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飞飞
(亳州学院教育系,安徽亳州236800)
高校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一份子,在汲取社会养分的同时也承担着服务社会发展的责任与义务。近年来,国内关于高校服务社会发展的研究不断增多,其中不乏高校与中小学的“校校合作”以及高校与幼儿园的“园校合作”。关于“园校合作”的概念,虽然目前没有较为统一的说法,但大致是指高校与幼儿园双方“在平等的基础上,遵循一定的原则,依托各自特有的资源优势共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工作,以满足教师教育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1]客观来说,高校与幼儿园的合作有助于资源共享和双方的共同进步。目前,我国幼儿园普遍存在着发展不均衡、专业性欠缺、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作为扶持幼儿园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高校以其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优势为幼儿园的发展做出了有益的贡献,高校也在此过程中获得了自身的成长。但是,双方的合作仍然存在着诸如合作双方地位不平等、合作流于形式、合作无法达到有效融合甚至合作破产等问题。
地位平等是社会交往中保障双方合作得以顺利实现的基本条件。然而,在现有的“园校合作”中,较为凸出的一个问题则恰是双方的地位不平等。有学者就直接指出,“大学的权威,是一种合法化的权力,是大学这种特殊社会组织具有的特性,大学的权威内存于大学组织。”[2]由于被赋予了崇高的社会地位,高校往往在与幼儿园的合作中自带“引领者”光环,对双方合作的内容及进展方向常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幼儿园一方则容易处于被动地位,合作时或是表现出坐、等、靠的依赖心理,或是对高校的建议盲目听从、生搬硬套。这种状态使得双方缺乏真正的合作,因为它“违背了伙伴之间平等共商、合作共建的本质。”[3]
高校与幼儿园的合作流于形式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合作的形式单一。总的来说,在双方的合作中,集体性的活动较多,个别性的活动则相应偏少,“大帮哄”情况突出。“园校合作的组织方式主要以集体组织为主,如高校教师去幼儿园指导学生、担任评委(听课评课)占到38.5%,讲座占到30.8%,座谈会议等占到20%,其他形式较少。”[4]其次,合作中高校一方的中老年人员、高职称人员较多,青年人员、低职称人员较少。有研究在调查某市高校与幼儿园合作现状时发现,“作为高校专业梯队中重要组成部分的青年教师,却很少‘下园’。[5]最后,合作临时、缺乏固定。高校与幼儿园的合作往往缺乏长期系统的规划,合作大多具有较强的临时性,这就使得双方的参与积极性和合作的效果缺乏保障。
高校与幼儿园的合作无法达到有效融合是合作双方地位不平等、合作流于形式的必然表现。“许多学者指出大学和中小学的文化有差异,大学的文化以探究和反思为主导,而学校的文化则以行动为主导。”[6]而高校与幼儿园的差异也是如此,双方各有其优势和短板:一方面,高校倾向于关注较为高远超前的理论知识,并擅于把知识作去实践化的思考,进而把其推向理论化的高度以指导实践,对幼儿园一线的实践经验关注较少;另一方面,幼儿园则倾向于关注能迅速有助实践能力提升、短平快的知识,对有关幼教的理论知识关注较少。这就容易使双方在合作时出现“各说各话”的现象。如若双方各自囿于自己的一方天地与对方进行表面化的合作,必然不会达成有效的合作效果。
实际上,高校与幼儿园之所以在合作的过程中出现以上问题,除了与双方的工作性质、价值观念以及在工作重心上的关注点不同有关,还与双方在合作中所扮演的角色有重要的关系。角色是社会学角色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角色论认为,一个单个的身份可能具有许多相关的角色,个体或群体的行为与其所扮演的角色紧密相关,不同的角色定位会使得个体或群体做出不同的行为。就高校一方而言,高校不同的角色定位会使其在和幼儿园合作的过程中做出不同的表现。
通常来说,职责与角色同在,不同的职责来自不同的角色,只有尽到职责才能扮演好相应的角色,角色规定职责、职责完善角色。也就是说,高校的角色定位与其承担的职责是分不开的,通常来说,“大学的职责是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无论是研究型大学、教学科研型大学,还是教学型大学,还是高等专科学校、职业技术学院,都担负着这三项基本职能。”[7]也就是说,高校就是人才培养园地、科研开展场所和社会服务提供团体,如果把高校形容为一个个体的话,高校的角色可以定位为以下几类:
教师是培养人才的人,负责从知识、技能以及思想上引导学生,以便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各式各类的人才。作为教师的高校体现了其培养人才的职责。在“园校合作”中,当高校一方以教师的角色存在时,其与幼儿园通常呈现出亦师亦友的关系:一方面,幼儿园的教师是高校负责培养的,在职前教育阶段,他们在母校的引导下从一个一无所知的门外汉逐步迈入学前教育领域,了解了学前教育的概念、特点、目标以及实施途径等知识;入职后,他们与母校的师生关系还会一直保持,而且很可能会到母校接受职后培训以实现自身的不断成长,让自身以不断“充电”的状态应对新形势对工作提出的需要。另一方面,当幼儿园需要在某些方面听取高校的意见建议时,还可以借助本园教职工是高校毕业生的关系让双方建立一种较为亲密的合作关系。但是,无论双方的关系是师还是友,作为教师的高校在合作中都拥有比幼儿园更高的地位。
专家是指在某个领域有专业研究和精深造诣的人。作为专家的高校体现了其科学研究的社会职能。高校所拥有的用于开展科学研究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资源,为其成为专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园校合作”中,高校可以发挥其在某一领域做研究的优势为幼儿园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给予幼儿园以理论引领,帮助幼儿园发掘课题与论文的着眼点,引导其建构科学研究的理论框架,把其自身的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层面。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专家的高校在合作中不可避免地处在比幼儿园更高的位置上。
“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形成于19世纪下半叶的美国高等教育……广义的高校社会服务是指高校作为一个学术组织为社会做出的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所有贡献……狭义的高校社会服务是指,高校在保证正常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活动前提下,依托高校的教学、科研、人才和知识等资源优势,向社会提供直接的、服务性的、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活动。”[8]作为社会服务者的高校体现了其服务社会的职能,同时,社会服务者也是高校非学术性角色的一种体现。作为社会服务者,高校需要利用其自身的知识与科研等优势为社会上需要相应帮助的团体和个人提供智力与资源支持,例如,高校成立的科技服务队或名师辅导团等。在“园校合作”中,无论是开展科研以及教学工作的帮扶活动,还是赠与物品的馈赠活动,或是以促进了解、增进感情为目的的联谊活动,作为社会服务者的高校在与幼儿园合作的过程中都更加注重双方朋友式、对话式关系的营造。也就是说,这里说的“服务”并非是刻意将高校置于迎合幼儿园的状态,而是从高校作为社会一份子、应该致力于社会整体发展的提高以及高校作为合作中的重要一份子、应该致力于双方共同的良好发展、实现双方的互惠互利而言的。在高校作为社会服务者与幼儿园合作时,双方的关系看似是高校“服务”于幼儿园,实际上更是“合作”“互通有无”的“伙伴”关系。因为高校在给幼儿园提供助力的同时,也从幼儿园学到了自身缺乏的东西。这也正是国外高校以“他方为中心”思想的主张,该思想“倡导地方高校‘为国家服务’,为‘所在地区服务’……地方高校与地方社会成为双向共存的伙伴关系。”[9]
“从总体上看,我国地方高校与地方社会之间并未形成良好的互动。地方高校服务社会这一职能,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无论是服务主体、客体,还是服务的体制机制,都存在着诸多问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10]在“园校合作”中,由于被长久地赋予了较高的社会地位,高校常以专家或教师的身份出现,社会服务者的角色易被忽略,近些年来才被逐渐激活。无论是作为专家、还是作为教师,都使得高校或明显或隐藏地带有权威色彩,这也使得其在与幼儿园的关系中常处于权威和领导者的位置,相应地,较少处于作为社会服务者所带有的具有平等色彩的对话式合作伙伴的位置。这就让其在与幼儿园的合作中无法更好地发挥自身的其他作用,影响双方实现有效的沟通与合作。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说,“园校双方”的合作若要更加和谐、有效,就需要高校注意扮演“社会服务者”的角色,与幼儿园建立更为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沟通学认为,平等是社会双方得以实现真正合作的前提。因此,高校一方必须认识到自身角色的多元性,才能在“园校合作”中合理定位自己。
“合作”要求“组织之间的互换,能够体现‘互惠’的原则。”[11]作为“园校合作”中的重要一方,高校占据优势的是有较高的理论视角和宏观指导能力,然而应当看到的是,幼儿园同样具有自身的优势,即幼儿园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最新的教学动态,更是检验理论是否具有实践指导能力的第一阵地。我们知道,理论和实践原本就是互为一体、辩证统一的关系,实践是理论的发源地和检验石,理论是实践的深化和引导。因此,高校应该辩证对待自身的多元角色,综合发挥多元效能,更好地实践所承担的社会职责,在与幼儿园合作的过程中达到互惠共赢的效果。
1.树立“服务”意识,建立“服务”机制
“专家”与“教师”角色是高校的传统角色,高校也确实具备承担以上角色的能力。因此,在“园校合作”中,高校应该充分发挥“专家”与“教师”角色的引领能力,在避免话语霸权的同时树立“服务”意识,助力幼儿园的良好发展。具体来说,就是要在双方合作的过程中,详细了解幼儿园需要帮助的内容,同幼儿园一起建立发展计划,使得高校的帮助真正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为了让合作能长期持续下去,高校一方还应当建立较为完善的“服务”机制,制订可行的活动计划,提供充足的活动资金,保证定期与幼儿园进行互动。例如,在派出参与活动的教师上,要本着合理搭配的原则,给青年教师与低职称教师以机会,不要为了打名气,而只让为数不多的老教师与高职称教师出马。另外,为了激发教师参与“服务”的意识,可以把教师的活动参与数量和质量与师德考评相结合,在职称晋升方面给予参与的教师优先考虑的机会,并利用宣传平台进行报道,从志愿服务的角度激发教师服务社会的正能量。
2.发挥专业特长,找准“服务”基点
在“服务”意识和机制都确立之后,高校还要注意发挥专业特长、找准“服务”途径。也就是说,高校要结合高校自身的优势和幼儿园的特点,为每个合作的幼儿园找到其可持续发展的生长点,在发挥教师专业特长的基础上为幼儿园提供针对性指导。例如,从高校的角度来说,有的高校教师擅长环境创设研究,就可以到需要在环境创设方面提供指导的幼儿园进行帮助;有的高校教师擅长某一活动领域的教学研究,就可以到需要某一活动领域教学指导的幼儿园进行帮助;有的高校教师擅长心理咨询研究,就可以到需要家园沟通指导的幼儿园进行帮助。再如,从幼儿园的角度来说,有的幼儿园教师整体水平较高,高校在对其开展指导的过程中就可以多加入理论分析的部分,帮助教师总结实践经验,提升理论水平;有的幼儿园教师整体素质、水平一般,高校在对其开展指导的过程中就应该采取动态的实践指导模式,通过典型案例、经验、教师现身说法等办法让教师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提升工作能力。总之,高校不能采取“一刀切”的办法,不顾本校教师擅长的领域与幼儿园教师的实际需要,对所有的幼儿园采取统一的指导模式。
3.激发内在需求,做到“授之以渔”
作为培养未来幼儿园教师的一方,高校在对幼儿园进行指导的时候要避免使幼儿园出现坐、等、靠等被动思想,而应注意激发幼儿园的内在生长需求,通俗地说就是要做到“授之以渔”,让幼儿园自我发现、自我反思,总结问题解决的规律,进而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也是实践教师教育一体化精神的需要。教师教育一体化要求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建立教师专业成长的完整教育体系。“一体化的教师教育包括三层含义:一是职前培养、入职教育、职后提高的一体化,即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一体化;二是中小幼教师教育一体化;三是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的一体化,即师范大学与中小学的伙伴关系。”[12]具体说来,就是让幼儿园针对自身存在的困惑发动教师集体智慧先行思考可能的解决办法并验证其可行性,高校要做的就是在适当时机给予提示,起到支架的作用,帮助幼儿园从中体会成长的快乐,进而把这种快乐带入下一次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去,形成良性循环。
1.树立相互学习意识,注意总结和反思
良好的“园校合作”的进行势必要有可持续发展的策略,这也是避免双方在合作中搞形式主义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合作中树立相互学习的意识,并在双方长期合作的过程中注意总结与反思对于高校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高校不要把与幼儿园的合作看作一次性合作,每次互通有无之后,高校都要注意把本次合作的经过以及出现的问题和改进的方法及时记录下来,建立与幼儿园合作的动态档案,不断发现、不断进步,保留精华、剔除糟粕,把双方在合作过程中最经典的经验保留下来,为后续的合作提供经验和助力,也为高校不断积累“园校合作”方面的研究收集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也就是说,高校应该把双方的合作看作是一个既能让高校帮助幼儿园成为“研究型实践者”,也能让幼儿园帮助高校成为“实践型研究者”的过程。
2.拓宽合作路径,寻求双向发展
作为合作互助的伙伴,高校与幼儿园合作的过程中,应该不断致力于合作路径的拓展,并从中寻求双方的共同发展。除了传统的教学、科研领域,高校还可以从环境创设、家园沟通、政策解读等多个方面与幼儿园组建学习共同体,向幼儿园学习有益经验,寻求自身成长点。对于做得好的幼儿园,高校应该把其优秀经验进行升华提炼,建构理论框架以提高其普及率,进而发展自身的科研实力;对于尚有提升空间的幼儿园,高校可以发挥自身智慧设身处地地与幼儿园一起探寻改善的方法,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处理此类问题的能力。另外,不少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都建设有校内实训室,高校可以定期向幼儿园开放使用,实现资源共享,同时也可以向幼儿园请教实训室建设方面的不足,完善实训室建设工作。
3.深入实践教学,拓展实践经验
缺乏幼儿园实际工作经验,主要在意识形态层面开展幼儿园的相关研究是高校在“园校合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也是高校做出的研究成果常常和幼儿园实际相脱离,进而只被幼儿园当作束之高阁的高深理论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和幼儿园互通有无的过程中,高校要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注意汲取幼儿园实在的工作经验,为理论的发展不断注入新鲜的实践力量,真正达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修正理论、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的目的。这就要求高校把幼儿园当作平等互助的合作伙伴,请幼儿园帮忙提供让高校教师参与实践的工作机会,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以弥补实践方面的不足,找到理论和实践的联系与区别。“各高等院校的社会美誉度和认可度,很大程度来源于其培育出的学生走入社会和工作岗位后体现的素质和水平;而要培养出高素质、熟技能的学生,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必不可少。”[13]幼儿园的工作是一份实践性很强的工作,教师本身也是一份实践性和示范性很强的职业,如果高校在培养学前师资的过程中,缺乏幼儿园工作的实践经验,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对学生进行授课,也将使学生只会“纸上谈兵”。据调查发现,许多幼儿园教师在入职后都觉得自己在学校里学到的理论知识用处不大,这既与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偏重理论知识的教授、忽视实践经验的传导有很大关系,也与高校教师缺乏实践经验、不会给学生现身说法有很大关系。因此,高校只有在与幼儿园合作的过程中不断深入实践教学、拓展实践经验,才能让自己在对幼儿园师资进行职前培养时有足够的实践经验作为储备。
总之,在“园校合作”的过程中,高校应该认识到自己所处的较为明显的优势地位,并进而有意识地进行改变,在发挥“专家”或“教师”角色的同时,注意发挥在社会服务方面的作用,拓展自己的非学术性角色,在为社会发展贡献自身力量的同时促进自身向着更加多元、社会化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