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如何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掌握主动

2018-02-10 04:38黄沐琪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36期
关键词:分块针对性作文

◆黄沐琪

(河北省廊坊市三河二中24班)

作文越来越成为高考语文试卷中的重头戏。作为一名高中生,很有紧迫感,且很有压力。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得语文者得天下”越来越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得作文者得语文”又何尝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为此,我努力在写作训练中掌握主动,力求大幅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一、紧扣时下高考作文考试动向

有句俗语说得好,不能只顾埋头拉车,还要抬头看路。高中写作训练就要遵循这句话,即要紧扣高考作文改革的大方向,有目标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不能盲目的瞎写瞎练。如果训练的方向错了,不亚于“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错误。我曾经走过这样的弯路。有一段时间,我比较固执,我认为高中议论文没什么难得,无外乎就是那种套路作文,开头亮观点,下面就要摆事实讲道理。事实材料一正一反,或逐渐深入,再稍加分析,最后结尾扣题就行了。那么,何为任务驱动型写作类型呢?就是给学生时下社会热点话题,让学生就这一热点问题展开思考,选择合适的角度,自主立意,自主命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这不同于原先的给材料作文。它在组织选材中,不能脱离材料本身,要就事论事,有针对性的展开议论,深入分析,指出问题所在,并加以解决。这对学生的分析问题论证观点的能力要求更高了。如果自己没有什么想法,也没有什么论证思路,那么这样的我文章是很不好写好的,因为不能像以前一样可以引历史事件作为论据。这就不好填充内容,这要靠学生全方位的思考并且很强的语言组织能力才能完成。否则凑够字数就很难。这很像新闻评论,但又比新闻评论更深刻,要求更高。了解到这些,我改变了自己的错误认识,开始重点训练这样的新型作文,省了做无用功。

二、调动自己的写作兴趣

在语文教学课堂上,要抓住教师提供的听说读写的训练机会,自己动手动脑。自己能做的,尽量不偷懒;自己还不会做或做不好的,积极的向老师请教。作文过程中,重点训练自己发散思维能力,和旁边你的同学互动,激发自己和身边同学的兴趣。从命题开始,就寻找多种我们感兴趣的方式,变写作无兴趣为有兴趣,变暂时兴趣为长期兴趣,变以前老是要我们写作文为我们自己要写作文。具体练习在观察中思考、在阅读中思考、在交流中思考。慎重斟酌,下笔前思考为什么写、写什么和怎么写,写出初稿后要认真思考如何修改、如何加工,等等。除此之外,还要学着自主批改作文。自己能够看出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这本身就是对写作兴趣的激发,也是自身写作能力的提升。因为能看出问题,我心中也就做到了有数,接下来,我再做修改,在自己尽了最大的努力,自我修改了之后,再给老师批改,就能避免把一些不应该发的错误表现在老师面前。里面存在的问题,就是一些深层次的我的能力无法解决的问题了,在老师深刻地指出之后,我再加以修改,这本身就会有更大的提升。做一个有心人,一个在写作中努力修改努力提升并保持浓厚写作兴趣的人。

三、有针对性地分块训练

在明确写作目标和保持浓厚写作兴趣的基础上,认为自己还应在写作中配合老师的课堂训练,做好分块练习。何为分块练习?就是把一篇文章分成有机的几个部分。即开头,引入,分析的第一部分,分析的深入部分,分析的结尾部分。如果盲目的全文写,这样针对性不强,暴露出来的问题无法有针对的加以解决。就从开头练起。作文要讲凤头,即开头要靓。我注意文学语言的运用,并简练的概括材料,之后,表明自己的态度,亮出自己的观点。这就是第一段的要点。这样反复的训练第一段,直到能很好地表现要点为止。接下来就是引入,一两个过渡句就完成任务了。把过渡句的类型作了总结,关键时候灵活掌握。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就是分析论证部分。在这一部分,应努力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力求做到不是乱说一气,努力把层次表现的清晰。这是非常关键的。深入分析本来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他很容易流于形式,说不了几句话就没得说了,只有分层,并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才能做到条理清晰。分析结束之后,为了深化主题,我把解决问题放到最后,同时再重申一下论点,这样能做到主题深刻明确,不跑题。这样的分块练习,不要间断,懒惰会让一切努力前功尽弃。老师很欣赏我的自律性,在笔者的训练中给了笔者很大的帮助。

总之,在平时的语文作文过程中,做到写作前接受老师的科学指导,写作后自己先细心修改,再让老师批阅和点评,这样就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

猜你喜欢
分块针对性作文
面向量化分块压缩感知的区域层次化预测编码
钢结构工程分块滑移安装施工方法探讨
关于4×4分块矩阵的逆矩阵*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懒交互模式下散乱不规则分块引导的目标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