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姓祖先谱系的建构刍议

2018-02-10 22:33李龙海
中原工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世系李姓谱系

李龙海

(中原工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7)

李姓为当今中国第一大姓,也是具有悠久历史与浓厚文化内涵的姓氏之一。但有关李姓起源及其祖先谱系的由来,学界历来存在争议,至今仍未有统一意见,进而影响到诸如家族制度和族群关系等相关学术问题研究的深入开展,故实有继续考辨的必要。

一、 先秦至秦汉时期“姓”和“氏”的分合

在考证李姓起源及其祖先谱系的由来之前,有必要厘清“姓”与“氏”这两个概念的含义及其关系的流变过程。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姓”和“氏”是两个常见的亲属组织。关于“姓”,《说文解字》释曰:“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人,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因生以为姓,从女生,生亦声。《春秋传》曰:‘天子因生以赐姓。’”这说明“姓”主要是指代血统。朱凤瀚曾把“姓”的含义归纳为女子所生的子女、族人、同一女子所生子嗣组成的亲族、姓族的名号等四个方面[1]12-16。关于“氏”,王符《潜夫论·志氏姓》归纳为九个来源,即“或传本姓,或氏号邑谥,或氏于国,或氏于爵,或氏于官,或氏于字,或氏于事,或氏于居,或氏于志。”由此可知,较之“姓”,“氏”的来源则较为复杂。朱凤瀚亦曾把“氏”的主要用法归纳为个人、与表示姓族之姓相同、一些上古部族、家族组织、家族的标志和西周春秋时期一种政治、军事、经济共同体等六个方面[1]15-17。关于“姓”与“氏”二者的关系,刘恕的《资治通鉴外纪》曰:“姓为氏之本,氏自姓出”;“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这指出了“姓”和“氏”的联系与区别。而关于“姓”与“氏”二者含义的分合流变,郑樵、顾炎武与钱大昕亦均有论及。如郑樵在《通志·氏族略序》中概括指出:“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这指出了夏商周三代“姓”和“氏”的不同功能以及二者的分合。顾炎武在《原姓》中也明确指出:“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氏一再转而可变,姓千万年而不变。”其又在《日知录·杂论·氏族》说:“考之于《传》,二百五十年之间,有男子而称姓者乎?无有也。”“自秦以后之人,以氏为姓。以姓称男而周制亡。”“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基于这个原则,顾炎武考得古姓22个。而钱大昕在《十驾斋养新录·姓氏》中更指出:“三代以上,男子未有系姓于名者,汉武帝元鼎四年,封姬嘉为周子南君,此为男子冠姓于名之始。”先秦至秦汉时期“姓”“氏”含义与功能的分合实则是缘于社会阶层的大变动、人口的大流动与族群间的大融合,传统的贵族阶层没落,而新兴的地主阶级成为领导阶级,个人命运的改变不再仅囿于家族世系和血统,而是更多地依据战功和能力,所以“姓”“氏”含义与功能的区分就逐步趋于弱化了。

综上所论,可知“姓”“氏”发展的规律:即先秦时期,“姓”“氏”是有联系亦有区别的亲属组织,夏商周三代,男子只称氏,不称姓,女子称姓,主要防止同姓通婚。秦汉以降,姓氏含义始混同为一。此规律正是我们探讨本论题的理论前提。

二、 “老子”的族氏应为“赖(厉)”,“老子”为他称

李氏的起源离不开老子,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根据先秦男子的称名习惯,我们知道老子之氏应为“老”而非“李”,并且在先秦的文献中也没有见到老子氏名为“李”的记载。唐兰认为,“据当时人普通的称谓,老聃的老字是他的氏族的名称,因为当时称子的,像孔子、有子、曾子、阳子、墨子、孟子、庄子、惠子以及其余,都是氏族下面加子字的”[2]332。他说:“老聃在古书中丝毫没有姓李的痕迹。”[2]333唐氏的观点得到了郭沫若[3]、马叙伦[4]、陈独秀[5]、高亨[6]等人的支持,这些学者都全然否定了老子为李氏的传统说法。但老子的氏名“老”因何而得,学界则无探究。其实,老子故里就给我们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钥匙,因为氏名的由来之一即是源于居住地。《老子列传》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其中,“厉”在其他文献中或写作“赖”“濑”。班固《汉书·地理志·淮阳国》中说“淮阳国”辖九县,包括陈、苦(王莽曰赖陵)、阳夏、宁平、扶沟、固始、圉、新平、柘。郦道元《水经注》卷23对涡水、谷水流向载道:“涡水又东迳苦县西南,分为二水,枝流东北注,于赖城入谷,谓死谷也”“涡水又东北屈,至赖乡西,谷水注之” “涡水又东迳赖乡城南”。裴骃《史记集解》引《太康地记》云:“苦县城东有濑乡祠,老子所生地。”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七载:“乾封元年,高帝幸濑乡,以玄元皇帝于此,遂改为真源县。”唐僧道宣在《广弘明集·辨惑篇·序》中说:“李叟生于厉乡,死于槐里,庄生可为实录,秦失诚非妄说。”北宋乐史《太平环宇记·河南道》曰:“老子祠,崔元山《濑乡记》:‘濑乡在县东南12里,于苦县界相县故城西5里,各水分流入灵溪也。东入涡水,相县在濑乡东是也。灵溪之元北。’‘李母庙在老子祠北3里。’《舆地志》:‘老子祠,即老子所生旧宅。’”清陈芳绩《历代地理沿革表》卷25载曰:“苦,春秋时曰相,有濑乡老子所居也。”另《左传·昭公四年》载楚灵王灭赖,《公羊传》《谷梁传》均作“灭厉”。《汉书·地理志》中“南阳郡随县”条下注曰:“厉乡,故厉国也。”颜师古云:“厉,读曰赖。厉与赖之通用,征之《左传》、《汉书》,历有明据矣。”由此可知,“厉”“赖”“濑”音同通用。

此处之“厉乡”,在商代应是一个厉国。顾颉刚曾引沈延国《逸周书集释》,定“韦命伐厉,告以馘、俘”之“厉”,即苦县东老子所生的“厉乡”[7],表明此处的厉国至迟在商末已经立国,与商为盟,因而受到周武王的征伐而灭亡了。其部分民众很可能迁徙他处,但也有部分人继续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或从他处迁徙来的人群,仍以“厉(赖)”为氏。至战国时期,“厉”作为地名仍然存在,并成为楚国的东境[8],所以,老子的真实氏名应称为“厉(或赖)子”。那么为何被称为了“老子”呢?笔者以为这主要基于以下两个原因:一是由于“老”属古韵来纽幽部,与厉(或赖)音同;二是“老子”一名实是他称,而且这应该起于孔子。大家都知道,孔子曾多次向老子问礼求教,且又因孔子是“述而不作”[9],故其在教授学生时,只是口头传授。《论语》主要是记录孔子言论的,是孔子弟子及其后学结集而成的。孔子的弟子及其后学,在追记孔子的言论时,把孔子所说的“赖子(或厉子)”写成“老子”,就很正常了。这样的例子在上古时期就相当多。如齐国的陈氏被称作田氏。又如战国著名学者“荀子”,《史记·孟荀列传》称之为“荀卿”,今其书亦名为《荀子》;《汉书·艺文志》称之为“孙卿”,其书如《儒效》篇、《义兵》篇中皆自称“孙卿”,而无一处称“荀卿”的。可见“孙卿”乃本人自称,“荀卿”“荀子”乃是他称(“孙”“荀”可以通假,上古二字皆入文部)。

据此,我们可得出结论:“老子”其真实的氏应为“赖(或厉)”。老子只是他称。

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归纳,我们可把李姓祖先谱系的建构分为两个阶段,下面具体论之。

三、 西汉前期李姓祖先谱系的第一次建构

老聃怎么又姓李?并成为李姓的祖先了呢?这与西汉前期推行的黄老思想以及老子的族氏有着直接的关系。可以说,西汉前期是李姓祖先谱系的第一次建构期,这一次的建构是把李姓的祖先追溯至老子。

(一) “老”“李”音韵相同

老子“姓李氏”始见于《史记·老子列传》[10]2139。对于“老”为何又变为“李”,高亨先生从音韵学的角度论证道:“余谓老、李一声之转,老子原姓老,后以音同变为李,非有二也。”其从《老子》一书中引大量语句,证幽部、之部音韵通谐,并进一步指出:“老、李二字其声皆属来纽,其韵又属一部,然则其音相同甚明,惟其音同,故由老而变为李。”[6]此种观点从学术的视角对老子的姓氏展开探讨,并从音韵的角度对老子的氏号转换做了分析,为解决李氏的起源迈出了重要一步。不过,他们并没有对老子的氏号转换为“李”的历史背景进行分析,所以问题解决得并不彻底,理由也不全面。

(二) 老子(老聃)成为李姓始祖缘于西汉前期的社会背景

老子成为李姓的祖先应与西汉前期推行的黄老思想有着极大的关系。在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前,“无为而治”黄老思想是西汉的统治思想,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老聃)自然被提高到一个极高的地位,并在此基础上,开始出现了老子的神化现象。同时,经过春秋战国各族群的大融合、人口的大流动,世袭贵族的消失,新兴阶层的兴起,整个社会正在进行新的变革,旧的社会秩序被打破,新的社会秩序正在建构。原有的祖先记忆消失了,急需建构一个新的祖先记忆。而在建构新的祖先记忆的过程中,利益是各个家族、族群的最大考量,故“攀附”之风非常盛兴。这在《史记》里就有记载,如“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10]173“楚之先祖出自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10]1689“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10]1445“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氏少康之庶子也”[10]1739“赵氏之先,与秦共祖”[10]1779“闽越王无诸及越东海王摇者,其先皆越王勾践之后也”[10]2975。这一时期,李姓把老子这个当时红极一时的历史人物作为自己的始祖也就再正常不过了。当然,认人作祖先,也是要有点证据的。其证据大概就是借助“老”“李”二字音同这个条件,把老子拉入李姓的队伍当中,作为李姓的祖先,写进了宗谱,在社会上流传开来并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所以,司马迁如此记载,决不会是信口雌黄,他一定有这方面的材料作为依据。

(三) 《老子列传》中的老子世系实为周太史儋的世系

《老子列传》中除“老聃”“老莱子”外,还有一位太史儋,也被时人称为“老子”。同时,司马迁还记载了老子的世系。“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昂太傅,因家于齐焉。”[10]2142-2143自古以来,大家都对此为老聃(李耳)的世系深信不疑。但我们只要认真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其中的矛盾之处。老子早于孔子,孔子卒于公元前479年,对老子的生卒时间,学界一般采用(公元前580-公元前500),那么老子去世的时间应该早于孔子。但《老子列传》中载老子的儿子宗为魏将,魏列为侯是公元前403年。若此老子为老聃的话,那父子的差距太大,根本不合常理,这一定不是老聃的世系。梁启超曾说:“魏列为诸国,在孔子卒后六十七年(应为七十六年),老子既是孔子先辈,他的世兄,还挨得到做魏将,已是奇事;再查《孔子世家》,孔子十代孙为汉高祖将,封蓼侯;十三代孙安国,当汉景武时;前辈的老子八代孙和后辈的孔子的十三代孙同时,未免不合情理。”[11]而《史记》中有多处记载的太史儋却是战国时期人。《老子列传》载:“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周本纪》载:“烈王二年(公元前374年),周太史儋见秦献公……”《秦本纪》也载:“献王……十一年,周太史儋见献公……”《封禅书》载:“后四十八年,周太史儋见秦献公……”可见,太史儋是生活在战国中期的人。故此,老子世系一定是太史儋之世系。并且,我们还可反推出这位太史儋正是李氏。

四、 北朝至唐宋时期李姓祖先谱系的第二次建构

北朝至唐宋时期又是中华民族大融合的一个重要时期,同时,唐朝皇帝为李姓,所以,李姓的祖先谱系面临着第二次建构。

这一次谱系的建构,使李姓的祖先追溯至传说时期的人物嬴姓的皋陶,皋陶曾任尧的大理,管理司法。关于李姓源于嬴姓理氏,以官为氏的说法,《北史·序传》载:“李氏之先,出自颛顼高阳氏。当唐尧之时,高阳氏有才子曰庭坚,为尧大理,以官命族,为理氏。”一说庭坚即为皋陶。唐林宝撰《元和姓纂》记载李姓之源起,即依《北史·序传》之说。北宋《新唐书·宗室世系表》又依据林宝的说法,并加以充实,又在全文之前,附加了“李氏出自嬴姓。帝颛顼高阳氏生大业,大业生女华,女华生皋陶”。关于李姓“以官为氏”,《通志·氏族略》载:“相里氏,咎繇之后为理氏,商末理征孙仲师遭难,去王为里。至晋大夫里克为惠王所戮,克妻司城氏携少子季连逃至相城,因为相里氏。”又载:“理氏,咎繇为尧理官,子孙遂为理氏。商末有理征改姓李。”《广韵》引《风俗通》曰:“理氏,皋陶为里,因以官为氏。”《世本辑补》引《姓纂》曰:“里氏,咎繇之后为理,殷末理征孙仲师遭难,去王姓里。”李姓源于嬴姓,以官为氏的说法出现时代虽较晚,但对后世的影响却最大,现在学界以及李姓宗谱里均采用此种说法。

其实,这是李姓在西汉时期老子成为其祖先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更远祖先世系的建构。随着中华诸民族、诸姓氏的融合,黄帝逐步成为了诸族群、诸姓氏的共同祖先。那么,如果本族群、本姓氏的祖先与黄帝存在世系的断代,就有必要重新建构。老子虽在西汉时期被建构为李姓的祖先,但其生活在春秋晚期,离黄帝时代太远,中间存在断层。所以,以老子为起点,通过各种看似有理的方式向上重构本姓氏的世系。这正应了顾颉刚当年提出的“层累地造成”的说法。

这次李姓的世系建构,仍然从音韵的角度来进行。“里”“理”“李”三者音同字通。段玉裁《说文解字·木部》曰:“古李、理同音通用,故行李与行理并见,大李与大理不分。”朱起凤《辞通》卷二十四云:“里字古通作理,亦与李通。”另外,从字义讲理(里)氏、李氏与古代刑狱有密切的关系。如《吕氏春秋·孟秋》高诱注:“理,狱官也。”《管子·大匡》注:“李,狱官也。李、理同。”《管子·法法》注:“古治狱之官,作此李字。”《史记·天官书》索引:“李即理,法官也。”《姓氏考略》:“理、李古字通。”春秋时期已有里氏,见于《左传》《国语》等先秦典籍记载的即有晋献公的重臣里克[12]275、郑国大夫里析[12]1431、鲁国太史里革[13]等人。战国时期出现李悝、李冰、李牧、李斯等,踪迹遍及列国。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的李悝、李斯曾相继执法,与李氏的含义相吻合。

因“理”“里”“李”音同义通,而皋陶曾任尧大理,故以此为依据,李姓又把自己的祖先延伸及皋陶。皋陶是颛顼的曾孙,而颛顼是黄帝的孙子,这样,李姓就与黄帝拉上了关系,成了黄帝的子孙了。

五、 结语

综上所论,可知“老子”的族氏应为“赖(或厉)”,老子是他称。老子被建构为李姓的祖先,应与西汉前期推行的黄老思想以及当时的社会变革有着极大的关系。因“理”“里”“李”音同义通,而皋陶曾任尧时期的司法官大理,故以此为依据,李姓又把自己的祖先延伸及皋陶。皋陶是颛顼的曾孙,而颛顼是黄帝的孙子,这样,李姓就纳入到以黄帝为祖先的谱系了。中国历史上各姓氏祖先谱系的建构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其中有真实,亦有基于攀附基础上的虚构,一切都是基于现实和利益的诉求,并贯穿于整个历史的进程。

猜你喜欢
世系李姓谱系
神族谱系
九千七等
百年大党精神谱系的赓续与文化自信
王锡良陶瓷世家谱系
察哈尔格西《厄鲁特王统世系》译注
辽耶律休哥世系考
新见《源伯仪墓志》及中古源氏世系补考
李氏播迁遍天下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之唐贞休世系再考
再论东周时期铜簠的谱系和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