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核心

2018-02-11 11:39
江西社会科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中心价值群众

“以人民为中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了谁”“依靠谁”等根本问题作出的明确回答。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坚守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真理性的价值向度,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价值本色与追求。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表现为一个以人民根本利益为中心,以人民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人民需求和期待、人民立场等为要素的动态立体价值体系。这一价值体系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各个方面,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核心。在新时代,我们党要依靠人民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把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核心贯彻落实到改革发展的方方面面。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标志性问题,亦是读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与内在逻辑的根本立足点。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1](P19)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特定历史方位,对上述根本问题作出的明确而响亮的回答,历史地赋予了“以人民为中心”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的价值核心地位。

一、以人民为中心:历史传承与时代内涵

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从价值层面回答了新时代 “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根本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必然要求,体现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继承与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事业发展的基本价值原则。

(一)历史传承

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价值层面的体现,具有深厚的历史逻辑。在这条历史逻辑链条上,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内蕴其中,我们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主线一以贯之并始终彰显。

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特质根源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精华,表现为对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精华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一是对传统民本主义的继承与发展。民本主义植根于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经济基础,讲求“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对规劝君王“使民以时”、施行仁政等具有重要意义,但难以超越特定历史时空限制,表现出“重民”意在“尊君”的工具性价值取向。以人民为中心即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价值中心,实现“人民”的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的辩证统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依靠人民创造人民自己的美好生活。二是对传统义利观的深化与超越。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坚持道义与功利的辩证统一,以人民利益为至高无上的义;坚持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认为每个人利益的实现是全体人利益实现的条件,追求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三是对传统人类之爱的改造与升华。传统的人类之爱学说,特别是儒家反对苛政的仁爱思想对人民是有益处的。但是,奴隶主、地主或资本家都不可能对人民有真正之爱。只有在无产阶级与人民利益高度一致的社会主义社会,方可真正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人民享有的爱才不会流于抽象或止于空想。

从现实的人出发,打破束缚人发展的现实枷锁并最终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始终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真理性的价值向度。“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2](P669),真正推动这一价值向度不断实现的历史主体只能是人民,而非少数的历史英雄人物或其他神秘力量。人民创造历史的过程亦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逐步实现过程。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并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人民需求和期待的发展。人民的需求和期待不仅是历史活动的始因,而且是推动全部历史发展的内在动力。“发展不能脱离‘人’这个根本,必须是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这是发展的终极目标。”[3](P116)二是人民力量的发展。马克思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4](P287)人民群众队伍涵摄的广度和深度,以及人民群众中蕴藏力量的强度都将在历史前进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真正的英雄,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性力量,任何社会历史的变革只有代表人民利益,依靠人民力量才能取得成功。三是人民立场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根本保障。人民立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标志性价值立场,对人民立场的任何背离都意味着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价值立场的根本否定。因此,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不仅呈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从创立至今一脉相承的价值坚守,而且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实践中发展创新的鲜明时代价值特征。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主心骨。长期以来,我们党在各个时期面临的历史课题各不相同,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密切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地位。

毛泽东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5](P857)在党的理论和实践逐步发展的过程中,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价值本色与追求。毛泽东多次强调,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要求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6](P285),始终把服务人民群众的利益视为党的事业,坚定不移地践行党的群众路线。1992年,邓小平提出衡量一切工作成败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强调以发展生产力为基础,以增强综合国力为保障,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本质和优越性的体现。为了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我们允许一些地区、一些人先富起来,是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7](P195)。江泽民强调,我们党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利益,始终是我们最大最重要的政治”[8](P371)。胡锦涛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9](P166-16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对长期以来革命、建设、改革的理论和实践的价值本色的坚守与发展,在当前则集中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特质与追求。

(二)时代内涵

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人民”是具体的历史发展范畴。毛泽东指出:“人民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在现阶段,在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6](P205)在新时代,人民指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社会成员的总和。以人民为中心凸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依靠人民、为了人民,以人民为价值实现力量和价值目标的人民性的理论品格,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具有丰富的价值意蕴和清晰的价值生成发展逻辑,其内部各要素之间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善于厘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区分轻重缓急”[10](P221)。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具体工作中,同等强调体系内部各要素,都会消解或忽视其中蕴藏的主要问题。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表现为一个以人民根本利益为价值中心,以人民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为价值生成点,以人民需求和期待为价值内容,以人民满意和民心所向为价值标准,以人民立场为价值实现基点,拱立中心、相互交织、多向互动的立体动态发展图景。

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现实的人,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和共产主义社会构建的基本原则。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认为,共产党人以建设一个“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P422)的联合体为奋斗目标。当前,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直接内容表达即是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强调:“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1],“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2](P8)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美好生活实现二者之间相互促进、有机统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历史实现过程,辩证统一于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人民根本利益的充分实现不是唾手可得的囊中之物,亦不是难以触及的彼岸世界,而是具体表现在并历史地实现在人民群众的当前具体利益之中。

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13]在马克思唯物史观诞生之前,历史不是曲解的历史,就是撇开人类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站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从现实的人的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人的观念的形成,创造性地确立了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人民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中蕴含的巨大物质力量,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民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这些精神财富孕育了中华民族精神,塑造了人民信仰,培育了人民信心;人民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都是人民书写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正是紧紧依靠人民推进革命、建设和改革,在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才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2](P158)人民利益离不开人伦日用,人民的需求和期待即是人民利益最直接、最真实的反映。人民的需求和呼声反映了关涉人民现实利益的突出问题,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具体价值内容;人民的向往和期待显明了人民对未来利益的关切和憧憬,是推进各项工作的鲜明价值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工作和决策必须识民情、接地气,以人民利益为重、以人民期盼为念,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心关心群众疾苦。”[14]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是一个历史的奋斗过程。我们必须时刻倾听人民的呼声,了解并掌握人民的具体需求,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不断发展;必须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人民的期待为发展的价值导向,做到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人民不仅是历史的“剧中人”和“剧作者”,也是历史的终极评判者。一切功绩都必须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的检验。实践的检验即生产力的客观评判,人民的检验则是人民的价值评判,实践的检验和人民的检验二者辩证统一于历史的检验。以人民满意为价值评价方式,就是坚持生产力的客观评判尺度和人民的价值评价尺度的辩证统一,在发展生产力、积累社会财富的同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生产力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的全面发展规约和导引生产力发展,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民的共同富裕。人民满意的价值标准要求“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12](P15)。人民满意价值标准的落实,“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得到了保障”[12](P7)。坚持人民满意的价值标准,要求我们党多干让人民满意的实事、促进发展以给人民带来更多获得感,追求人民的好口碑;敬畏人民,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对照人民满意的标准开展作风建设。

人民立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价值立场,不仅决定“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等一系列根本问题的解答,亦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标志。人民立场构成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价值实现基点,贯穿于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价值实现全过程。离开人民立场,以人民为中心则无从谈起。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坚持人民立场,一是要求我们党有清醒的自我认识。“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15](P367)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领导干部要做好人民的勤务员,时刻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要虚心拜人民为师,向人民群众学习,在历史性的考验中向人民交出优秀的答卷。二是要求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强化党性修养,坚持人民品性,保持人民情怀,做人民的主心骨、时代先锋和民族脊梁。党性即人民性,坚持人民立场就是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一致和辩证统一,时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三是要求我们党始终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发展思路和制定发展举措,以实现人民福祉为政绩,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二、以人民为中心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各个方面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核心,其内部各有机组织方面都充分彰显着我们党置身人民立场,坚持人民至上和依靠人民力量的价值逻辑,都指向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奋斗目标。

(一)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

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价值贯穿中国梦始终,突出体现了中国梦的人民主体性这一根本特征。

第一,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和个人梦的统一。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就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三者目标的统一,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和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人民对根本利益的追求,决定和推动着历史的发展。人民的根本利益源自无数人民群众个体的根本利益。在社会主义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利益根本统一,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正是无数个体根本利益的动态有机汇集和统一,个人的根本利益亦是国家、民族根本利益的单个表达。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人民只有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进程中,才能逐步实现个体的自由与全面发展。

第二,中国梦是人民筑梦、逐梦和圆梦的统一。习近平强调:“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必须同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功。”[10](P30)人民的美好生活不是镜中花或水中月,而是各个历史时期人民现实利益诉求的表达,有着丰富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内容。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在伟大精神的浸润下始终不懈追求和实现心中的梦想。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带领人民坚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真抓实干,攻坚克难,紧紧依靠人民创造美好生活。

第三,中国梦是中国人民的梦与世界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的统一。中国人民的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和共赢的梦,不仅是人类梦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与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紧密相通。人类美好梦想的实现,决不能允许个别或一些国家为了实现本国的“美好梦想”而损害甚至践踏他国利益。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放眼整个宇宙或置身历史洪流,可以发现,根本上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其他国家的支持与帮助,各国人民为了追求幸福的梦,亦可搭上中国发展的“顺风车”,实现与中国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价值基础是以人民为中心

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在社会领域,作为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往往通过具体的社会矛盾折射出来,表现为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具体问题。在这些具体的社会矛盾中,社会主要矛盾居于主导地位。社会主要矛盾具有具体性、历史性和发展性特征,它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往往具有不同的内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P11)。这一判断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全过程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

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识别社会主要矛盾。认清社会主要矛盾不能靠猜想,只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社会现实中发现。我们党正是在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视域下审视社会主要矛盾,才能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维度,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的重大政治论断。

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表述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16](P55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均显著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要”的层级更高、内容更加丰富。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变的是人民这一价值主体,变的是人民这一价值主体的需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定位从根本上回应了人民的呼声,反映了我们党始终将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奋斗目标的价值追求。

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是造成“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能满足的关键原因。因此,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团结带领全体人民实现各区域、各领域、各方面的充分发展和均衡发展,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造福全体人民。

(三)新发展理念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如何发展不仅是一个经济学问题,而且是一个价值选择问题。一方面,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另一方面,发展必须是合目的的发展,“发展为了人民,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12](P11)。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指导科学发展的同时,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明确了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坚守的价值原则,解决了发展依靠什么人、为什么人的根本问题,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创新是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人民群众则是“牵绳人”。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创新发展,要求我们党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激发人民群众的创新动力,满足人民群众的创新需求。

促进协调发展,一是要促进社会层面的协调发展,逐步消除区域、行业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二是要推动个体层面的协调发展,通过优化外部社会条件和提高个体精神境界,不断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绿色发展即推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提供优良生态环境。开放发展指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引导人民群众积极利用全球优质资源,提高国家的发展能力和自身的发展水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创新、协调、绿色、开放的发展理念重点破解如何发展的问题,共享发展理念则重在解决发展成果由谁享有的根本问题。共享发展即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建共享改革发展的全部成果,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坚持共享发展,要求我们党既要带领人民创造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又要注重通过解决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让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

(四)“五位一体”是谋取人民幸福的总体布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新时代的宏伟蓝图,是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价值要求,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

经济建设是谋人民幸福的物质财富。“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管子·治国》)发展经济的直接目的是做大做好物质财富的“蛋糕”,根本目的是让全体人民共享量多质优的“蛋糕”,以实现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政治建设是谋人民幸福的制度保障,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道路,在国家最根本的政治规则安排中,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核心。文化建设是谋人民幸福的精神财富。人民的幸福生活,不仅涉及温饱的“口袋”,而且关乎所思所想的“脑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优秀的文艺作品坚定人民信仰,陶冶人民情操。社会建设是谋人民幸福的最直接、最现实的保障。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最直接最现实地呈现在教育、医疗、就业等利益问题之中,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生态文明建设是谋人民幸福的优美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即推进绿色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实现人与自然的长久和谐共生与发展。

(五)“四个全面”是实现人民期盼的战略布局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每一个“全面”都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逻辑。这一价值逻辑的起点是人民群众的期盼,逻辑展开的根本力量源自人民群众,逻辑发展的指向是把人民的期盼变为现实。

习近平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一个‘数字游戏’或‘速度游戏’,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目标。”[12](P18)根本目的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要求是改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人民和实现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主要措施是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目标实现的主要标准是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满意。

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突破性、先导性的关键环节,全面深化改革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前途命运。“人民在期待着我们,历史在期待着我们,世界在期待着我们。”[17]全面深化改革缘起于人民的期待,人民有所呼有所盼,改革有所应有所抓;依靠人民的力量实现期待,有人民支持和参与的改革方能无往而不胜。“任何一种东西,必须能够使人民群众得到真实的利益,才是好东西。”[5](P864-865)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围绕人民群众期待解决的实实在在的问题和期待实现的实实在在的利益,让人民群众看到、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关系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战略。全面依法治国即坚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积极主动投身依法治国实践,充分彰显法治的人民意志,落实法治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的价值追求。

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把党建设成为人民衷心拥护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民心向背事关党的生死存亡。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三、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核心重在落实

当前,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让全体人民在改革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需要我们党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核心,带领人民锲而不舍地付出艰辛努力。

(一)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价值理论的落实有赖于社会制度的保障,以人民为中心价值核心的实现需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一是坚持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生产关系的基本前提,亦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核心的物质保证和客观要求。占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保障全体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构成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是决定社会发展的中心是人民而不是其他少数群体的根本物质力量。一旦改变旨在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基本经济制度,定会动摇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无法兑现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只有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和不断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才能保证人民在平等的经济关系基础上构建出和谐的经济利益关系,从而有效破解制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各种因素,不断促进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二是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我国实行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核心在国家性质上的体现,由人民民主和人民专政两个方面构成。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不仅要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发展更加广泛、充分、健全的人民民主,而且要用人民专政来保障人民政权。

三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核心在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上的最佳实现形式。人民代表大会与西方国家的议会有着本质区别,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也不同于西方议会的议员。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来自人民、植根人民,能够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回应人民的呼声与期盼,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

(二)把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核心贯穿到改革发展的方方面面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我们党带领群众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光说不做或浅尝辄止,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核心只能流于空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10](P214)改革发展需要坚持目的论与手段论的辩证统一,改革发展是目的,也是手段,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推动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

我们要始终坚持改革发展的人民中心价值取向,用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标尺指引改革发展的前行方向,衡量改革发展工作的成败得失和修正改革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在政治领域,改革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不断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在经济领域,要坚持用以人民中心的价值核心导引党的基本路线,实现改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建共享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与根本价值导向。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主要是指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要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18]。在文化领域,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扎根人民开展文艺创作。文艺绝不能当市场的奴隶。我们在利用各种力量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同时,要确保文艺决不能变成资本疯狂逐利的工具。在民生领域,要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在坚持教育、医疗、住房和就业等各个领域特定发展规律的同时,要不断强化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特性,强化教育和医疗事业的公益性,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断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要着力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实现环境保护与生产发展两者之间的同向而行和相互促进,既要让人民享有物质财富的“金山银山”,也要让人民拥有生态环境的“绿水青山”。

(三)党员干部做好践行以人民为中心价值核心的表率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价值,需要榜样引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在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名词,而是由一个个具体党员组成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肩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必然历史地落实在每一位党员干部的具体实践之中。每位党员干部都是为人民服务的窗口,人民群众则是这窗口服务质量的最高评判人。人心向背决定政党的前途命运。人心即是民心,获得人民的衷心拥护是我们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价值核心的必然追求。获取民心不是一蹴而就的,民心所向亦不是永恒不变。民心由无数人民群众的单个民意汇集而成,而单个民意如何则取决于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的具体实践。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部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史,正是无数党员干部初心不改,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浴血奋斗的伟大历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入新时代。面对新时代的新挑战和新要求,党员干部必须坚持做好践行以人民为中心价值核心的表率,始终做人民的好干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15](P412)好干部标准中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核心,“坚定信念”是党员干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价值核心的思想前提,“为民服务”要求党员干部做人民公仆,“勤政务实”要求党员干部创造出经得起人民检验的实绩,“敢于担当”要求党员干部勇于为人民担当作为、干事创业,“清正廉洁”则要求党员干部权为民所有、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言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做人民好干部的必然价值前提,全心全意做人民好干部的过程亦是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核心落到实处的过程。

猜你喜欢
中心价值群众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多让群众咧嘴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北上广操心“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