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金强 舒玉玲
从基于顶层设计的理念思考,教师要有针对学生写作现状和试题要求培养学生理解分析材料并能拓展思维的策略选择的意识的理念和高度,这样才能使写作拓展思维的策略更具体化、常态化和持续性。从学生认知心理学角度讲,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适当氛围,鼓励学生主动质疑并寻求解决策略,使学生在自由探究的氛围里学习,渗透对思维拓展解决策略的建立与使用。立足核心素养的教育要求,设计并开展基于思维拓展策略的学习,围绕真实情境中思维拓展策略展开探索,让学生围绕真实情境中的思维拓展策略主动学习,并思考和解决情境中的思维拓展的解决策略。就教育教学的模式方法上讲,我们可以采用问题教学策略,按照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活动探究分析解决——讨论反馈问题分析解决路径策略——反思深化问题解决策略的程序进行教学,这样教学可以实现以问题提出为教学起点,以问题解决策略为探究学习主线,以问题解决策略为课堂的“终结”,真正构建从问题提出出发、引导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归纳反思、发现新问题,再探究新问题的解决策略的开放式教学模式。以开放性、问题化、自由探究的教学模式培养、强化学生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在此,我们采取提纲式论述,这样也有利于同行们发挥教学的创造性,围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策略意识为目标设计自己的教学。
策略一:针对思辨类的话题或论题,选取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策略。让问题引领思考,在思考中建立问题解决的策略意识。如《中学语文教学》的教学案例:作文教学“五问法”策略教学。作文“有路”与“无路”的作文教学中,分五个问题供学生讨论:①有路就一定好吗?②无路就一定不好吗?③“有路”中是否含有“无路”?④“无路”中是否含有“有路”?⑤“有路”“无路”如何转化?
明晰策略:通过五个有序的问题,一步步把问题思考清楚,第①和②问是一个辨伪识真的过程,第③和④问是对立事物的内部关系问题,第⑤问是两者能否相互转化的关系问题。解决了这五个问题,就能很好的理解思辨性问题的实质,并层次清晰地内化框架,使写作在运用思辨中顺利进行下去。
策略二:针对故事类文章,创设情境进行问题式建模写作教学指导策略。结合具体的情境,在应用语言表达知识解决故事类写作问题,培养学生的故事类写作问题的解决意识。如:以“爱”为话题写故事,可以结合所学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叙事结构为典例,把握住进行问题设计,得出写作模式。做到以下几个问题:①《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结构是什么?②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愿望是什么?(温饱、亲情)③卖火柴的小女孩实现愿望的障碍是什么?(贫穷、孤独)④卖火柴的小女孩用什么行动方式实现了愿望?(划亮火柴,以幻觉克服障碍,满足愿望)
明晰策略:问题①解决了写作的思路结构模式建构问题,问题②和问题③解决了内容的设计与叙写方向问题,问题④是在愿望无法克服障碍下的实现方式,做到了卒章显志,紧扣主题的写作要求。这就做到了说理为神、故事为形的要求,也解决了学生写作故事类文章出现的故事不像故事、主旨含混、冗长芜杂的问题。教学更达到了故事类写作教学的概念图解要领、故事内核、故事模式的建构要求。从而真正的解决学生写作难的现实问题。
策略三:针对抒情类散文,把细节问题引入课堂的写作教学策略。在抒情类散文的写作教学中,老师可以让学生在的合理迁移中激活学生的体验,接受细节美的熏陶,并根据抒情类散文的题材特点和情感要求,找到与生活的关联设问,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结合细节描写特点,寻找自己抒情类散文的最佳写作路径。如高秀梅老师的《情到深处笔自华——谈抒情散文的写作指导》。学生根据《项脊轩志》结尾“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写下的对爷爷的怀念之语。“他不在说话,不再吧嗒他的小茶壶,不再在梧桐树下搭建我的秋千,不再在梧桐树下和我一决胜负。我哭了,他走了,永远不再回来。……”
教师在引导学生抒情类散文的写作时,要注意几个问题的突破:①赏析课文中经典的抒情类散文的细节描写语段美在哪里?②学生找到的感受生活的触发点是什么?③与之相关联的活场景是什么?④用怎样的细节描写表达出来?
明晰策略:问题①解决了写作抒情类散文段落结构模式,让学生在赏析语言时建立自己的习作语言的范式,并引发学生在情感上的感同身受。问题②让感同身受的内容与自己生活的情感联系起来的桥梁。问题③让学生浮想起自己的生活画面。问题④让学生做到场景通过外化的细节语言展现出来。四个问题引导学生做到“结构建模——情感选择——场景显现——细节刻画”最终实现了抒情类散文细节描写的范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