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逆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近年来,乡村旅游在我国发展迅速。据国家旅游局的最新统计数据表明,我国乡村旅游的年接待游客人数已达3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400亿元,占全国出游总量的近1/3。目前,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已达359家,遍布内地的31个省、区、市,覆盖了农业的各种业态。每年的3个黄金周,全国城市居民出游选择乡村旅游的比例约占70%,每个黄金周形成大约6000万人次的乡村旅游市场,乡村旅游已成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1]。由此不难看出,旅游部门已经把乡村旅游看作新的发展契机,农业部门也将其视作发展农村经济、实现脱贫的重要途径。大量城市旅游者涌入乡村,大批旅游开发资金的投入,势必会造成农村环境的污染和过度开发,在自然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和农民生活等方面造成负面影响。为缓解这一矛盾,更好地发展乡村旅游,坚持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十分必要。
可持续发展是由挪威前首相布兰特夫人提出的,她认为可持续发展是在满足当代人发展的前提下不要剥夺后代人的发展机会。可持续发展需要让更多处于贫困状态的人摆脱贫穷,要在环境、社会文化可承受的范围内寻求发展,发展的最终目的不仅要满足当前的需要,而且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因此,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是在满足现今旅游者与乡村居民的各种需求的同时,保持后续发展的空间与机会。其实质是要求旅游业与自然、环境、社会、文化及人类的生存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协调和平衡彼此间的关系,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相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旅游,应当是一种生态合理、经济可行、社会适宜的旅游活动,是一种高效低耗、无公害的旅游活动,要改变传统的发展观念,杜绝短期行为,是实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2]。
对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来说,要求在内容上强调既要满足当代游客和旅游开发的需要,又不能危害后代人利益;要提高旅游者和乡村居民的旅游质量;维护乡村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并与周边区域和谐共处、资源共享。在开发广度上,要协调乡村“独特性”与旅游开发、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注重乡村资源与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3]。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内容涉及经济可持续性、生态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文化可持续性4个方面。
生态可持续性,是指在乡村旅游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自然环境,保护生态系统功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的馈赠。而旅游开发和城市人口的涌入势必会对乡村旅游资源造成一定的破坏,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人为活动的污染成为影响乡村生态环境的直接因素。全面考虑乡村旅游资源的固有特色、旅游容量、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性,有利于保持乡村自然生态平衡,开展多样化的乡村旅游活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观念不仅适用于外来旅游者和旅游开发商,也适用于当地居民:如果只关注眼前利益就做出“开山卖树”的行为,也会对当地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因此,乡村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还有赖于面向乡村居民和广大游客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这样在旅游开发和旅游活动开展过程中能保证自然生态平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开发美丽乡村,实现塑造美丽中国的美好愿景。
经济可持续性,意为在保证经济稳定增长、提高人民收入的同时,用经济手段管理资源和配置环境,而非以往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代价的方式,只追求眼前利益,不考虑子孙后代的发展需求[4]。
当现代人厌倦了车水马龙、钢筋混凝土的城市生活和高效率快节奏的工作氛围,追求一种“闲云野鹤”回归自然的生活诉求变得尤为珍贵。乡村的青山绿水、原始生态环境和慢节奏的生活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旅游资源。越来越多的城市游客涌入乡村,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加快了乡村的城市化进程。大量资金的涌入,让人们看到了这是一个“有利可图”的行业,于是“旅游脱贫”被看作是改变落后的唯一“灵丹妙药”。盲目推崇乡村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从而忽略了乡村经济的健康发展。要实现乡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就必须依托各行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发展,相互带动、协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可持续性,是指在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的同时保证资源与收入的公平分配。社会公平是发展的内在要素,也是长期满足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5]。旅游开发毕竟应该是一个持续发挥效益的过程,乡村旅游开发以转变观念为先导,以乡村居民参与为基础,转换主客位观念,保证当地居民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一方面,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旅游收益分配制度,优先保证当地居民的应得利益。乡村是当地居民赖以生存的环境,乡村旅游开发和当地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只有让当地居民从旅游发展中直接获利,使子孙后代能够持续享受旅游开发的机会和旅游发展的成果,才能激发原住民传承保护乡村环境的意识和动力。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乡村文化教育,提高当地居民的文化素养,树立正确的公平观念,实现城市和乡村的资源平等分配,最终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的核心所在,也是乡村旅游的灵魂和持久生命力[6]。乡村文化所具有的独特地域特色与民族特色,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旅游资源。离开了哺育乡村文化成长的土壤,其就会失去赖以生长的根,乡村文化的展示就会失去原有的特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应与乡村地区的景观和其他物质文化一起共同开发,将文化融入经济发展、社会发展需求中。因此,在乡村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应尊重并保护当地文化的多样性,立足长远永续发展,以保持乡村旅游目的地的长久魅力,让保护乡村文化能与市场开发相结合,实现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旅游者、旅游管理者与旅游经营者和当地政府的通力协作,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与义务。
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的消费行为对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影响重大,具体表现在:第一,以探访的目的尊重乡村文化,旅游者的活动要在当地文化认可和不影响当地居民正常生活范围内进行;第二,乡村旅游的资源既是“金山银山”也是“绿水青山”,一旦破坏将很难恢复,旅游者要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观念,做文明游客,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7]。
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旅游管理者与经营者应尽量避免资源的浪费,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并及时以恰当的方式对旅游者进行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教育,在经营过程中始终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并承担起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义务。具体表现为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要体现特色化和网络数字化。乡村旅游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家乐”,应更多地体现在乡村景区的特色化和接待产品的特色化上,同时要融入网络数字化产品,成为新的旅游亮点。
基于乡村的特点,政府在培训、资金支持、统一品牌和联合营销等方面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政府对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和服务的规范化管理。乡镇政府通过加强对乡村旅游的规划,实施乡村旅游或农家乐的星级评定标准等制度,能规范乡村旅游向越来越健康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是乡镇政府能有效整合单个“作坊式”的经营个体,实现统一品牌、统一营销,确保资源的有效、可持续利用。
建立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不仅能促进乡村旅游向健康、稳定、繁荣与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而且能实现乡村旅游的规范化、生态化与和谐化发展,进而对农村经济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1]徐茜,诸丹.成都导游精解——休闲之都[M].2016版.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2]夏林根.乡村旅游慨沦[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
[3]朱伟著.乡村旅游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4]许凌.旅游概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
[5]明庆忠.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新理念与运行的系统模式[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58-62.
[6]李星群.乡村旅游经营实体创业影响因素研究[J].旅游学刊,2008(1):19-25.
[7]郑文俊.可持续乡村旅游的基本特征及其实现途径[J].生态经济,2007(9):127-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