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亚南
[摘要] 目的 探析常规尿液检验与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时间:2015年12月—2017年5月,研究对象:选取96例在该院检查治疗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尿液检验,实验组则给予生化检验,所有患者均口服糖耐量试验进行确诊,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检查诊断结果。 结果 实验组主要给予生化检验(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及果糖胺值等)的诊断准确性远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针对糖尿病患者采用生化检验的效果较常规尿液检验显著,生化检验可观察指标较多,且操作简单方便,其各项指标变化对临床疾病早期诊断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其临床诊断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常规尿液检验;生化检验;糖尿病;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8(a)-0051-02
糖尿病是由于患者血液中的糖含量升高,是分泌缺陷造成体内血糖浓度过高所致的终身性慢性代谢性疾病,俗称“富贵病”,主要多发于中老年患者。发病率逐年呈上升趋势,据统计,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高达15%,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重视与关注[1]。发病后主要表现为“三多一少”症状,若不能得到及时检查与治疗,伴随着病情的及进展迁延,容易引发其它脏器病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在临床上需尽早检查、诊断对及时控制血糖治疗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2]。最常见的检查方式包括生化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及果糖胺值等,还有尿常规检测等。该文主要针对糖尿病患者给于常规尿液检验与生化检验的临床对比诊断价值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2015年12月—2017年5月,研究对象:选取96例在月到检查治疗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25:23,年龄范围46~78岁,平均年龄(62.6±8.4)岁,平均病程(3.45±1.32)年;实验组患者男女比例=26:22,年龄范围在47~79岁,平均年龄(63.2±7.9)岁,平均病程(3.45±1.32)年。上述资料对比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一致。
1.2 排除及纳入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经过该院医学委员会审核通过及患者知情同意自愿;②以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2 h血糖:>11.1 mmol/L,且均出现为“三多一少”症状为主要特征[3]。排除标准:患有心、肝、肾等器质性功能不全患者及酮症酸中毒患者。
1.3 检查方式
在临床上生化检验主要是通过采集血液进行检验,其中待检查患者需要准备:①采血前1 d没有服用任何降糖药或饮酒;②第二天清晨保持空腹进行采血,护理人员需要准备采血器材包括一次性真空采血管、棉签、碘伏、止血带、一次性采血针头及治疗巾等。实验组给予生化检验,具体操作如下:在患者肘静脉处采集3~5 mL左右的血液,在1 h内送检。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主要采用飞测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通过免疫荧光层析法进行检测,采集的静脉标本血液2.0 mL,置于含有EDTA-K 2的溶液的硅化波玻璃试管中,充分摇匀,然后在1 h内及时送检检测。然后采用仪器为OLYMPUS AU400 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糖检验[4]。对照组给予尿液常规检测,在清晨留取中段尿10 mL,在1 h内送检,然后放置在尿液分析仪上进行检验,两组人员的检测结果均由临床医师进行诊断判定[5]。
1.4 观察指标
观察经不同的检查方式后,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性,均以口服糖耐量试验的检测结果为诊断标准。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结果的处理与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主要给予生化检验(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及果糖胺值等)的诊断准确性远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糖尿病大多数是由胰腺分泌胰岛素不足等引起的,是临床上普遍存在的内分泌慢性代谢性疾病,发病基础主要有2个方面,包括胰岛素分泌缺陷及胰岛素抵抗,是目前在临床医学中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6]。糖尿病发病最典型的特征是“三多一少”症状,即多饮、多食、多尿及体重减轻,但凭借临床症状并不能明确的诊断疾病,需要辅助其它检测指标来联合确诊[7]。糖尿病的发病主要与外界环境因素以及遗传因素等相关,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饮食结构以及生活习惯均发生变化,不规律饮食、暴饮暴食的现象较多见,再加上缺乏运动锻炼,使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呈升高趋势,主要多见于青少年及中老年人群,且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8]。在所有糖尿病类型中,2型糖尿病的发病情况较常见和多发,约占总发病率的95%左右,主要是由于2型糖尿病受遗传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更明显[9]。糖尿病属于一类终身性疾病,其在临床中无彻底的根治方式,一般采用药物控制血糖,在发病初期,临床症状不明显,但由于一直处于高血糖状态下,伴随着病程的迁延,容易引发皮肤、心血管以及神经等器官或系统障碍,甚至会产生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情况,待疾病检查、诊断后以发展至中晚期,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机,该疾病发生后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工作,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与安全[10]。
目前,在临床上检查诊断糖尿病的方式主要包括:口服糖耐量试验、生化检验以及尿液常规检测等。口服糖耐量试验中,容易受胰岛素水平、时间及空间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对血糖水平的测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限制时间及饮食等情况,但诊断的准确性较高。伴随着医疗科技的逐渐发展与成熟,生化检验不断成熟与发展,检测糖尿病主要包括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及果糖胺值的测定。糖化血红蛋白主要由血红蛋白与葡萄糖相结合而成,通过利用抗原抗体结合的方式,形成特异性反应,其抗体具有高度的特异性,能够识别链糖基化多肽中的氨基酸。当体内葡萄糖水平不断增高时,从而使HbA1c的生成增加,氧合血红蛋白含量减少,同时会引起组织缺氧状态,影响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进一步抑制血管的舒张,最终对微血管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常规尿液检查主要是采用干化学法葡萄糖氧化酶实验法,该方式虽然可进行疾病的检查,但检查率较低,且极易受到操作限制,检查过程繁琐。在该文研究中,通过应用生化检查后的实验组检出准确率为95.83%远高于常规尿液检验的79.16%(P<0.05)。
综上所述,针对糖尿病患者采用生化检验的效果较常规尿液检验显著,生化检验可观察指标较多,且操作简单方便,其各项指标变化对临床疾病早期诊断提供了可靠的理論依据,其临床诊断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霍美英.临床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价值对比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3):1-3.
[2] 丁建娥.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在临床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对比[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0):4701-4702.
[3] 见华.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和生化检验的价值对比[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2):105-106.
[4] 张凡,牛震丙.常规尿液检验与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比[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4):194-195.
[5] 林婉媚,彭成丰,曾彩云.糖尿病诊断中采用生化检验与常规检验效果差异[J].中国医药科学,2016,6(13):139-141.
[6] 王景莲.分析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在临床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比较[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0):61-62.
[7] 徐艳凤.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价值比较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4):36-37.
[8] 王秀萍,王文花.分析生化检验用于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11):2001.
[9] 李月秋.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用于糖尿病诊断的临床价值对比[J].中外医疗,2017,36(10):61-62.
[10] 朱晓鸿.试论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效果[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6(3):49-5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