材+”的新形式。正如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它能获得大众的广泛好评,其原因就在于它不是追求讲授纯粹的理论,而是运用相关的案例进行剖析和讲解。高校的思政课教师需要不断提升业务能力,通过结合当下热点、经典事例或幽默段子等拓展教材的内容,增强教材灵活性和时代性,将教材用“活”、用“精”、用“新”,继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总之,要通过教材内容的创造性转化、形式的创新性发展,使教材贴合大学生成长的需要,不断增强教材的亲和力,继而让大学生对思政课产生亲近感。
2.转变教学模式和方法,增强教学亲和力。在课堂上,“育人”并非只是给大学生讲授“高大上”的政治理论,“育人”更应该融于平凡无奇、随时发生的师生交流细节之中,这些“交往细节”可能涉及:学生违规违纪处理、课堂讨论、辩论等环节,如果教师能够在一些貌似平淡的交往细节中抓住育人契机,往往更能够拉近教师与大学生之间的“心灵距离”。传统的讲授法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必须发挥其他教学法的积极作用,抓住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关注吸引大学生眼球的时事热点,找准与他们感兴趣的相通点,以便消弭课程严肃性产生的隔阂感。首先,抓住课堂。教师应通过设问、讨论、辩论等方法加强师生互动,激发和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有必要引进一些其他课程、社会培训、企业管理等成功的经验做法到教学中,变革先前单调、乏味的教学模式,适时引入专题研究、小组讨论、话题辩论等互动式的具体措施来组织学习。其次,科学并灵活的运用多媒体技术。要善于挖掘富有直观的、感性的影像材料,调动学生的五官思考问题,教授他们理论知识的运用之道,注重启发式的问题引导。同时利用网络资源增加案例的数量和含金量,例如结合诙谐幽默的网言网语,展现重要部分、突出难点问题,以便深化大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提升教学效果。最后,做到因材施教。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想增加亲和力,必须得走进不同学生的心灵,结合大学生的层次差异、年段差异、专业区别和学科特质,有选择性的选用恰当的方法施以教学,使理论教学与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具体情况结合起来,老师教的方法“用心”,学生才能学的“入心”,更有利于“亲和力”的形成与提升。
3.创新考核和评价体系,增强考核亲和力。“只有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开展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都努力追求亲和力,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形成亲和力的结果状态。”[8]所以,要变革以前单一的、考试为主的考核方式,可以设置“1+1+1”的考核评价体系,即老师的期末成绩评定占一环,辅导员对大学生的学期综合测评占一环,同学彼此的道德评议占一环。考试是高校评价教学质量好坏的重要方式,它是教学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但为了更好的拉近思政课与大学生的“距离”,必须创新考试的内容与形式,例如,试卷的内容要新颖独特,最好贴近大学生的鲜活事例来设计题目,易于让他们根据掌握的理论知识作答,减少对理论知识的排斥感与厌倦感。试卷的形式要图文并茂,通过生动活泼的网言网语来提出问题,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与阐释。要重视课程的全程育人,这里要重视考核评价的全程化。首先,加强日常教学的实效性评估、完善考核的组织体系以及人员配置,在这一机构的指导之下,金字塔式的细致分工下去,深入到学生的群团组织。其次,让大学生参与到评估决策机构之中,师生共同讨论并确定日常课程评价与考核的方式。最后,共同设计评价体系,制定考核规则和共同的学习目标,继而拉近他们对涉及切身利益的考核体系的亲近感。总之,过程评价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反馈,只有将思政课的考核评价像“盐”一样渗透到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菜肴”之中,才能切实让他们在细微之处感受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本应具有的亲和力。
4.兼顾理论的厚度与温度,增强话语亲和力。思政课除了理论的深度,还应具有浓浓人情的温度。让大学生在话语的“和风细雨”下,聚焦教师课堂上的一言一行,激发自身主观世界的思考,在掌握系统理论知识的同时与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有机结合起来。首先,对传统思政课进行“精装修”,加强课程教学情境的营造,让枯燥乏味的理论“活”起来。即让大学生能够在语言情景中展开联想的翅膀,调动情与智的机能,在思想政治教育语境情境中进行情感的交流和沟通。其次,融入人文关怀,注重双方在课堂上的情感交流,“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意义上说不是知识的堆积,而是一种唤醒,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9]最后,注重理论话语转译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努力实现情感上的共鸣。列宁曾说:“应当善于用简单、明了、群众易懂的语言讲话。”[10]这就要求教师善于把理论语言转换为群众语言,把政治话语融入生活话语,然后再讲给学生听。整个过程,就是吃透上情,摸透下情,让“两头”融合的过程。需要强调的是,要把这个过程做好,就需要潜心观察学生,多站在学生的角度上看一看理论话语的得失,常思考学生对这些话语能不能听懂,愿不愿意接受,怎么转译才能给学生带来最大价值。唯有运用极富生命力、感染力的话语,以情激学、以情明理、以情导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方能入耳入脑入心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