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世勇 黄海新
(山东省邹城市峄山镇苗庄小学;山东省邹城市峄山镇中心小学)
小学生对游戏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身心特点,将数学知识与游戏进行融合,为学生们创设出游戏情境。这样,才能实现寓教于乐,将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更为有趣、更为鲜活。因此,教师要密切游戏与知识的联系,让游戏情境点亮数学课堂,既要让学生们掌握知识,又要让他们在游戏情境中收获学习的乐趣。
比如,“可能性”这部分对于小学生而言比较抽象,我在开展这部分的教学时,设计了一个游戏来导入新课。首先,我提问学生:“大家都玩过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吗?”这是学生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个小游戏,于是一下子就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接下来,我挑选了几名学生和我一起进行这个游戏。并且,在游戏过程中,我提问学生:“在游戏前,你们能够判断谁能赢吗?”学生们很快回答到:“不能判断,因为不能提前知道对方出什么,所以双方都有赢的可能,结果是不确定的。”最后,我以这个游戏可能的结果入手,引出了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们结合游戏内容理解知识,学习效果也十分理想。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我为学生们创设了游戏情境,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利用学生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游戏,调动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由此可见,游戏和数学并不冲突,教师要善于在游戏中提炼数学知识,并将其有效地融入到数学课堂中,为学生们构建一个富有魅力的数学课堂。
创设问题情境是情境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利用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还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应该深入地了解小学数学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情况,利用开放性、启发性、诱导性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探究。这样,学生们的主体作用才能得到发挥,才能表现出更为积极的学习情绪,他们的学习效率才会更高。
比如,在教学“圆的周长”这部分内容时,需要借助学生对圆基本特征的认识,逐步引导学生理解、掌握、运用圆的周长公式。首先,我出示了一个正方形花坛和一个圆,以此来创设情境,生成问题。我提问学生:“这是什么图形?围着花坛跑一圈,哪个长哪个短呢?”学生回答:“可以计算两个图形的周长,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结果。”接下来,我带领学生们探究圆的周长,提问:运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一个圆的周长是多少?学生们展开交流讨论,并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可以利于一个线绕圆一周,测量线的长度即可得出圆的周长;把圆放在直尺上滚动一周即可得出圆的周长。学生们各抒己见,大多数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其中。然后,我带领学生们动手实践,引导学生画圆、测量、猜想,让他们结合课本内容,得出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我为学生们创设了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们从生活经验出发,进行思考、讨论、猜想、验证,让他们经历了一系列的过程,帮助学生掌握了知识,同时又促进了他们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认知情况入手,创设问题情境,将数学知识形象化,让数学课堂更具活力。
动态的情境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活跃学生的思维,对于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是大有裨益的。利用多媒体技术是创设动态情境的有效方式,能够为小学数学课堂赋予生命。因此,教师要接受现代化的教学技术,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活泼,富有生命力,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比如,“平移和旋转”这部分内容涉及到一些动态运动,学生们需要观察一些物体的运动过程来学习这两种运动的特点。我考虑到学生们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强,从运动中抽象出数学知识对他们而言难度较大。因此我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们创设了动态情境。在教学过程中,我给学生们播放视频,让他们观察生活中的平移、旋转现象,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然后,我让他们进行小组讨论,找出这些运动的特点,并进行总结归纳,阐述自己的建议。这样一来,学生们在头脑中就初步形成了运动的过程,把握了其规律,再结合教材开展教学,便会事半功倍。
总之,情境教学应该被教师广泛地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遵从创设情境的几大原则,避免情境教学流于形式。这样,才不会违背教学要求,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切不可脱离实际要求,要以完成教学目标为最终目的,发挥引导者的作用,让学生们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真正在数学课堂上实现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白建明.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探析[J].数学大世界,2017,(09).
[2]杜海江.浅议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J].新课程,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