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海涛
(福建师范大学 闽南科技学院,福建 泉州 362332)
马克思曾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502。但是,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并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功能的结束,因为它们都没有触及到问题的根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只是手段和过程,两者只是体现出作为主体的人对于作为客体的自然界和社会的能动作用。马克思认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最终目的是人的享受生活。因此,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功能来看,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享受生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注重人的享受生活是它的根本之义。人活着就是为了更好地享受生活,这是天经地义的,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追求和不竭动力。事实上,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就是不断争取享受生活的历史,正如恩格斯所说:“人不仅为生存而斗争,而且为享受,为增加自己的享受而斗争……准备为取得高级的享受而放弃低级的享受”[2]412。不仅如此,马克思还主张要不断地“扩大自己的享受范围”[3]246。现在,我们正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这就更需要弘扬和发展马克思享受生活的思想传统。
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一生中的两大发现之一,是解决人类历史发展之谜的一把钥匙。实际上,唯物史观与享受生活问题密切相关。虽然马克思并没有专门对享受生活进行论述,但是生活问题却是马克思主义生成的逻辑起点,也是唯物史观形成的前提。正是基于对现实的人的生活问题的坚持和关注,即对享受生活的不断追求,马克思的世界观才有革命性的推动力,唯物史观才得以形成。
1.享受生活:现实的人的苦难生活是唯物史观形成的现实起点
任何理论都来自于社会现实生活,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形成就是对马克思时代现实生活的反映。我们知道,每一种真正关注人类发展的思想理论,它的现实出发点都是源自于苦难生活。对现实苦难生活的反抗,从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即不断追求享受生活的过程,构成了这种理论发展的历史逻辑。纵观几千年历史中的每一种重大理论体系,东西方世界无一不如此。孔子的仁学理论就是出自于“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由此形成大同社会理想。佛陀的佛学理论就是源自于众生的生老病死之“苦”,由此形成觉悟解脱之道。耶稣的基督教本身就是一种拯救世人脱离苦难的弥赛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也是如此,它的现实起点就是资本主义统治下工人的苦难生活。马克思曾用自己绝妙的语言描绘了他所面对的现实世界苦难:“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棚舍。劳动生产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1]158-159。马克思以资本主义统治下的苦难生活为现实出发点,“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2]7,从而达到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目的就是要推翻充满苦难生活的旧世界,建立人的全面发展的新世界。其实,这个过程就是使人类摆脱苦难生活走向幸福生活的过程。一句话,就是人能够享受生活不断实现的过程。
2.享受生活:现实的人是唯物史观的逻辑主体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的解放的理论,所以“人”是它关注的核心。当然,这里的“人”不是马克思之前的哲学家所探讨的脱离实际生活的、纯粹抽象的、精神想象的人。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把能动的方面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1]499。正是因为以往哲学家都无法确定何谓“人”,所以他们的理论只能是抽象的形而上学,只能是解释世界,而无法改变世界。马克思唯物史观关注的是现实的人。所谓现实的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人[1]524。马克思的哲学不同于传统形而上哲学之处就在于,它立足于人间,立足于现实生活过程,并以此开辟了理解人的哲学路向,从而开创了唯物史观。马克思恩格斯对此这种新路向曾作出明确解释,指出:“它从现实的前提出发,它一刻也离不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1]525。正是如此,在马克思的思想中,现实的人是社会发展的历史主体,也正是有现实的人的存在,所以才会有真实的生活世界的存在。也正是有生活世界,所以才有人的“历史”。因此,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来看,现实的人是其逻辑主体,也是其出发点。人类历史的发展就是来源于现实的人,依靠现实的人,为了现实的人,而“人始终是主体”[1]195-196。
3.享受生活:现实的人的生存发展是唯物史观的逻辑内容
享受生活其实就是关于现实的人的生存发展问题,现实的人的生存发展过程就是享受生活的过程。马克思唯物史观对人的关注和研究就是基于人的生存发展,并以此构成自己的逻辑内容。马克思一再强调人的生活问题,即人的生存发展是人类历史的全部内容,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1]531。马克思的这段话表明人的现实生活就是人生存发展。马克思之所以能够发现唯物史观就在于他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4]601。在人的生存发展中,“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5]187,其中最核心的就是物质利益问题,即经济问题。马克思曾说:“1842—1843年间,我作为《莱茵报》的编辑,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这是“促使我去研究经济问题的最初动因”[6]588,然后由此开创出历史唯物主义。物质资料生产虽然是人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但不是唯一的需要,还有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上层建筑内容,包括文化、风俗、伦理等,即精神文化需要。马克思对此指出,人们“正如任何动物一样,他们首先是要吃、喝等等,也就是说,并不‘处在’某一种关系中,而是积极地活动,通过活动来取得一定的外界物,从而满足自己的需要”[7]405。人的生存发展是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相统一,人的生活是人本身存在的目的,人追求享受生活的过程就是人生存发展需要不断满足的过程。而这又是一个不断循环进步的要求,因为“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1]531。由此,人们必然为享受生活而奋斗,正如恩格斯所言:“能够不仅生产生活必需品,而且生产奢侈品,即使最初只是为少数人生产。这样,生存斗争——我们暂时假定这个范畴在这里是有效的——就变成为享受而斗争,不再是单纯为生存资料而斗争,而是为发展资料,为社会地生产出来的发展资料而斗争”[2]412。直到共产主义社会,“通过社会化生产,不仅可以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8]299。
4.享受生活:现实的人的解放是唯物史观的逻辑归宿
任何一种真正关于人的学说,都必须给人的未来指明一条康庄大道,告诉人们去哪里,这就是这种理论学说的逻辑归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归宿就是实现真正享受生活的共产主义社会。在马克思发现唯物史观之前,很多哲人从不同领域提出过自己关于人的解放的理论,但是那些理论都是抽象的,无法去改造世界。马克思曾对其深刻地指出:“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1]526-527。因为,人的解放首先是人的生活需要被满足,“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状况促成的”[1]527。这表明人的解放不是充满道德说教的空想,本质上是一种实践,要发展社会生产,满足人们享受生活的需要。马克思之所以高度重视物质生产,这是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困、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为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1]538。不仅如此,人的主体精神也必须发展起来,人必须从对神灵的崇拜中走出来,因为“人奉献给上帝的越多,他留给自身的就越少”[1]157。马克思早年就立下志向,通过在对旧世界苦难现实的批判中找到一条出路,即共产主义社会,在那里享受生活完全成为现实。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这种新型社会关系就是要满足人的享受生活需要,“活动和享受,无论就其内容或就其存在方式来说,都是社会的活动和社会的享受”[1]187。
马克思认为追求生活享受是人的天性。享受生活在马克思思想传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马克思对其有三方面的规定,它们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
1.具体个人层面:树立合理的享受生活观
墨子曰:“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人追求享受生活确实是天性使然。马克思不仅不排斥享受生活,而且还主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要不断满足人的享受生活需要,同时还明确指出要树立合理的享受生活观。首先,反对禁欲主义。禁欲主义认为肉体是罪恶的,只有摆脱肉体的束缚,才能得到真理的光明。这是对人的正常需求的否定,不符合人的本性。马克思曾严厉谴责资本主义社会把工人变成“禁欲的却又进行生产的奴隶”[1]226。马克思对禁欲主义的否定不仅是因为它违背人性,更主要的是它没有任何积极的社会意义,并指出:“一个人可以像僧侣之类那样整天灭绝情欲,自己折磨自己等等,但是他所作出的这些牺牲不会提供任何东西”[9]115。其次,反对纵欲主义。与禁欲主义相反,纵欲主义信奉“肉体的快乐远胜于灵魂的快乐”,认为人生的根本目的就是追求肉体的快乐。马克思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享乐哲学一直只是享有特权的社会知名人士的巧妙说法。至于他们享乐的方式和内容始终是由社会的整个制度决定的”[10]489。可见,所谓的纵欲主义其实只是私有制社会中少数统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剥削。马克思对纵欲主义的批判还基于它是一种人的兽性膨胀,即“吃、喝、生殖等等,固然也是真正的人的机能。但是,如果加以抽象,使这些机能脱离人的其他活动领域并成为最后的和唯一的终极目的,那么它们就是动物的机能”[1]160。再次,坚持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相统一。人的享受生活包括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人们很容易得到物质享受。但是,精神享受也要与之跟上。马克思高度重视精神享受,特别是艺术上、灵魂上的享受更为高尚,指出:“构成生活享受的最内在核心的正是艺术享受”[11]305-306。他还举例说:“如果音乐很好,听者也懂音乐,那末消费音乐就比消费香槟酒高尚”[12]312。最后,享受生活要有真实内容。享受生活不是毫无价值意义的空话,也不是单纯地在消费物质对象中得到满足,它应该有真实的内容。对于那些虚假的、毫无内容的所谓“享受”,马克思是极力批判的,指出:“因为所有这些享乐总是同个人的全部生活活动和生活的真正内容脱离的,因而多少可以归结为:假想的内容加在毫无内容的活动之上”[10]490。对于充满真情的生活享受,马克思由衷地赞美道:“‘家庭生活’,‘孩子们的喧闹’,整个这一‘小小的微观世界’比‘宏观’世界有意思得多”[13]324。当然,享受生活的内容各有不同,不过在马克思看来为全人类工作才是最好的享受。
2.社会现实层面:反对资本的异化劳动
在古代专制社会,人们受制于生产力低下和专制统治而不能享受生活,这是公开的。但是,在今天所谓文明社会里,人们表面上自由地消费琳琅满目的商品,好像是在享受生活,其实这并不是真正地享受生活。资本逻辑统治下的异化劳动一直压制着人们真正地享受生活。马克思曾指出异化劳动的四个方面:人与劳动、人与劳动产品、人与其类本质、人与人的异化。一句话,这就是人无法真正地享受生活的具体表征,因为资本逻辑的统治是“对工人精神生活和肉体生活的侵占”[14]532,“使工人放弃一切生活享受”[15]685。这是一种“劳动不是他自己的,而是别人的;劳动不属于他”[1]160的生产劳动。总之,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表现出异化的物对人的全面统治,过去表现为个人对个人的统治的东西,现在则是物对个人、产品对生产者的普遍统治”[16]29-30。异化劳动不能够使人们享受生活,它给人们带来的是苦难,“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生产的影响和规模越大,他就越贫穷”[1]156。因此,异化劳动是阻碍人们享受生活和全面发展的一大障碍,必须要消灭异化劳动。要想把人从资本统治下的异化劳动中解放出来,就必须实现从异化劳动到自由劳动的转变,把人异化的本质还给人。从而被资本异化的世界就不再是作为与人对立的、统治人的世界而存在,而是真正成为人本身的世界。
3.理想价值层面:追求自由时间的享受生活
在不同的时期,享受生活的内容与程度也不一样。在马克思看来只有在人有自由时间的共产主义社会,享受生活才能真正全面实现。享受生活必须要有时间,自由时间是享受生活的一个根本规定,因为“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14]532。当人们的时间都是必要劳动时间,都是为生存而奋斗的时间,那么他就无法享受生活,马克思曾对此指出:“强制劳动剥夺了工人的一切可支配的时间,工人只有一点时间用于吃饭和睡觉,而没有时间从事户外活动,在大自然中获得一点享受,更不用说从事精神活动了,这种工作怎能不使人沦为牲口呢”[1]433。所以,为了能够全面享受生活就必须有自由时间,“与此相适应,由于给所有的人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个人会在艺术、科学等等方面得到发展”[17]101。马克思曾说道:“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处置的自由时间,一生中除睡眠饮食等纯生理上必需的间断以外,都是替资本家服务,那么,他就还不如一头的役畜”[4]70。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只有在自由时间里,人才可以摆脱单纯物质需要的束缚,人的自由个性才可以得到尽情的发挥,人才可以充分享受人生。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享受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多,维持生存的劳动时间逐步让位于自由时间。当劳动时间不再成为衡量财富的标尺的时候,就可以“为整个社会和社会的每个成员创造大量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17]103。也是在那个时候,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可以自由地去从事不同的劳动和展现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从而达到真正享受生活的目的。
享受生活,这既是马克思的一个思想传统,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课题,它必然要走入中国社会现实。今天,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断满足人们的利益需求,不断提高人们享受生活的质量,正如习近平所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8]3。因此,在这个时候来反思和实践马克思享受生活的思想传统具有重要的现代启示。
1.享受生活与以人为本
马克思享受生活思想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典范,其目的就是使“人”能够不断地享受生活,这也是马克思的毕生追求。要想满足人们享受生活的需要就必须要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因此我们必须要牢牢树立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中以人为本是核心。要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把人的现实需要和主体地位凸显出来。首先,满足人民的现实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就必须不断满足人们的现实需要,人们需要满足的程度越高,那么享受生活的质量就越高。其次,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就要求必须尊重人们群众的社会主体地位。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人民享受生活的实现不仅需要党和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更需要广大人民的积极参与,人民不但要做享受生活的受益者,更要做享受生活的实践者。因此,党和政府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政府、社会、个人三方之间的合力推动,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
2.享受生活与生态文明建设
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自然生态环境。马克思对享受生活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有很多论述,承认“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1]529,认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1]161。恩格斯也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8]38-39。可见,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活是不可分割的。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关系到享受生活的实现程度。马克思认为,人和自然生态的和谐相处是实现享受生活的必然前提,没有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相处根本不可能真正实现享受生活,人民的生活质量也不可能有根本的提高。长期以来,生态环境问题频频侵扰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成为影响人们享受生活质量的最大问题。为此,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并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18]208。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对人们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有密切的关系。首先,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可以为人们生活提供安全的生活产品。人类要生活就必须有生活资料,而生活资料就来自大自然。生态良好的大自然能够为人们生活提供健康安全的生活产品来源。其次,自然生态环境可以为人们提供社会财富。人们往往认为社会财富是通过劳动在社会中创造的,其实,大自然也参与了社会财富的创造。恩格斯曾对此指出:“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8]550。再次,良好的自然环境可以提升人们生活的愉悦感。大自然的优美环境,可以使人身心愉悦,缓解社会中产生的压抑。同时,历史也一再表明,没有生态就没有文明,也就没有人民的享受生活。因此,我们必须要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做好生态文明建设。
3.享受生活与获得感
习近平在2015年首次提出“获得感”这个全新概念,指出:“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获得感一词由此流行开来,这既体现出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的人民主体执政理念,也反映出现实社会公平公正问题的紧迫性。同时,这也是对马克思享受生活思想传统的深化和发展,表明党和政府对人民享受生活质量的高度关注。获得感不是一句抽象的口号,而是有实在的内容。“获得”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得到,“感”是一种由“获得”而产生的主观感受。因此,获得感是主观感受与客观内容的统一。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享受生活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是,也随之出现贫富差距拉大,利益分配不合理、社会公平正义退化等现象,这直接影响到人民的获得感。事实上,人们对不公正现象的不满意,不仅不满意于不公正分配下的具体物质利益;还由此导致心理上的失落感。恩格斯曾说:“每一既定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4]320。很显然,这种利益分配不公以及引发的心理失落感极其不利于人们追求享受生活,甚至还会引起社会的不安定。因此,我们必须一方面加快社会发展,做大“蛋糕”;另一方面要保证“蛋糕”分配的公平公正,实现社会财富分配的合理化和公共资源使用的均等化。只有做到让人民切实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才能实现“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的规模;彻底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状况”[1]689。人民群众的享受生活和他们的获得感是相统一的,享受生活质量越高,获得感就越高;同样,获得感越高,享受生活质量也就越高。现在,随着全面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民享受生活的质量和获得感都在不断提高,这极大地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
任何思想理论都是对特定人群的利益表达,马克思享受生活思想就是要实现现实的人的利益,就是让人们能够充分地享受生活。对现实的人苦难生活的关注,进而不断追寻人的享受生活,最终实现人的解放,完成了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逻辑建构,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条红线。马克思曾指出:“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1]520。因此,人们享受生活是一个从低层次享受到高层次享受的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享受生活的内容和层次在不同时期各不相同。马克思对享受生活三方面的规定就是从立足具体个人开始,通过批判社会现实的异化劳动,进而达到有自由时间的享受生活,其实这也是不断实现真正享受生活的过程。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生活已经由生产—消费模式转入消费—生产模式,也就是说由解决温饱问题迈入享受生活阶段。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如何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高享受生活的质量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提高人们享受生活的质量必须要以人为本,既要在发展中满足人民的现实需要,也要凸出人民的主体地位。同时,还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更重要的是要使人民有切切实实的获得感。现在,我们所做的工作就是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精神文化需要,满足人民享受生活的需要,而在这个时候来弘扬和发展马克思享受生活的思想传统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10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6卷(上)[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9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9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6卷(下)[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6卷(第一册)[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5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7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4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1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