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在我国精准扶贫战略中的发展困境反思

2018-02-11 23:18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年12期
关键词:社会工作者社工精准

曹 迪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吉林 长春 130000)

一、问题提出

自“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确保我国贫困人口到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以来,特别是2017年6月,民政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支持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以及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首先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后,社会工作人才作为乡村建设的专业队伍中的一员越来越多的介入到精准扶贫战略中去,并逐渐显现出自身的特长与专业优势。但由于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断裂,区域之间文化、政策差异明显,加之各地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复杂多样,使得社会工作在运用自身专业理念和实务模式介入精准扶贫时存在水土不服现象,社会工作者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心有余而力不足。

本文立足反贫困社会工作发展的视角,通过归纳和分析现有的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领域中的案例和项目实施记录中存在的问题,试图总结出我国当前反贫困社会工作在发展中所面临的困境;旨在促进社会工作专业与精准扶贫事业的有效融合,并最终努力实现反贫困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的本土化。

二、社会工作专业与精准扶贫的内在拟合性

作为一个以助人为价值核心的专业,社会工作自诞生之初就对贫困问题做出了系统的回应。不论是“助人自助”的专业价值理念,还是个案、团体、社区、社会工作行政等从微观到宏观的专业干预手段,都有助于全面的改善陷于贫困境地中人们的生存状况和生活体验。国内不少研究者在针对社会工作专业介入精准扶贫战略进行研究时指出,社会工作与精准扶贫具有高度的内在拟合性,只有两者相互融合、彼此助力,才能更好实现共同富裕的宏伟蓝图,促进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具体而言,在价值观和基本理念层面,社会工作的“助人自助”、“同理心”、“案主自决”等核心价值理念与精准扶贫战略的设置初衷是一致的,即旨在从行政化的政府反贫困行为转向内源自生的人性化脱贫行动,在改变贫困现状的同时兼顾贫困群体的自身发展,尊重扶贫对象的个体差别和自主选择权利。在理论层面上,社会工作所秉承的“优势视角”、“全面发展观”、“赋权增能”、“社会支持体系”等理论视角与精准扶贫的执行路径相契合,有利于激发贫困群体的自主发展动力,使原本依赖外部救济的反贫困模式向自主发展、互助共济的模式转变;在消除社会标签和文化排斥的同时,着力提升扶贫对象的自我效能感和自助脱贫的主动性。在工作方法层面上,社会工作所运用的个案工作、团体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行政等科学介入方法及相关干预技巧能够促进反贫困行动从既有的刚性行政型扶贫向柔性社会治理转变,以扶贫对象的问题和需求为行动指向,通过重塑贫困者和贫困区域的主体性来实现共享发展和共同富裕。

此外,对于社会工作自身的专业发展而言,助力精准扶贫事业也是在中国当代发展语境下实现本土化、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必由之路。通过介入本土化的反贫困实践,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理论知识、实践模式必然在与本土文化互动过程中获得再认和提升,从而改善其一贯“水土不服”的状况,摆脱社会承认不足的困境。

三、社会工作在我国精准扶贫领域的发展困境

1.专业人才短缺制约反贫困社会工作的发展规模

建设高素质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推进社会工作专业介入精准扶贫战略的关键所在。由于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开设较晚,培养学生人数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且由于制度保障滞后、社会认同度偏低,致使人才流失现象明显;这使得社会工作人才在数量上严重短缺,很难在扶贫过程中形成规模效益。目前,我国进入精准扶贫领域的社会工作者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类,其中一部分是在党和政府主导下,由民政部门负责协调管理的乡镇街道管理者、社区工作者和社会救助人员;一部分是隶属于社会工作机构、区域发展计划以及各类高校、社团组织的扶贫项目的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还有一部分是深入基层实践的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村官。这些人员在专业背景和知识水平上存在巨大差异,往往缺乏在扶贫实践领域的核心能力。这就导致了社会工作者在介入扶贫过程中存在角色认知不清的情况,难以突显自身专业优势,甚至导致在落实扶贫措施的过程中出现偏差,影响政策和项目的实施效果。

2.理论与方法本土化程度低限制反贫困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进程

在我国,以党和政府为主导的扶贫开发工作已持续30余年,尽管这种模式长于集中力量办大事,尤其是在处理突发性的重大事件时,能够迅速做出有效回应;但却难以应对诱发贫困的非物质方面因素(如社区文化、个人心态等),甚至造成个体原因内隐化,导致贫困者对扶贫政策和物质补给的过度依赖。虽然目前社会工作实践现已介入到精准扶贫领域,但不论是项目规划、推进方式、评估手段,还是服务理念、督导站位,都带有浓重的西方社会救济和社会工作服务色彩,在理论和方法上照搬照抄现象明显。由于缺乏对本土文化和具体有价值个案的辨识力与敏感性,使得我国社会工作在反贫困领域功能泛化,难以显现自身专业的独特优势,从而降低了专业的公信力和社会的信任感,阻碍专业化发展进程和体系建设。

3.“问题视角”的认知模式阻碍反贫困社会工作的思维创新

长久以来,贫困一直被当作一种社会问题来对待,处于贫困境地中的人们也常被贴上无知、懒惰、能力不足等带有负面意味的标签。而以解决问题为中心,将关注点聚焦在贫困本身以及贫困人群自身的问题和不足上,则是反贫困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工作过程中最常用的一种思维模式。诚然,这种以问题为核心的干预视角可以快速有效的为受助者提供最直观、便捷的服务,使他们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改善不利处境;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关注的侧重点始终是贫困者的弱势因素。在这样的认知模式引导下,反贫困社会工作者在提供服务时,常常会将自身设定为施教者、给予者的角色,进而导致受助者自卑失望,在服务开展过程中自身改变的动力不足,且对工作人员和扶贫政策过度依赖。此外,以问题为中心的认知视角过度强调问题本身而忽略贫困者自身的独特性和主观能动性,这也束缚了反贫困社会工作者在制定服务计划和方案时采用多元化的手段,从而阻碍了在开展干预工作时的创新。

4.实务模式单一影响反贫困社会工作开展的有效性

在现阶段,我国反贫困社会工作在精准扶贫领域开展实务工作的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即“项目社工”(又称“服务型社工”)和“建设型社工”。其中,“项目社工”主要是针对某一方面或某一具体领域提供社会工作服务,其优势在于服务的专门化程度高和介入手段专业性强,但通常缺乏时间上的持续性和项目之间的关联性。例如,四川外国语大学社会学系在2016—2018年期间,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以社会组织嵌入的方式,为国家级贫困县城口县提供旨在培育当地基层社会管理人才队伍的扶贫支援。尽管这一项目已获得了良好的预期效果,为当地基本搭建起了基层社会管理的宏观框架;但从长远来看,一旦以高校为主导嵌入的社会组织服务结束,当地基层社会管理将极有可能因失去督导或人才流失而造成发展断裂,从而使扶贫项目后期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与之相对应的“建设型社工”其介入途径主要是站在共同体的立场上,致力于为贫困地区提供互补共生的整体干预对策或问题解决方案,试图探索以政府为主导、村(居)民为主体、文化为主脉、社会工作者为助力的共同体路径。在这种干预模式下,社会工作主要起到的是预防和发展作用,并力图在此基础上解决具体实际问题。但这一模式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例如,行政意味过强,缺乏对服务对象个体层面的关注;需整合和调动资源过多,在实施过程中往往容易因某一环节断裂而导致全盘计划落空等。

5.制度缺位导致反贫困社会工作存续艰难

2015年11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将社会工作纳入反贫困政策体系,指出要“实施扶贫志愿者行动计划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贫困地区计划”。但从长远来看,仍缺乏将社会工作纳入精准扶贫战略的整体规划和制度安排;尤其是社会工作者介入精准扶贫的方式、人员资质、薪酬标准、后续发展等问题,都没有明确的制度说明和具体行政保障。这不仅导致了社会工作者在扶贫过程中身份自认存在障碍,还造成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反贫困领域流失严重,甚至影响到扶贫项目的执行和存续。

四、结论

社会工作作为精准扶贫人才队伍中的一部分,其独有的专业优势和职业核心能力与精准扶贫战略需求高度拟合。但由于专业人员短缺、人员资质问题未获确认、本土理论与方法体系尚未构建、“问题视角”仍未根本扭转、制度保障尚不健全等一系列因素,导致社会工作在介入精准扶贫过程中阻力重重,直接影响到服务的开展进度和最终效果。社会工作只有在今后的专业发展过程中努力改善上述问题,才能更好的融入到我国精准扶贫战略中去,并最终实现专业的本土化发展。

猜你喜欢
社会工作者社工精准
高等继续教育在提升社会工作者核心职业能力中的作用
青春社工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对职业流动影响的研究——基于对广州市社会工作者的调查
论我国人口促进社会工作者核心能力的培育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此“社工”非彼“社工”——对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概念的澄清
医务社工的昨天和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