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 俊 郝 琴 张奋林
(巴彦淖尔市封育飞播管理站,内蒙古巴彦淖尔 015000)
飞播造林指的是通过飞机播种的方式来实现造林的目的,现阶段已成为我国一种主要的造林方式,能够有效地发挥出造林灭荒的作用。影响气象造林的因子较多,以气象因子为主,还受到交通、人为等因素的影响。在气象因子中,降雨量、土壤墒情、立地条件、温度为主要因子[1]。
根据多年飞播造林经验,气象因子是影响飞播造林成败的最主要因素,在进行飞播之后,种子处于裸露状态,在降雨及时,降水量大,其他因素比较适宜的情况下,种子能够及时发育。否则,种子长期裸露在地表,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鸟、鼠等动物的影响,进而降低出苗率。当种子生长于阴坡、土壤水分充足、光照时间较短的地区,可以为种子的发芽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当种子生长于阳坡时,情况则相反。
2.1 降雨量对飞播造林的影响 降雨量与飞播造林的效果成正比关系,尤其是在7月左右的雨季,在飞播造林之后,借助丰富的降雨量,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飞播造林效果,帮助种子更好地发芽和生长。种子能否顺利发芽,与降雨时间间隔有非常大的关系。在飞播之前,即使有充足的降雨量,但在播种完后,如果长时间没有降雨,那么水分会大量蒸发,土壤中的水分无法满足种子的生长需要,发芽后也会很快干枯,出现“闪芽”现象。比较理想的播种区域在播种期间会不断有雨水出现,土壤中有充足的水分来满足种子发芽和生长所需。
2.2 土壤墒情对飞播造林的影响 土壤墒情和飞播造林的关系也十分紧密。墒指的是植物生长所需的湿度,当土壤墒情较理想时,对种子的发芽生长有非常大的帮助。墒情不仅指播种期的降雨量,同时还指的是土壤的原始墒情。假如土壤的原始墒情不理想,水分散失速度非常快,会加厚干沙层。某地的原始中干沙层厚度为8 cm左右,比较适合播种,但是播种完成后,该地区降雨量非常少,土壤干沙层厚度不断增加,上升至15 cm厚,最终部分土壤干沙层为25 cm,种子无法生长发育。
2.3 地下水位对飞播造林的影响 在地势较低的盆地、丘间地带,地下水充足,水位常常位于地表下1.5 m左右,这种土壤非常适合进行飞播造林,播种后出现降雨,可以为种子发芽和生长提供一定的水分补给。但是,在这种地下水位较浅的土壤中,部分土壤盐碱含量较高,往往会观察到地表有一层盐渍层,在这种情况下,除了边缘部分会有苗木长出之外,中间盐渍层很难使种子顺利发芽与生长。
2.4 温度对飞播造林的影响 种子的生长发育离不开适宜的温度,理想的温度不仅能保证种子顺利发芽,而且可以在很大程度提高种子的发芽速度,促进苗木的生长,提高幼苗成活率。当沙面温度过高时,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飞沙造林的实际效果,7-8月沙面温度往往在60 ℃左右,在这种情况下气温处于35 ℃,蒸发量非常大,此时即使有充足的降雨,沙子变干的速度也会非常快,超过幼苗扎根的速度,幼苗非常容易缺水干旱而死。
2.5 沙粒大小对飞播造林的影响 7月左右不会有较大的风力,而且刮风的次数相对较少,种子播种后往往需要借助沙土来覆盖,在这种情况下,飞播造林效果较好,在雨季之前基本上可以保证所有种子都不同程度地覆盖上沙土。但是,当沙土中沙粒较大时,往往较小的风力无法保证种子都覆盖有充足的沙土,进而影响到飞播造林的成功率。
3.1 封山育林 在开展封山育林工作时,一般需要持续3~5 d,在此期间一方面要禁止人畜进入山林进行破坏以及各种砍伐活动,还需要保持对林木生长情况的持续关注,密切关注种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并及时根据林木的生长情况调整林木密度。另外,在林区周边借助围栏等设施进行封禁,巩固飞播造林的成效。
3.2 病虫鼠兔害防治 飞播之后种子非常容易受到鼠兔等灾害的影响,需要通过生物、机械、药物等方式,实现对种子的综合保护。例如,可以使用5%西维因粉剂,或者放养鸡等家禽来防治金龟子。另外,老鼠对种子的啃食程度较大,因此,要做好对鼠害的防治工作,并要注意兔害的影响,进行一定程度的捕杀。在实际的防治工作中,结合实际病虫特征,制订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方案,提高飞播造林效果。
想要保证飞播造林的成功率,避免受到不良气象因子的影响,在飞播造林之前,需要时刻关注当期的天气情况,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人工降雨的方式增加该地区的降雨量。另外,播种时间一般选择6月,当沙丘高度过大或者密度在0.8以上时,不宜采取飞播造林的方式进行播种。
[1]钱洲,俞元春,俞小鹏,等.毛乌素沙地飞播造林植被恢复过程土壤酶活性的变化[J].水土保持研究,2014(6):9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