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观的精神特质*

2018-02-12 02:23林巧萍李晓元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教育观总书记政治

林巧萍,李晓元

(闽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以高度的使命自觉和责任担当,着重强调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作用。在这之前的2016年,总书记已经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目标、新方法。2017年12月14 日,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一周年之际,北京召开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总结贯彻落实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观的新经验,强调开创思想政治工作新意境。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观扎根中国土壤,立足中国大地,承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又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包容世界先进文明成果,蕴含即深厚又独特的精神特质和理论旨趣, 具有务实的科学精神与丰富多彩的艺术魅力,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教育及意识形态工作提供基本遵循。诠释和凸显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观的精神特质,对于丰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快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和解决社会意识形态问题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时代特质:历史传承性和未来定位方向性

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观昭示出深刻的时代特质,它源于党和国家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自觉。在党建设过程中,党对思想政治工作曾经有生命线、德育首位以及中心环节等论断。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观具有深刻的历史属性,清晰的历史脉络,是对曾经的实践探索经验的批判继承,对当下新动态的真实反映,是符合历史规律,对时代未来的应然构设,是一种批判继承,一种发展定位。

(一) 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观有继承过去经验的历史传承性

习近平站在历代共产党先辈的肩膀上,深刻理解和把握历史发展规律,看到思想政治工作在党的革命、建设、改革历史中的重要作用。自从古田会议中国共产党自行组织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创造性开辟思想建党的成功之路,到40年代的以整风运动为代表的全党思想解放运动。思想政治教育经验不断完善。建国后,毛泽东强调思想政治工作要帮助人民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改革开放至今,思想政治教育以正规学科的重要地位建设起来, 2000 年中国共产党召开首次全国性的思想政治工作会议。2007 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形成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观的基本轮廓。2012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成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观的重要内容。2016年12月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较系统全面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方向指南。2017 年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特别强调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的重要作用。同年10月,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高校普及理想信念教育,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高校培养人才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国家观。同年12月份的纪念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的会议中,黄坤明再次强调,要着力培养具有民族复兴责任担当的时代新人,切实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发展,再创新高。至此,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观基本成熟,并作为高校各项精神文化活动的科学指南。

习近平的思想政治教育观源于历史,遵循历史发展规律,顺应历史潮流,准确把握时代走向。他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以青年学生为本,着眼于解决青年学生意识形态问题,根据当今国情和现实进程,强调教育强国、文化强国,以首创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以工匠精神塑造职业道德和职业价值取向。“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的进程就也应当从哪里开始。”[1]603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观源于历史,形成于历史过程中。历史长河的动态流动决定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观不是固步自封的教条,而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发展的科学思想。

(二) 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观有定位高校发展未来的方向性

“世情”体现当今国世界瞬息万变的局势。中华民主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需要参照世情变化发展趋势。“国情”是国家社会性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和特点。世情与国情相结合,是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观的重要参考和直接依据。在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观中,明确为高校培养人才的形态、方式道路和服务目标之根本问题指明方向,是习近平总书记综合分析国内外政治环境、社会思潮现状、以及党面临的严峻考验和迫切任务最终奠定的高校发展未来方向定位。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极其强调意识形态工作。他明确指出:意识形态工作与党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与国家长治久安和凝聚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息息相关,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2]而今世情纷扰,不同思想意识,多元价值观念在我国社会激荡碰撞。抓住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方向,助力青年大学生抵御普世价值、“公民社会”思潮、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潮对大学生的思想侵袭,帮助青年学生认清这些意识形态的本质,正确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艰巨任务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观要求高校着力培养服务于民,服务于党,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四大服务,以及在思想水平、政治省悟、道德品性、文化修养等各个方面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回答了高校办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根本问题。

二、价值特质:规律科学性与话语艺术性

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观的价值特质十分显著,集中体现为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科学性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艺术性辩证统一。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科学性要求话语艺术性,话语艺术性体现规律科学性,二者相互贯通,辩证统一于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观中。

(一)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观有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科学性

规律科学性体现在习近平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在规律的真理性认识,集中表现在 “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政教工作规律,具体体现为以学生为本,遵循解决学生思想问题和现实问题的工作方法规律。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观要求在关怀、理解学生中教育和引导学生;以问题为导向,以创新谋发展,思想政治工作中坚决克服墨守成规、固步自封的工作方式,摒弃与新形势、新境遇脱节的老方法;思想政治理论必须借势、谋势、造势,因势而新等。总书记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的信念与信心。[2]总而言之,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观是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科学辩证方法,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以融合、分享、交流、对话、合作等有效实践方式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在稳中求进的基调中,以和谐稳定大局上引领学生认同国家道路,了解国家历史、文化、国情,使其自觉理解、认同、践行社会主义信仰和价值观,具有遵循规律的科学性。

(二)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观有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艺术性

在对思想政治教育观的阐释和论述中,习近平总书记运用的话语富含艺术特点,不仅千锤百炼,合时切境,而且巧用比喻,深入浅出,以润物细无声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化人”之规律。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阐释中,以 “极端”一语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质,[3]173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论述中,以“最深沉、最持久” 诠释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他指出:“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需要很多力量来推动,核心价值观是其中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3]153除了句斟字酌,总书记还活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比喻艺术,他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比喻为人生的“总开关”“总钥匙”。他在同青年学生座谈时指出“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了这把总钥匙。”[3]180大学生掌握好总钥匙,一切是非之辩、善恶之别、主次之分随之明朗,有利于其在人生十字路口及时作出明智判断和正确选择中打好基础。总书记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作每个人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空气之喻。[4]131他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人们的社会活动、实践劳动等日常生活中,使人切身感知价值观与自身紧密关系,领悟这个价值观关乎自身各项抉择的重要作用。总书记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 “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5]165不仅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艺术性,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科学结合,共同彰显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观的价值特质。

三、视野特质:坚定的内生性和广博的世界性

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观有中华文化的内生性与面向国际的世界性的辩证统一的视野特质。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观根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文化为指导,带领全国人民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此同时,兼顾他国发展,以中国梦融合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具有广博的世界性。

(一)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观有承接中华文化的内生性

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观继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承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出坚定的内生性。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观衍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条件下,习近平总书记吸取从古田会议到建国时期、改革开放40年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积累的经验教训,要求党管高校,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我指出:高校应认清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性,着力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人才培养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2]在凝聚青年力量,共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习近平总书记巧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古语良训传播中国梦理想信念。他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引南宋陆游《病起书怀》中第二句“位卑未敢忘忧国”、清朝林则徐《赴戌登程口占示家人》第二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6]229等古语要求启示中国人树立中国梦理想崇高理想信念,体现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观富含中华文化根基。

(二) 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观有面向国际的世界性

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观以中华民族复兴为目标,兼顾他国共同发展,具有广博的世界性。习近平总书记立足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将思想政治教育围绕“中国梦”为主线展开,高扬社会主义旗帜,从为中国谋富强出发,以中国风格承接世界文化,帮助青年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习近平总书记在意识形态领域凝聚中国力量,带领中国人民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的同时,以友好和谐的姿态,将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推而广之,兼顾他国人民构建美好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理念体现中华文化的和谐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部分,也是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观的重要内容。在2018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中,将宪法序言第十二段修改为“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中华民族更应在文化领域、意识形态领域与时俱进,树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为人类文明发展的理性形态贡献中国智慧。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观坚持以强大的中国梦融合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体现广博的世界性,是具有视野特质的科学思想。

四、风格特质:内涵同质性和责任共担性

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观源发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镶嵌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大蓝图中,二者具有内涵同质性。与此同时,总书记将新时代培育社会主义新人才的崇高使命赋予高校教师,具有任重道远的使命传递性。

(一)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观有呼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涵同质性

习近平的思想政治教育观融汇在他的治国理政方略中,具有内涵同质性。习近平治国理政战略是新时代带领中国人民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和伟大创造,无不体现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观的价值导向。总书记以一带一路和亚投行的经济政治实际行动,内涵中国与他国同富强,共命运,好和谐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以全国开展三严三实、两学一做专题教育活动强调四大自信、四大服务意识;以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发展方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夯实基础,开辟道路。“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的理解为革命的实践。”[7]500实践是人主体能动性的表现,习近平治国理政战略的实施,以切切实实存在的社会文化舆论、社会制度规则、价值观知识体系等,形成主流意识形态氛围,促使青年学生理性思考。“因为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所以人在积极实现自己的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8]21人的价值观、意识思想形成于物质生活环境,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观通过对青年学生学习环境、生活条件、工作过程等方方面面进行价值渗透,直接影响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导向目的,与他的治国理政方略融会贯通,具有内涵同质性。

(二)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观有传递教师崇高使命的责任共担性

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观的还体现在传递教师崇高使命的责任共担性。担当中华民族历史使命的共产党人的天然责任,教师亦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定义人民教师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对教师地位的高度肯定以及对教师责任的沉重托付。他强调:高校教师以自身明道为前提,教育学生信道为根本,是人类文明,特别是社会主义精神价值文明的传道者。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会议中表达全民奔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高等教育和优秀人才的极度迫切渴望,也是在这个基础上提出高校教师需担负起先进文化传播者的使命责任,担负起党执政理政坚实拥护者的光荣角色。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2]229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也应然决定我国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中自觉拥护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基本纲领、基本路线,引领学生树立四大自信、四大意识及四大服务,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培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关注教师,托付教师,强调教师使命崇高,与共产党人具有想同的责任共担。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4]张智. 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五个比喻析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 (5).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6]人民日报评论部.习近平用典[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教育观总书记政治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对项目化学习的发展意义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浅谈如何用科学教育观培育孩子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基于“学为中心”教育观的“5.2分式的基本性质”教学探索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