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庆
(1.西南交通大学 成都 610000;2.西南财经大学 天府学院 成都 610074)
藏族传统手工艺皮制品原先只是作为普通牧民的生活用品,主要原料以耗牛皮、羊皮为主,牧民用皮革缝制出茶盐袋、糌粑袋、酒壶、服饰、面具、乐器等各式各样的生活用具,这些涵盖了饮食、服饰、居家、节日娱乐等各个方面的皮艺品,实用性强、造型别致、技艺精湛,具有浓郁淳朴的高原特色,是研究藏族文化、生活、习俗、变迁发展的重要历史见证①。民间手工艺皮具是藏族人民创造的灿烂文化之一,具有极大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工艺价值和经济价值。西藏谢通门县通门乡的民间手工艺皮具独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风格,村落的男女老少都善于缝制各种精美的手工艺皮具,在整个西藏具有较高的知名度。藏族手工艺皮具作为一种民间工艺,多以家庭、师徒口授相传为主,谢通门县通门村的第五代手工艺皮具传承人普次,自幼便跟随父亲学习手工皮具制作的各种技艺,经过几代父辈传承和自己的丰富阅历,如今娴熟的手工制作而成的藏皮袍、藏皮靴、皮包、马背袋、糌粑袋等产品具有较高知名度②。传统手工艺人们既是生产者、设计者,也是消费者,由于受现代设计制造业的生产和消费冲击,这些过去常见的淳朴手工制品也面临着严峻挑战,传统民间手工艺人的艺术造诣缺乏,年轻一代参与较少,导致设计缺乏创新,设计水平低下,产品市场吸引力显然不够,难以激发大众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而市场需求驱动设计生产,这样的不良循环导致传统手工艺皮具在消费市场环境中处于边缘地位。
在整个藏族手工艺术的构成里,宗教艺术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譬如造像艺术、酥油花艺术、绘画、刺绣、雕刻等,工艺精湛、形式优美,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是中华民族艺苑中最为耀眼的奇葩之一,也是西藏宗教艺术最为重要的表现形式③。西藏的传统手工艺术并没有为了追求或表现某种艺术形式、风格而进行创作的动机,多是对自然或神灵的崇敬表现艺术。藏族宗教艺术是西藏本土艺术对印度、汉传佛教艺术的吸收和融和,在其形成的早期还吸收了尼泊尔、克什米尔、吉尔吉特等中亚地区的艺术风格,可以说西藏传统艺术就是众多民族和国家艺术的综合产物。放在当今的设计研究情景下,正是后现代情境主义的特征:多元化、复杂化、人性化。它是将传统的宗教语汇、符号、形式等通过传播、吸取、融合、删减、添加、混合、重组等手段实现而成的新设计样式,构建出绚丽磅礴、震撼人心、光怪陆离的藏族艺术④。在后现代设计语境中展开藏族传统手工艺皮具的创新设计,既要对传统手工艺术进行历史对话,分析研究传统手工艺术的类型、工艺技巧、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又要跨越历史的时空维度,博采众长,海纳百川,将不同时期、不同元素、不同风格、不同材料、不同手法的设计进行融合,创新形式语言、工艺技巧和产品形态,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可持续化的设计特征以满足大众消费的市场需求。
Religion,英文翻译和解释为“宗教,信仰”。在后现代语义中意味着“区域”“地域”,既指地理意义上的区域和位置,又指构成区域表征的一切形式与符号,具有明显的双重语义。Religion既指向明确的视觉符号,又指具有深层意义的社会符号。黑格尔曾经指出,“各门艺术都或多或少是民族性的,与某一民族天生自然的资禀密切相关”。藏族地处高原区域,享有广阔的草原生态资源,养育了称为高原之宝的耗牛和羊等动物,它们的皮毛是传统手工皮制生活用品的重要原料。藏族艺术崇尚色彩鲜明、线条柔美的花卉纹理,与其长期和高原环境共生存的境况息息相关。例如常见的皮箱、皮袋、皮袍等,上面均印染、绣制、雕刻了祥云、莲花、白海螺等图饰,纯手工制作而成,售价从百元至千元不等。
藏族民间手工艺文化,对其影响最深远、与其直接相关的是藏传佛教文化,绝大多数民间手工艺在制作过程中都蕴含了佛教元素和民间传说元素,折射出深厚的藏传佛教文化影响痕迹。例如手工缝制的藏皮靴、藏袍、搭连等均绘制有宝瓶、双鱼、七珍图等图案,庄重美观,体现了吉祥、祈福的精神寄托。常见的藏族装饰图案大致分为具象和抽象两大类,抽象纹样以几何形、花草图案为主,以单独、连续、对称等结构形式按照美学原理和法则进行组合,用途以宗教性、装饰性、礼仪文化性为主。以常见的唐草纹为例,是一种二方连续的图案,唐草纹也称作卷草纹,是唐代服饰工艺中常用的纹样,明清时期传入藏区,多用于首饰、法器、服装的表面装饰。“八吉祥徽”作为藏族最常见的装饰图案,在民房、寺院、帐篷、服饰、餐具、哈达、唐卡、壁画等表面到处都能见到,吉祥八宝图由吉祥结、妙莲、右旋海螺、法轮、金幢、宝瓶、金鱼、宝伞等组成,象征着对佛法、世俗的智慧感悟,不仅具有视觉符号的定义,潜藏的“艺术符号”之下则是观念和情感的物化表现形式⑤。除了图案纹样,具有吉祥、宗教涵义的藏文字符比图案更加简洁生动,且字体形式极具构成美感,视觉效果强烈、突出,直观地反映其内在精神涵义,是藏族图案艺术的重要组成方式。以藏文书写的六字真言为例,广泛运用于民间生活环境之中,寓意太平吉祥,即是文字、符号也是图案艺术。源远流长的藏族艺术,是区域文化的直观呈现,将藏族地域文化运用于手工皮具艺术,是对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和传承,更是探知藏族区域生活状态和艺术心理最为直观的“文化读本”。
Recycle是当今设计的主题思想,主张修旧利废,对破旧的、废弃的物品进行回收、翻新、再设计、再利用。对应到藏族手工艺皮具的设计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少数民族牧区的生态资源保护,避免为奢侈的皮毛制品而捕杀野生动物;另一方面则是对部分滞销、缺乏设计的皮革制品和老旧衣物皮料等进行翻新设计,减少资源浪费,降低制作成本。传统藏袍由氆氇缝制而成,藏语称“曲巴”,牧民一般穿着的“曲巴”是由羊皮缝制而成,厚重肥大,御寒保暖藏袍领口和袖口偶有镶嵌羊毛。有的藏袍会镶嵌有宽窄不一的虎皮、豹皮、水赖皮毛等,再搭配动物皮毛镶边的藏帽,显得格外威武华丽⑥。这类华丽的藏式服装一般只在出席重要的场合才会穿上,平日里着装相对朴素简洁,由于制作保暖的裘皮藏袍,一般需要大面积的整张牛羊皮,所以裁切后的皮毛边角料是可以进行再利用的最好材料,与其同时,一些家庭废弃的老旧皮料、衣物边缘的皮毛镶边都是可以进行设计和再利用的理想材料。
对于皮革边角料进行回收和改造的方法并不少见,而缺少的是真正把皮革边角料用得更环保、更有价值的办法,通过皮雕工艺对皮革边角料进行设计改造有相当大的可行性,使本已不具备太大使用价值的皮料重新成为具有形式美感的产品材料,甚至创造出更大的附加价值。利用皮革余料进行皮革雕刻的再设计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步:选取皮面较完整、破损较小的熟牛皮进行设计构思。由于边角皮料一般面积偏小,可以构思一些小的皮革物件,例如:皮质手表带、皮手环、钥匙包、小钱夹等物件。然后,利用铅笔或者圆头铁线笔将制作物品的大致形状范围描绘出来,以作为后期裁剪皮料范围的参考。
第二步:保护皮革和进行图案描绘。由于边料皮革面积较小且都是纤维组织有很大的延展性,后期进行雕刻和敲打时很容易导致皮面翘边、不平整等现象,为避免皮革在敲打浮雕效果时变形,在牛皮的背面用宽幅透明胶依次贴上一层保护膜,然后将正面用湿润的海绵滋润皮面后用平整的玻璃板压平皮面。这样一则有效预防皮革破损、霉变,另外有利于湿润、平整皮革,保持水分而方便雕刻。完成皮革平整后,将描摹好图案的硫酸纸纹样用铁线笔描画到平整后的皮面,同时注意图案的前后层次关系。
第三步:旋转刻刀雕刻图案和印花工具敲打成浮雕。旋转刻刀是皮雕艺术进行雕刻图案轮廓的必须工具,将图案描绘到皮革上后用刻刀将其形式雕刻出来,注意根据图案的虚实关系雕刻出深浅不同的线条,再利用印花工具敲打图案边缘形成浅浮雕效果。手工皮雕艺术必须使用的印花工具型号主要有B107和B198两支敲边工具,没有这两支工具就无法敲击出浮雕的艺术效果,最后根据需要选用不同的印花工具对图案进行装饰美化。
第四步:染色饰润。皮雕染色适合使用染液,染液具有半透明感,以水或酒精稀释溶解后可以渗透到皮革组织里,染后的皮革表面纹路依旧清晰可见,皮质的触感也没有任何影响。但是这种染色的最终效果均有色差,因为染液是浸入皮革纤维内里,而皮质本身的颜色也会影响染色后的最终效果,为了使得颜色更加鲜艳需要多次重复染色,最后在完成染色的皮面刷上一层保护剂,以使得皮质更加滋润光亮不至于龟裂。
第五步:皮料缝制和皮面修饰。将这些雕刻、染色后的皮料进行打孔,把各部分皮料进行粘结牢固,将皮革的边缘部分用砂纸反复打磨平滑,根据需要选用棉线或皮线将其缝制,最后再次用打磨棒的凹槽来回打磨,注意力度不可过重,打磨完成后涂上床面处理剂。将完成缝制好的皮具表面清理干净后涂抹上貂油,整洁光亮的手工皮具品就制作完成了。
藏族手工艺皮具的可持续设计不仅是技术层面上的考量,也是观念上的变革。通过熟知皮革特性而实现皮革制品使用功能的同时,融入对自然和人类无微不至的关怀。这正是后现代设计提出的人性化设计、绿色设计、可持续设计的核心思想,对废旧、废弃的物料进行循环利用和再设计大大减少了资源浪费,节省原材料,同时对于少数民族的手工艺制品创新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有利于激发和创作更多有意思的手工艺品。
Variety,意味着种类多样、多元、形式丰富。手工产品的本质就是迎合市场的消费需求,这种消费心理和消费需求,既有对传统工匠精神的回味,又有对当代功能形式和审美的重新解读。当代的消费文化市场是复杂多元的,现代化的信息社会将各个民族国家的艺术工艺广泛传播,艺术形式不再只是纯粹的地方艺术,是多民族、多文化传播融合后的综合表现。传统手工艺制品所面向的消费人群需求也同样是多层次、多元的、复杂的,单一形式、传统元素为主的手工制品已不能满足多元的市场需求,只有创新设计丰富多样的手工艺皮具才能越发凸显手工制品的时代价值。
在辽阔美丽的世界屋脊上,生长着西藏珍贵而独特的动物耗牛,它们的皮毛是西藏传统手工皮具制品的天然原料。过去千百年来用它制作出来了各种皮革制品:皮靴、皮袋、皮筏、皮垫、皮袍子等,不仅美观耐用,而且有浓郁的高原特色,充分展示了藏族人民独特的民俗风情。以西藏谢通门县为例,手工皮革制品除了面向本地的使用者外,大部分销售对象都是外来旅游者、手工艺爱好者和对少数民族文化热爱的外国朋友,多元的消费人群决定了藏族手工艺皮具设计的多样化。形式多样的手工皮艺制品应该立足于消费市场,从民族工艺形式中汲取灵感开拓延伸设计,从藏族刺绣、皮革染色、皮革彩绘、皮革编织等传统工艺中寻求突破,展开手工艺皮具的创新设计研究。
以藏族皮革刺绣为例,对于皮料的选择很重要,一般选用2mm以内经由加工后的熟牛、羊皮最为合适。首先将需要刺绣的花纹图样描摹于皮面,如需刺绣纹样的皮面较大需要用木架固定,即将皮面绷直于木框架上用钉子将皮面的四周固定,然后进行纹样刺绣。藏族皮革刺绣选用的刺绣针较粗且长,搭配鲜艳的彩色丝线,以平针、绕针、网针、扎针、滚针、刻鳞针、套针、十字交叉针、打籽针等十几种针法进行刺绣⑦。图案与配色较为讲究,多用云纹、狮纹、龙凤纹、花卉纹以及一些吉祥符号为主,寓意吉祥安康,表达美好期望。常见的皮革刺绣多用于藏靴表面装饰,一双纯手工制作的藏靴,经由生牛皮到熟皮、染色等复杂过程后变成手感柔软、光亮的专用缝靴皮,将处理好的牛皮要按照鞋样和大小进行细致的剪切,再在皮面上进行局部装饰纹样刺绣,然后用山羊皮制成的线和麻线进行缝制⑧。由于皮革刺绣花费的时间较长,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民间手工艺人们也会选用贴皮的工艺,即将染色的牛羊皮裁剪成事先设计好的各种图案形状,图案多以云纹、植物花纹为主,有时会在贴皮内里塞入一层薄薄的羊毛或棉花,制造出浅浮雕的效果同时又兼具保暖功能,然后再用彩色丝线将贴皮边缘收边缝合,一双纯手工打造的藏式刺绣皮靴不仅工艺精巧、色彩鲜艳、防寒保暖、结实耐穿等特点,而且式样特别、可左右换穿,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蕴含深厚的藏民族文化。
藏族刺绣的手工皮艺品由于多是民间手工艺人根据经验制作,缺乏现代的设计思维和理念,产品形式较单一、简陋、古板,难以在国内和国际市场形式产品竞争力。反观国际一线的Gucci、Chanel等奢侈品牌,2016年流行的刺绣皮衣、刺绣皮包、刺绣皮手表等售价高达上万元,除去其品牌效应,产品形式多样、设计图案精良加入很多时尚的设计元素是其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同样是手工产品具有极高的消费价值。藏族手工艺皮具刺绣除了立足于民族本身,也应站在多元化、全球化的消费市场环境中,丰富产品形式,从刺绣皮靴延伸到刺绣皮包、刺绣皮衣、刺绣皮带、刺绣钱夹及一些诸如钥匙扣等小物件上,设计图案既要吸收传统装饰艺术又要根据现代审美需要予以简化、重组,从图案构成、色彩表现、复合材料运用上实现对传统手工艺的突破,将传统的藏族手工艺皮具实现更大的经济价值,从而让更多年轻人参与到手工艺皮具的制作过程中,继续保护和传承藏族民间手工皮艺。
藏族传统手工艺皮具是民间艺术的智慧结晶,是本民族文化艺术的形式语言载体。在后现代的设计语境中分析和探讨传统手工艺皮具的创新设计原则,既要立足于本民族的艺术和形式,又要考虑全球视野下的设计现状和发展趋势,展开传统与当代对话,进行创新设计研究。与此同时,对藏族传统手工艺皮具的设计研究,既是对西藏文化、艺术、生活、习俗的保护和传承,也为研究藏区传统手工艺产业化发展提供新的参考思路。■
注释:
① 乌云高娃. 内蒙古皮革造型艺术的特色及现状分析[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3.
② 米玛拉姆. 论谢通门皮革文化[D].拉萨:西藏大学,2014.
③ 呂军.西藏艺术[M]合肥:黄山书社,2012:13.
④ 杨涛. 藏族吉祥图案视觉符号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9.
⑤ 蒋家莉. 浅析刺绣唐卡的特点[J].西藏科技,2016(06):24-25.
⑥ CEERTZ.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M].New York:BasicBooks,1973:5,91,89.
⑦ 彭毛卓玛. 芒拉夏朵戎哇藏族刺绣的民族文化学研究[J].青海民族研究,2013,24(03):100-102.
⑧ 施建华. 拯救热贡最后的藏靴[N].青海日报,2017-3-24(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