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书生
(福建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7)
习近平一直对教育事业非常重视,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其信件、谈话、讲话中对教育问题做了一系列的论述,反映了他对教育发展的长期以来的积极思考,形成了习近平教育思想。习近平教育思想集中体现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在教育领域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在新时代的新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全面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的新时期,我们要创新教育理论,推动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就要自觉地以习近平教育思想为指导。我们要践行习近平教育思想,首先要深入把握其内在的逻辑规律性,理解其形成和发展的逻辑理路。
习近平教育思想站在治国理政的全局高度,高屋建瓴地系统回答了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系列战略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同时给予了青少年儿童和包括教师在内的广大教育工作者以极大的关怀。习近平教育思想内容丰富,意蕴深远。我们学习研究习近平教育思想,首先就要历史地探究其理论的历史脉络,因为任何理论都是历史地形成的。习近平教育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与它们之间丰富的逻辑关系即是其理论逻辑。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是直接建立在马克思主义人学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不能把人看成是一个现存的对象物,人不能被简单地看成“有理性的动物”,要历史地、实践地去看待人。人并非是单个人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历史性地生成的,可以在面向未来的历史中不断地超越自身,在自由自觉的活动中去展现人的自由本性。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价值目标中,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类的解放是统一的。因此,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逻辑地认为,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那么如何实现呢?其根本途径便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习近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学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在教育学领域集中表现为以人为本的教育本体论。他指出,“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教育要注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注重学用相长、知行合一,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他希望同学们敞开胸怀拥抱自然,点点滴滴播洒阳光,经年累月铸就美好,努力做一个心灵纯洁、人格健全、品德高尚的人,努力做一个有文化修养、有人文关怀、有责任担当的人。”[1]习近平不但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还做出了富有时代气息的、具有中国文化风格的诠释。
毛泽东教育思想中最重要的内容便是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生成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并将其中国化,把教劳结合提到了教育方针的高度。毛泽东教育思想具有民族性、人民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强调从中国实际出发,主张从实践中学习,认为教育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服务,要使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2]
习近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教育思想,他认为中国办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必须要有中国特色,要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认为教育要同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要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认为教育改革要坚持创新驱动,要使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更加符合教育规律,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他要求少年儿童要热爱劳动,参与实践,指出实践是提高本领的途径,要求“各相关单位特别是宣传、文化、科技、体育机构要积极为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实践、锻炼提高提供条件”,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学用相长、知行合一”[1];他强调“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之中,体现在学校日常管理之中,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他进一步确立了科教兴国战略,强调“人才工作很重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产学研结合等,都与教育工作紧密相关。”[3]以上都体现了习近平在新时代对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在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的教育思想都在继承的基础上有了各自新的特点。邓小平教育思想最突出的特点是创造性地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提出培养“四有”新人,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必须把教育放在一个优先发展的地位;江泽民明确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举措;胡锦涛的教育思想最显著的特点是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习近平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并将它提到了中国的基本国策的高度;由“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进一步提出“人才是第一资源”;指出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强调教育要以人为本;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强调“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4];习近平坚持教育改革的文化自信,同时主张“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交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5]他说,“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6],他“希望广大留学人员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瞄准国际先进知识、技术、管理经验”努力学习,同时鼓励留学人员“当好促进中外友好交流的民间大使,”“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7]以上都可说明习近平教育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8]习近平教育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思想一脉相承,同时也是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实践提出的新问题的回答中产生的。实践催生了理论,反过来理论又指导实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实践,两者相依相存的逻辑关系便是理论的实践逻辑。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变革突破的能量正在不断积累。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的特征和作用更加明显,人才竞争已经成为综合国立竞争的核心。谁能培养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7]正是基于对国际局势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把握,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大力发展和推动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9]比如在教育信息化方面,习近平强调通过教育信息化扩大优质教育的覆盖面,使更多的孩子共享优质教育,体现了习近平对世界发展趋势的深刻把握。
新时代需要新思维。要抓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机遇,也要勇于面对其间的新矛盾新挑战。经济社会的发展要靠知识、靠人才,归根结底要靠教育。习近平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时代越是向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发突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就愈发凸显。我国正处于历史上发展最好的时期,但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更加重视教育,努力培养出更多更好能够满足党、国家、人民、时代需要的人才。”[10]
正是秉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科教兴国已成为中国的基本国策,”因此,我们要“推进教育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11]“中国将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扩大投入,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十三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5]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教育在总体上发展不均衡,既面临着全体人民获得公平的教育的挑战,又要培养出各领域各层次的人才。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优先发展教育,这完全适合我们的国情。
习近平教育思想包括“教育哲学观、社会观、目的论、教师观、学生观、体育观、德育观、课程与教学观、家庭教育观、教育信息化与环境观、基础教育观、高等教育观、职业教育观、比较教育观、教育文化观、教育改革与发展观等。”[12]这些内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问题做出了系统的回答。限于篇幅,笔者在本文中仅列举当前全社会关注的一个教育热点问题,以学习习近平教育思想对其做出的具有指导意义的回答。
考试招生制度涉及千千万万个家庭,影响亿万个孩子对教育资源的获得,从而会影响他们人生的发展轨迹。该制度设计的好坏事关教育公平。另一方面,考试招生对教育具有导向作用,对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国家对人才的选拔都具有重大影响。针对这一问题,习近平指出,“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总体上看,我国考试招生制度符合国情,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必须通过深化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提高人才选拔水平,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总的目标是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要在充分论证搞好顶层设计的基础上,试点现行,分步实施,有序推进。”[13]习近平不但高度重视考试招生制度,明确指出要深化改革,而且对总的目标和改革原则提出了指导性要求,体现了他对考试招生制度所存在问题的敏锐洞察和深刻思考,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具有方向性和原则性的重大指导意义。
总的来说,不管是理论逻辑还是实践逻辑,对于习近平教育思想本体而言主要是外界条件或外部力量的激发,是外生性的。就习近平教育思想本身来说,具有其自身内部的逻辑起点、逻辑展开过程和逻辑归宿,或者说有其内在的各种重要因素促进其形成和发展,也使其以当前的逻辑形态表现出来。这里所说的就是其内生逻辑。
习近平特别强调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他说:“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14]“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对我们来说,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习近平认为,“对孔子思想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今天的中国是中国历史的发展,应坚持这样的态度”。[15]对继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提倡,可谓切中了当下教育领域中的“崇洋”之弊端,为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的开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同时,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可以说是习近平思考教育的逻辑起点中的重要因素,这一点也具体体现在他对“中国教育是什么”的回答中。
如前文所述,习近平的“中国文明基体论”①是其思考教育的总的出发点。同时,习近平融会贯通了古今中外的优秀教育思想,使习近平教育思想本身又具有内在的教育学逻辑。他思考并回答了“中国教育是什么”、“中国教育为什么”、“中国教育怎么办”这三个具有紧密逻辑联系、构成有机逻辑体系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关于教育本体论。在习近平看来,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教育是促进人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活动。同时,中国的教育,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现“中国”和“社会主义”的特点,具有民族性和人民性。习近平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落实到教育上,他强调,要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发展教育就是要为人民服务。[16]第二个问题是关于教育价值论。习近平认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就是“立德树人”,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他说,“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17]第三个问题是有关教育方法论和教育认识论。习近平主张素质教育,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主动、生动、自由地成长。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在劳动中发展学习兴趣,培养科学精神,学会吃苦耐劳,在学用相长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2]另外,如前文所述,习近平对各种类型的教育、各个学段的教育、教育的各个要素、教育的目的、功能、过程等都有科学的论述,形成了一个丰富的思想体系。反映了习近平既具有政治家的眼光和气概,又具有教育家的专业涵养。这些都与他个人丰富的成长经历密不可分。
习近平教育思想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的思想,其中习近平本人起着核心的作用。任何理论都不可避免地打上理论创立者或者说构建主体个人的烙印。因此,有必要对习近平个人的家庭、学习、工作和生活进行深入地考察,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其思想的内生逻辑。
习近平出生在红色革命家庭,父亲习仲勋曾是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之一,母亲也是一生追随党的老革命。他自小就在革命气氛中得到熏陶,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和严格的革命传统教育。了解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理解习近平教育思想中对家庭教育的重视了。习近平十五岁便离开北京孤身来到条件非常恶劣的黄土高坡插队,在梁家河一待就是七年,这让他对农民、对农村有了深刻的了解和深厚的感情,为他非常重视基础教育、强调教育公平埋下了伏笔。而且,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他不但大量阅读马列著作,还广泛涉猎了中国传统文化多方面的经典古籍,这也为他的教育思想中对马列的继承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储备了知识,积淀了情感。那段知青岁月是习近平不忘初心、奋勇前行的思想源头和动力源泉。在他随后主政一方的经历中,他一直重视教育、重视人才。比如在河北正定,他把念好“人才经”作为推进改革的重要抓手。他的人才发展思路中的“远育”指的就是用战略眼光和战略观点抓好教育。他当时提出的“新时期的用人观点”是一种朴素表达,“科教兴国战略”就是其中的重要内涵之一。[18]
习近平教育思想内容丰富,意义深远。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都应该自觉践行习近平教育思想,以其指导我们的教育工作,从而推动我们的教育事业的发展。通过学习研究习近平教育思想及其逻辑理路,笔者认为践行习近平教育思想有以下三个基本路径。
注重家庭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习近平本人也自小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他的成长起到关键性的积极作用。习近平对家庭教育也多有论述。他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19]他强调,“基础教育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学校要担负主体责任,对学生负责,对学生家庭负责。家长要尊重学校教育安排,尊敬老师创造发挥,配合学校搞好孩子的学习教育,同时要培育良好家风,给孩子以示范引导。”[1]在这里,习近平强调了良好的家教、家风以及家庭配合学校和社会一起形成教育合力的作用。因此,践行习近平教育思想,家庭也是一个主阵地,家庭教育是一个基本路径。同时我们要牢记,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家庭要和社会、学校协同一致,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强大合力。
践行习近平教育思想,要在整个学校教育制度、学校管理、课程与教学中全面领会把握,自觉以习近平教育思想为指导。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行政管理工作者,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教育思想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内生逻辑,高度重视科教兴国的战略意义,把握教育的促进社会公平的社会功能,全面开展教育综合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作为教师,要在全面理解把握习近平的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以立德树人作为工作的总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渗透到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去,让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入心入脑;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地发展。作为教育研究者,在全面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教育思想的基础上,要科学地解读与阐发,深入地进行教育理论研究,为教育行政部门做好参谋和智库,为一线教师提供理论指导,让习近平教育思想在学校教育中落地、生根、发芽,结出硕果。
在谈到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习近平说教育引导是基础性工作,其中除涉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外,对于社会教育的重要论述有三点:第一,要区分层次、突出重点,在全社会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第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社会有着很强的示范作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民群众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带头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带动群众;第三,润物细无声。要运用各类文化形式,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高质量高水平的作品形象地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20]结合对习近平教育思想的整体学习,笔者认为,我们践行习近平教育思想,在社会教育实践中应该做到以下四点:一是突出重点,广泛宣传;二是做好榜样,带头示范;三是创造好的教育作品,包括对网络媒介的管理和运用,形成良好的教育文化;四是鼓励青少年儿童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实现教育目的。
[注释]
①文明基体论,就是生活在固定疆域的族群,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以恒定的文明信念和生活方式等基因而构成的文明共同体。中国是一个可以称得上文明基体的国家。(杨光斌.习近平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中国文明基体论的延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5-6)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强调,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把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EB/OL].2016-09-09[2018-01-25].http://tv.cctv.com/2016/09/09/VIDEQMAqnIjj0UFzEShEchPQ160909.shtml.
[2]刘黎明,吕旭峰.重唤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9):19.
[3]习近平.听取科技部汇报时的讲话(2013年8月21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1):110.
[4]董洪亮.坚持立德树人思想引领,加强改进高校党建工作[N].人民日报,2014-12-30.
[5]习近平.在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上发表的视频贺词(2013年9月25日)[N].人民日报,2013-09-27.
[6]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
[7]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一百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2013年10月21日)[N].人民日报,2013-10-22.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44.
[9]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3年9月30日)[R]//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111.
[10]刘奕湛,等.努力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的讲话引起热烈反响[N].人民日报,2016-09-09.
[11]习近平.在会见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顾问委员会海外委员时的讲话(2013年10月23日)[N].人民日报,2013-10-24.
[12]杨志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理论体系发展的新境界:习近平教育思想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7(5):7.
[13]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8月18日)[N].人民日报,2014-08-19.
[1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外文出版社,2014:155.
[15]杨光斌.习近平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中国文明基体论的延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3.
[16]陈宝生.学习习近平教育思想的体会[J].中国农林教育,2017(10):6.
[17]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2014年9月9日)[EB/OL].2014-09-10[2018-01-26].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910/c70731-25629093.html.
[18]王相坤.习近平的成长经历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J].党史文苑,2017(12上).
[19]习近平.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2015年2月17日)[N].人民日报,2015-02-18.
[20]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4年2月24日)[R]//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