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劳动与技术课教学思考

2018-02-10 04:38孔海丰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36期
关键词:劳动素质教育学校

◆孔海丰

(江苏省江阴市月城实验小学)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大力推行下,人们对于如何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越来越感重视,尤其是在小学这个给孩子打基础的阶段。而小学课程中的劳动与技术课程更是能够充分地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因此,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教师应该深入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通过自身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总结出一套成熟高效的学生培育方案,为我国素质教育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小学教学中劳动与技术课程的重要性

自从我国步入改革开放以来,教学领域也在不断地与时俱进。而提倡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则是最为重要的,因此在教育的基础阶段,小学的劳动与技术课程显得尤为重要。在小学的劳动与技术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许多技术现象和实验项目引发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热情,在学生进行实际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为之后进行各个科目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问题,就是对于评估学校教育质量存在着很大的偏向,现在的学校调研评估工作还是只重视学校教学的软件条件、硬件条件以及重点学科的成绩测评,而对于像小学劳动与技术这样的课程来说,学校和教师基本上很少关注,甚至有些学校的劳动与技术课程只是一个花架子,而没有实际开展。

第二类问题,就是学校劳动与技术课程存在着很大的误导性。在小学阶段有许多小发明、小创作的比赛,这类比赛是教育部门为了普及全面素质教育而开设的。但是,由于学校方面只重视这类型比赛而不重视对于学生劳动与技术的最基础教育教学,导致夸大估计了学校本身进行素质教育的进度,误导教师把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心放在了这类型小比赛上。

第三类问题,就是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被排斥现象严重。小学的劳动与技术课程在学校看来是一门没有具体作用的课程,再加上现阶段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教材的不完善,导致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容易被其他课程所排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比较随意地进行课程内容的讲解,而其他课程也经常占用劳动与技术课程,所以劳动与技术课程整体教学效果不明显。

三、提高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教育水平的对策

1.增强学生对于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

提升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教育水平,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小学生又处于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的年龄,因此教师在进行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教学时要通过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同时结合生活中的现象,积极引导学生把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转变为对相应知识学习的热情。而劳动与技术课程中一大重点就是劳动,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帮助孤寡老人,如做家务、打扫卫生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小学生在学习与动手中锻炼自己的劳动观念和爱护老人的观念,快速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2.完善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教育机制

想要提高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教育教学水平,不单单要从教师抓起,也要从学校抓起。学校应该要做到重视劳动与技术课程,在实现素质教育全面教育的发展理念时,不能够只做空架子,而是拿出实践行动,定期向教师宣传全面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并完善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教学评估机制。并且学校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劳动与技术的教材,完善现有的教学材料,保证教材中的内容不光只有枯燥的理论知识,还有一些贴近生活的小现象、小实验,从而能够调动起学生对于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学校也要对于那些在小发明、小创造比赛获得名次的学生要进行一定嘉奖,让学生以后进行类似的实践比赛更有动力和信心。

3.增强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不仅仅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劳动意识和观念的培养,教师在进行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过程中也要重视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要脱离传统教育教学的影响,使教学贴近于生活,同时应用一些生活小现象、小实验来锻炼学生对于已学理论知识的应用。

四、总结

综上所述,贯彻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要求,提高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教育教学效果不仅仅只依靠教育部门的努力,还需要学校和教师的重视。同时,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全面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用一些生动的、贴近生活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为其之后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猜你喜欢
劳动素质教育学校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学校推介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