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软陶与中国结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18-02-10 04:38洪英梅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36期
关键词:软陶创造性创新能力

◆洪英梅

(通化市青少年宫)

一、创设自由、愉快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经历了一年实践教学,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首先应开放身心,营造、创设一个自由愉快的教学环境。使课堂成为一个可以自由辩论、平等交流的平台。让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的创造因子都处于最活跃状态。顾恺之曾说过“迁想妙得”。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教师要帮助学生突破条条框框及客观因素的干扰束缚。给他们最大的自由学习和发挥空间。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的观察,鼓励学生想尽办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并尝试通过不同方式、不同手段把想法付诸实施,以激活其创造力。在训练时要强调表现对象的目的不是为造型而造型,不可“为形所役”。鼓励学生抓住第一感觉及由此产生的想象力。尽量引导学生从对象中寻求兴趣点。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主体的潜力。这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所在。

二、设计不拘一格的训练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在设计训练课题时,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针对性。尽量改变以往线性的教学模式。使有限的课堂变成无限可根据课程进度、表现对象、学生情况等综合因素科学地设计训练课题。进行写实造型、联想造型、想象造型、创意造型等训练。以“果蔬造型捏塑”“平面挂件设计”“各种花型花条设计”等形式的练习,扩大软陶制作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体教学训练如下:

1.鼓励学生进行“果蔬造型设计”或“元素组合变化”“变异”的创造性练习。我们在进行教学训练设计时,教师应明确基本功的训练。也应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训练目标及内容要尽量多样化。各有侧重。并尽量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在教学中,为激发学生兴趣就尝试进行对象“卡通形象设计”或“系列形象设计”。鼓励学生进行“元素替换”或“变异”的捏塑练习。使得学生学习兴趣大增。表现欲望强烈。通过这样的练习,使学生明白软陶创作不是被动,而是发现,是提炼的表达,是根据审美的要求组合、创造的表现;使学生认识到“软陶还可以这样作”。当然。训练时教师要强调各元素内在的必然联系。或以形似或以意通。引导学生抓住其中一条主线进行创作。这类训练可调动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启发学生的发散意识。

2.鼓励学生运用解构、重组的手法创造性地表达现对事物的感受。许多巧妙的设计都是在不断地解构与重组中诞生的。这种解构、重组的思维方法创造的形象,大多表现了人们对完美理想境界的追求在包豪斯的素描教学中就有过很多这样的例子。它采用改变视点的方法,局部地或者是辩证地看。把不同角度上看到的物象的内在形式或有意味的形式,在审美感受的指引下组织到同一画面里面。画面则会出现新的东西。达到不同的美感要求。这样可以培养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样,在一定审美感受的指引下打破常规,将不同的事物局部相互嫁接组合。或是将同一事物的不同局部打乱秩序,按照自己的感受重新组合。都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鼓励学生进行抽象、具象转换的意向设计制作训练,在实践中落实创新能力。带着情感表现对象,不要拘泥于物体的具体形象。以前表达创意重视的是通过造型达意。而现代的艺术设计与创作中更重视的是意象的传递。对事物的理解可以是装饰化、符号化、抽象化的。所以在我们的教学中应该更重视同学们在这个过程的完善。理解、感受、认知、环境及代表的群体含义等,对对象进行整理加工甚至可以摆脱对事物实体的具体描绘。运用抽象的形式如点、线、体、色、面等符号来表达自我的情感。在这个过程中,更加注重自我的情绪宣泄。由一个表象的“形”向意象的“形”转变,能很好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三、形成民主、开放的评价方式,分享成果,再次创新

当每次训练课题完成时,要改变过去教师一言定之的简单做法,取而以展示、讨论、点评的方式进行。一方面,学生通过展示了解了自己的专长及不足,促进作品更加完善。另一方面,通过师生相互之间的讨论、交流碰撞出新的灵感。学生由平时的评价客体换位为对别人“吹毛求疵”。这种换位思考的方式能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对发散思维的形成至关重要同时教师也更加了解学生的特点。帮助学生确立风格。

初中学生的实践课学习阶段,对于学生专业素养及创造性思维的形成至关重要。因此,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运用什么样的方式既能快速训练学生的基本功又能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是在目前教学阶段中需要探索的问题。软陶与中国结实践课,是科学与艺术的融合。软陶的现代化的特征决定我们不能墨守成规,中国结艺的传统文化的传承,更要求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希望这些尝试能顺应时代,符合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要求。

猜你喜欢
软陶创造性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捏出我手心里的“宝”
——记江苏省镇江市索普初级中学软陶社团
软陶傩戏面具
关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几点思考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文化创意产业时代的软陶饰品*——浅析当代中国软陶产品的发展方向文化创意时代的软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