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青年医务人员医德医风建设的思考

2018-02-12 13:32张磊潘荣华
关键词:医风医德医务人员

张磊,潘荣华

(安徽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1)

全面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健康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健康中国”的题中之义。医德医风是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应具有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行业行风[1]。青年医务人员是医院得以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随着医疗大环境的变化,医生的职业道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医疗行业风气的有失偏颇,类似湖北婴儿火化前“复活”事件,浙江中医院治疗者感染艾滋病病毒事故。对于此类事件,无论是从国家对医药卫生领域的监管,还是从规范行业行为,都应从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水准,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深入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等方面,加强青年医务人员医德医风建设。

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快,青年人将接过社会经济发展的接力棒,承担社会发展的重担和责任,尤其是医疗卫生行业,青年人才的培养、青年医务人员医德医风的建设将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患者的就医获得感、幸福感,需要我们准确把握青年医务人员的阶段性时代特征,以剖析原因,提出对策。

一、青年医务人员现阶段特征

1.自我学习能力强。千百年来,人类和疾病之间的斗争就从未停止过,然而随着疾病谱的变化,疾病种类和难度的增加,医学知识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青年医务人员在临床实践工作中非常注重自身的专业技术和素养的培训与积累,通过医学继续教育培训、进修深造、研读专业领域相关文献和期刊指南,通过手机APP、医学软件不断给自己充电,强化专业知识学习,储备医学素养,以适应工作需要。青年医务人员也深知,医疗卫生事业服务的对象是病人,生命诚可贵,也使他们感到担子之重,任务之艰,故而他们的自我学习能力有着源源不断的压力和动力,这种自我学习能力突出,有强烈的学习欲望,是提高自我医德医风修养所具有的优势。

2.政治素养较好。从当代青年医务人员整体来看,大部分都拥有较高的政治素养,他们思想健康,积极向上,力求上进,很大一部分优秀青年医务人员都是中共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以及共青团员。他们能够在大是大非面前坚持原则,坚守底线,拥护党的领导,执行党的决策,且具有较强的思辨能力。他们爱党爱国,并在情感形态和表达方式上有所进步,不再是随波逐流,妄加评论,能够更加理性地对待社会热点问题,理性地评价社会现象,注重在工作岗位和实践活动中体现自己的爱国、爱岗、敬业情感,良好的政治素养有助于他们不断在实际工作中查摆医德医风存在的问题,进而有效地改进。

3.医学人文素养缺乏。人文素养反映在医疗领域中,更多的是医务人员对患者的关怀,是一种基于道德层面的人文精神[2]。而纵观当代青年医务人员,医学人文素养较为缺乏,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发展,高考政策的恢复,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物质上的丰富让不少青年忘记了艰苦奋斗精神,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功利教育观也让当代青年逐步丧失自主自理生活能力,当代青年医务人员也背负了时代烙印。第二,医学教育体系不完善。青年医学生在医学高校接受的教育中,往往都注重专业领域知识的学习,对如何处人待物,如何与人交流,培养公益之心、人道主义关怀、怜悯之心等等,都较为欠缺,对人文知识、人文情怀、人文感知更是缺乏系统性培育。第三,青年医务人员思想活跃,在社会价值观多元化影响下的今天,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等有违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价值观的行为和理念对他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部分青年医务人员标新立异,追求个性,缺乏集体主义、共享和互助精神。

4.职业压力较大。众所周知,医疗无小事,关乎性命,医务人员的压力可见一斑,而有些医院出现的年轻医生的大量离职,首当其冲,就是因为职业压力太大,心理问题严重,产生职业倦怠等原因[3]。首先,青年医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面对病人的高要求,家属的高期望,疾病的特殊性和不准确性,往往有时候会束手无策,招来患者的不理解、不信任,甚至会发生暴力伤医事件;其次,劳动强度大。由于青年医务人员体力较强,反应快,适应能力较强,故而在医院和科室都会被委以重任,不仅要从事正常的医疗工作,还要处理纷繁复杂的教学、科研工作,经常没日没夜地加班、值班,身心处于高强度劳动负荷,有时,正常的休息都难以保障;再次,晋升压力大。青年医务人员由于绝大多数都具有高学历,学习能力强,在医院内部,职称晋升比拼竞争异常激烈,要想获得较高的职务性收入,必须在做好医疗工作的同时,多发论文,多做课题,才能期望在晋升时多一份机会,多一份希望;最后,收入与付出的不平衡压力。青年医务人员在医院当中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一方面他们从事基础性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自身的牺牲和付出较大。据《中国循环杂志》数据统计,2017年上半年,医生猝死案例报告已达10多起。另一方面,他们由于职称低、高尖端医疗核心和专业技术素养不够,所以收入较低,与他们的付出不成正比,故而职场收入压力较大。

二、影响青年医务人员医德医风的主要因素

青年医务人员医德医风建设涉及范围广,除了其自身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时代特征之外,笔者认为,还有以下几个因素影响着他们的医德医风建设。

1.社会因素对医德医风的影响。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强调意识对现实生活具有能动的反作用[4]。医疗服务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本身普遍存在重医术医技、轻医德医风,重视医务人员培养速度和忽略医务人员培养质量的问题。大多数青年医务人员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追求更高一级学历,更高一层职称,加强医学继续教育,提高业务素养,技术能力方面等等,忽略了自身医德医风的建设与培养,忽略了自身的全面发展。近年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下,不少青年医务人员随波逐流,为了提高自己的收入,实现利益最大化,在为患者服务的过程当中,出现了单纯追求金钱和名利,收红包和要回扣的不良现象,甚至根据患者经济情况,给病人开“大处方”,过度检查,过度医疗。此外,社会上还存在着对医务人员劳动价值不尊重的现象,使得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坐诊的不如卖盒饭的等等扭曲的价值评判和思想意识,打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2.管理方面的因素对医德医风的影响。在医疗机构中,有些医院受到经济思潮的影响,出现了管理指导思想上的错位,过多地重视医院的经济效益,甚至忽略了医疗公益性和社会效益,往往只看重医院的发展规模,医院门诊量的多少、住院病人手术台次的多少、药品收入的多少、年度收益多少等等医疗数据指标,使得医德医风考核教育评价较多流于形式,在引领规范医务人员行为中效果甚微。一方面,大部分青年医务人员工作负荷重,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长,疲于应付日常的医疗活动,对医德医风相关的教育关注度较低,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另一方面,医德医风教育的内容不能很好地契合青年医务人员的需求,内容陈旧,不能很好地结合实例,以问题为导向,缺乏吸引力,考核多为医院职能部门发放医德医风年度考核表,多半流于形式,很少与年轻医务人员晋升职称、绩效分配、工资收入挂钩,造成医德医风教育考核体系滞后,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导向规范作用。

3.青年医务人员自身因素对医德医风的影响。面对当下社会中的种种不良风气影响,青年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修养不够,自身缺乏定力,缺乏信念,缺乏信仰,在这物欲横流的当下社会,意志不够坚定是内在因素,是医德医风缺失的主要原因。在实际工作中,“为人民服务”不知何时逐渐演变为“为人民币服务”,“一切向钱看”已成为不少青年医务人员的座右铭。把性命相托,健康所系的医学誓言、患者的信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早早抛在脑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已让不少青年医务人员把医生这个职业作为自己赚钱的工具,缺乏高尚的医德,严谨的作风,把原本属于自己追求崇高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操守、职业素养丢失殆尽,不仅不引以为戒,深刻反思,反而在青年医务人员当中产生相互攀比心理,以耻为荣。

三、青年医务人员医德医风缺失的对策

纵观青年医务人员医德医风建设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与困难,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其医德医风建设水平。

1.加强青年医务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医德医风教育是医院管理的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作,是提高青年医务人员医德医风意识的重要方法和举措,结合当下紧张的医患关系与看病贵、看病难的社会热点和医疗卫生机构反腐的严峻形势,一方面,要突出进行典型示范教育,强化正面教育的效果。正所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可以通过举办“寻找身边最美医生”、“好医生的故事”、“青年服务之星”评选评优等实践活动,助力医德医风推广教育,可以通过看录像、听讲座、参加优秀青年医务人员事迹报告会,现场接受高尚医德医风的洗礼,唤醒灵魂深处的感动、感激、崇尚之情,自觉以榜样为标杆,发挥榜样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开展医务人员医德医风警示录教育,通过医疗腐败案件的详实案例、深入地采访,深刻揭露近年来在医疗卫生服务领域的少数巨贪、大贪、受贿、行贿等腐败现象,让收红包、开大处方、拿回扣、拿提成等等群众深恶痛绝的不良行为在阳光下曝晒,用刻骨铭心的教训、生动的事实提示警钟长鸣,警示筑牢思想的防线。警示青年医务人员要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细节做起,恪守法律法规、行业行规、院章院规,遵守职业道德,廉洁文明从医。

2.提高青年医务人员医德医风自身修养。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注重个人道德修养的塑造和培养,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普通百姓,都把修身作为自己终生的必修课,并经常自我反省,深刻剖析错误,以期修身养性,使自己的行为和举动符合社会的价值标准、价值评判。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是做人的根本,而青年医务人员就更应该锤炼品性,提高人文素养。第一,诵读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及人文经典,提高医学人文涵养。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而诵读千古流传的文化经典,有助于青年医务人员培养浩然正气,培养慎独、谨慎、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有助于培养其人文内涵,弘扬悬壶济世、大医精诚的医学情怀,激发关爱患者、同情患者的真挚医患感情,提高其综合素养、文化品位、精神格调,促进其医德医风素养的全面提升。第二,以问题为导向,在实践中不断提升综合素养。青年医务人员由于从事临床工作时间短,临床经验不足,应变能力较差,缺乏沟通技巧,有时会出现一些生、冷、硬、推的场景,缺乏服务热情。在实践活动中,要真正做到换位思考,从小处着手,从细节做起,不断增强服务能力,改善服务态度,与患者心连心,提升自我综合素养。第三,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时代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在全社会形成了广泛的认可和高度认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5],所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理念是对青年医务人员建立良好的医德医风本质要求。青年医务人员在履行本职工作中,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尺,行业规范为戒,热爱医疗卫生事业,真诚友善对待患者,让患者切身感受到医生的温暖,提升就医获得感。

3.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培养青年医务人员人文素养。医院建设和发展的灵魂重在医院文化建设,它是医院软实力和品牌的体现[6]。可以通过以下两个途径提升医务人员人文素养。一是加强以患者为中心的医院文化建设。归根结底,医疗服务的对象是患者,而不是疾病本身。一些青年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完全没有把患者当作服务中心,只是机械性地开单、检查、治疗、拿药,是一种单方面的医疗知识的输出,没有进行有效地沟通和情感交流,服务不主动,不热情,不走心,无论在服务质量上还是在服务品质上都不尽如人意。应当大力倡导培育青年医务人员走心、接地气、有爱心的医院精神文化建设,让患者少跑腿、少问路、多一些问候、多一些关爱、多一些安慰,如同美国医生特鲁多的铭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要让患者切身感受到良好的医学人文素养和发自内心的感激,进而有效打造以患者为中心的医院文化建设和服务。二是加强以医务人员为主体的医院文化建设。作为精神文化层面的建设,就要在青年医务人员当中形成一种约束力和执行力,而医院制度文化是培育医学人文素养的重要抓手,现代医院管理已经由经验管理逐步走向科学管理和制度管理,而青年医务人员学历层次高、学习能力突出、执行力强等这些特征有利于加强制度文化建设。要把医院规章制度、诊疗规范、护理常规、病历书写规范、科研管理条例、教学管理办法、医疗纠纷处理办法等等相关制度文件的精髓和理念学习作为青年医务人员的刚性要求和必修课,实施常态化教育与管理。

4.完善职业道德监督、考评体系。让医疗行为在社会的监督之下运行,可以提高广大医务人员的医德品质和行业作风,公正的考评体系有利于激发医务人员的潜在本能,创造良好的医德医风氛围。一方面,加强法律监督和社会监督,依法治国,依法治院,依法行医已成为当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和内在要求,必须用卫生行政法规、行业行规约束医务人员执业行为,对违反法律法规的查处一起,处理一起,通报一起,接受有关舆论、媒体和社会监督,对违反从业行为的给以院内通报批评,严厉处罚、并向社会公开。只有这样,才能大力度纠正医疗行业的种种不正之风,让法律监督成为切身维护患者和医务人员合法权益的共同基础,让社会监督力促青年医务人员做到自觉遵法、守法、用法、维法,有效提升职业道德素养。另一方面,从青年医务人员的考评内容和形式出发,制定考评细则,量化考评指标,突出政治理论和职业道德分值权重,设立学术不端造假一票否决制,并结合自我、科室、患者、单位四位一体综合评价体系,将评价结果与职称晋升、奖金分配、定期考核等等挂钩,促使医德医风建设向科学化、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发展。

青年医务人员是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接班人和中坚力量,而良好的医德医风是他们追求学业进步、事业成功、实现个人价值、捍卫人们健康、增进百姓健康福祉、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内在品德和重要保障与基石。高等医学院校及医疗机构应将探索设置医德医风建设课程体系、培养青年医务人员人文情怀和素养作为应有之义,青年医务人员也应当在医疗实践中遵守医德规范,恪守职责,严谨求实,提高人文素质,力求为群众健康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为人民健康事业做出不懈努力。

猜你喜欢
医风医德医务人员
通过医德医风智慧考评体系建设正向激励医务人员行为导向
县级医院医德医风档案管理工作研究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健康中国视域下医学生医德教育目标优化研究*
医院、病床和医务人员情况
让基层医务人员重拾改革信心
新媒体视域下医学类高职生医德教育
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的途径与策略
让真诚关怀为医务人员减压
新时期医学实习生医德医风教育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