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志方
(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贫困和反贫困一直都是我国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我国经过长期的反贫困减贫工作实践,使数亿中国人甩掉了贫困帽子,扶贫工作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就。但是,扶贫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剩下的都是难以攻克和解决的问题,即农村贫困地区的教育短板。知识改变命运,贫困的人生需要教育的介入,完善贫困地区的教育扶贫机制具有时代发展的必要性,国家已经开始高度重视教育扶贫,并采取了一系列推动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切实举措,通过教育扶贫更好地助力精准扶贫工作的有效推进。扶贫先扶智决定了教育扶贫的基础性地位,治贫先治愚决定了教育扶贫的先导性功能,脱贫防返贫决定了教育扶贫的根本性作用。而教育扶贫多元主体合作治理是参与式治理视角和人力资本理论支撑下教育扶贫新机制的初步设想。
目前,相关学者从不同视角对教育扶贫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为推进教育扶贫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新思路。杨能良等[1]指出了政府加大对教育领域的投入对于减贫脱贫有重要作用,强化了教育扶贫的扶教育之贫的内涵。何家理等[2]强调了教育对减贫脱贫的重要意义。程华东等[3]明确提出了四螺旋的教育扶贫模式,为高校有效参与农村教育扶贫工作创新了思路。现阶段的相关研究,一方面侧重于对教育扶贫的理论与内涵进行研究,另一方面侧重于对教育扶贫的功能及对扶贫工作的重要意义进行研究。同时,部分学者将关注点放在教育扶贫的具体模式上,但在具体的问题解决和实际运作中却都单独将政府作为主导一方来进行。本文试图从精准扶贫视角展开分析,重点强调政府在教育扶贫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及各相关主体的作用,与前人的研究侧重点略有不同。
教育扶贫概念最早由林乘东[4]提出,他认为教育具有反贫的功能,教育扶贫可以切断贫困的恶性循环链,因此,应把教育扶贫纳入扶贫的资源配置中,实现教育资源的多元化,使公共教育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而后学者在这个基础上不断丰富教育扶贫的内涵。简单来说,教育扶贫主要包括两层涵义:一是扶教育之贫,即通过政策倾斜、资金补贴等手段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的投入,改变贫困地区的教育贫困现状,提高贫困地区的教育质量,最终实现贫困地区教育领域减贫脱贫;二是靠教育扶贫,即将教育作为扶贫的一种手段,通过发展教育来改变贫困文化、提升贫困地区人口素质、增加贫困人口劳动技能等,最终实现农村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2.2.1 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是减少贫困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教育传授知识和生产技能,使其内化为一种人力资本。西奥多·舒尔茨在其演说“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中提出经济的发展取决于人的质量,而不是自然资源的丰瘠或资本存量的多寡。贫困地区之所以落后,不在于物质资源的匮乏,而在于人力资本的缺乏。加强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人力资本的形成、经济结构的转变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5]。
2.2.2 参与式治理理论。“参与”理念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被引入中国,之后随着国际合作项目的推动,在中国农村发展的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深刻影响到中国扶贫政策的决策与实践。李小云[6]最早将参与思想引入到扶贫治理中,指出参与式作为一种全新的扶贫方式,赋予了贫困群体平等的机会,通过政策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帮助,提高贫困群体的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其自我觉醒、自我管理及自我发展,从根本上摆脱贫困。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贫困地区落后的原因是人力资本的缺乏而不是物质资源的匮乏,通过发展教育来储备人力资本,可以有效解决贫困地区的落后现状。现依据这一理论对农村教育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
首先,教育资金短缺。我国虽然从政策上对农村教育给予了明显的倾斜,政府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对教育发展加大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力度。但是,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客观存在,使得农村的教育经费依然显得相当拮据。其次,教师资源不足。由于农村基础生活设施和自然地理条件相对薄弱,再加上现有教育反哺农村理念的缺失,导致农村学校很难引进优质的教师资源。此外,现行教师编制标准带来的激励不足及晋职困难等问题,导致原有教师不断流失。再次,教学设备的浪费。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异地搬迁扶贫工程的推行,农村学生人数骤减,县城学生人数骤增,很多农村学校被迫采取撤点并校的措施,导致县城的原有教学资源(如宿舍、教室及教学设备等)无法满足随迁学生的实际需要,同时被兼并的学校的教学资源的空闲造成了严重浪费。最后,劳动力资源的浪费。无论是撤点并校还是异地搬迁,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校舍供不应求,导致很多家长不得已租房陪读,在增加家庭经济负担的同时造成了劳动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首先,政府力量略显疲软。乡村政府有限的财政配套资金使其没有多余的资金注入学校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中来;乡村政府有限的人力加上繁杂的政务导致在政策执行和服务群众时呈现有心无力的状态;乡村干部高龄化和低文化组织机构的特点,使其在扶贫观念和组织活动方面显得比较涣散。其次,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一方面,缺乏必要的利益联结机制,企业本身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教育扶贫作为高投入、低回报且周期长的投资项目很难吸引企业的参与;另一方面,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由于没有相关的优惠政策和奖励措施,导致企业没有参与扶贫的意愿。此外,由于政府对扶贫资金项目的审批、拨付等程序较为繁琐,使部分企业直接越过政府环节采取定点扶持的方式,造成教育扶贫碎片化。最后,贫困个体的主体意识薄弱。一方面表现为贫困户落后的教育观念。文化水平和所处环境的限制使得很多贫困户没有充分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再加上近年来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和部分家庭因为上学负债致贫现象的存在,导致“读书无用”的观点在农村地区弥留,造成贫困的代际相传。另一方面表现为贫困户的重度依赖思想。固化的贫困逻辑致使部分贫困户认为国家的扶贫就是给钱给物,养成争当贫困户不愿脱贫的不良风气。
首先,信息公开机制不健全,导致部分建档立卡的贫困学生没有及时了解到教育扶贫的资助政策,错失了相应的资助。其次,重指标轻实效。由于乡村政务繁多,评估时往往出现止于表面的匆忙应付,而数据的真实性和可持续性方面有待考量。再次,缺乏明确的奖惩措施,导致部分干部对教育扶贫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最后,考核方式单一性。大多采用上级对下级的定期检查及同级间交叉检查的形式,容易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和互相包庇的不良现象。
参与式理论认为,公众参与作为一种全新的扶贫方式,通过国家政策与社会公众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提高贫困个体自主脱贫的能力。现依据这一理论提出农村教育扶贫的发展路径。
保证充足的教育资源是教育扶贫开展的前提和基础。首先,拓宽教育扶贫的融资渠道。政府可将财政的直接补贴转化为政策贴息的方式,引导当地龙头企业、民营企业和社会组织投资教育扶贫领域,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其次,保障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合理安置被兼并学校的教学资源,扩大县城学校的建设规模,保障异地搬迁户子女的教学条件。最后,稳定农村的教师队伍,对有意愿回乡村发展的大学生,尤其是师范类学生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为农村教师队伍注入活力。同时,通过培训和提高工资等方式稳固原有优秀的教师资源。
集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是教育扶贫精准化的转变方向。
4.2.1 政府方面。政府要落实国家的扶贫政策和地方制订的配套资助对策,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优化教育扶贫资金项目从审批到拨付再到验收的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地激发企业、高校和个人等共同参与到教育扶贫中来。一方面,政府要制定相应扶贫项目的投资政策,引领知名企业和当地龙头企业积极参与捐资助学和建设学校基础设施,并给予这些企业信贷优先支持和政府财政贴息免息等优惠政策,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利益联结机制;另一方面,政府应当拓宽高校参与教育扶贫的渠道,依靠高校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教育经验,使高校的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此外,政府应加大教育扶贫政策的宣传力度,强化教育对于脱贫的重要作用,调动农村贫困人口自主脱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2.2 企业方面。企业应响应国家扶贫政策号召,抓住扶贫项目的优惠政策来积极主动地承担社会责任。通过优化定点扶持、建立工业园产业基地和吸纳就业等形式助力教育扶贫。
4.2.3 高校方面。高校根据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加强产学研协作的转化率,带动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高校还可以依据当地的实地情况,制定对农村贫困地区考生的倾斜政策,采取定向培养等形式使人才更好地反哺农村。同时,当地高校可以依托自身科研实力,重点对当地的农村教育扶贫进行实地调研和深入分析,从而提出更具针对性的教育扶贫帮扶措施。
4.2.4 贫困户方面。贫困户应逐渐转变落后的教育观念,认识到教育对于个人发展乃至家庭发展的促进作用。同时,积极参加当地政府组织的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努力掌握好生产生活技术,提高自主脱贫致富的能力。
科学合理的监督评估体系是确保教育扶贫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首先,健全信息公开机制。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和政府公示栏等及时更新教育扶贫的相关政策、资金拨付、项目进度和评估结果等信息,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的全程监督,做到阳光扶贫。其次,明确教育扶贫的评估指标与实效的衔接。确定主要目标,设置相应考核指标,在确保各项指标完成且达标的基础上,应转向对毕业就业工作收入与稳定性等进行动态跟踪监测。再次,加大教育扶贫在绩效考核中的比重,落实责任追究,突出评估结果的奖惩力度,以业绩来督促教育扶贫政策的落实。最后,充分发挥第三方评估的作用。采用科学严谨的核查方式,消除政府自说自话的现象,保证教育扶贫工作的精准度和实效性。
教育和扶贫本来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概念,教育扶贫将两者连接在了一起,教育成为扶贫开发的一种重要手段,而扶贫则是对教育反贫困功能的一种肯定。教育扶贫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对精准脱贫攻坚更是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取得了令人欣喜的佳绩。但是,目前农村地区的教育短板问题依然较为明显,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整体扶贫的实效和返贫现象的产生。因此,应强调教育扶贫在整个扶贫工作中的关键性作用,突出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与其他扶贫方式进行有效衔接,激发企业、社会组织和贫困个体的共同参与,营造全民扶贫的和谐氛围,改变农村地区贫困落后的现状,更好地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