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文视野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8-02-10 20:47王晓玉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应用型人文院校

王晓玉

(集宁师范学院,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引言:近年来,随着市场化经济及社会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也在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学校的人才培养布局。特别是许多新兴的地方本科院校,为适应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就业需要,均将其人才培养模式定位成应用型,即追求大学生的理论及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但不可否认的是,虽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非常宽广的发展潜力及适用性,可是在本科院校的实际办学过程中,受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影响,使高等教育中最为主要的人文素质教育被搁置,甚至还有降格的趋势,针对这一较为突出的实际问题,还需要基于人文主义视角来推动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

一、应用型人才的概念界定

与传统的学术型或研究型人才相比而言,“学以致用”才是应用型人才的主要特点,跟普通的高职院校的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不同的是,应用型人才不仅需要具备基本的实践技术能力,还要在应用型学术研究中发挥创新性作用。准确的说,这类人才更加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岗位对接需求。

在社会价值及功能效用方面,应用型人才既能凭借专业知识素养与学术性人才互相配合,还能靠过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研究型人才相承接,在大多数的国有企业或机构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也正因如此,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应用型人才将在社会经济发展在扮演主力军的角色。所以,本科院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应当以人文主义素质教育为核心基点,将支持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为方向,始终坚持“理实结合、注重应用”的人才培养原则,使其成为社会发展的实践者、缔造者。

二、人文主义素质教育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性

1、符合社会对综合型人才的基本要求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相关权威数据,当前企业对高等教育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集中在知识素养、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于一体的应用型人才。然而,所谓的创新精神,便是科学探索精神和人文主义素质的融合。迄今为止,地方本科院校为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之间的对接,要求应用型人才既要以企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做到理论及实践应用研究的结合。比如说,如果地方政府将服务业作为未来十年的发展计划,那么本科院校便要落实“应用型”的目标,进而开设与其相关的“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等学科,并且针对服务业可能带动发展的周边产业,投入资源建设本校的物流或社会工作等专业课程。

2、有助于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人文素质作为高等教育的精神内核,是除知识及技能教育之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学生品质及道德文化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另外,由于市场经济文化对高校教育的冲击,使具体教学及培养模式方面出现了功利主义的苗头。虽然在短期上有利于大学生的就业,长期来看,却因为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逐渐暴露出诸如思想道德不过关、创新探索意识较差等缺陷,不利于创造力的提升及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3、满足当地主导经济产业的实际需要

从现实情况来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科制定应该取决于当地社会发展需求,其教学培养模式更是以理论内容、实践方法为中心,并且反作用于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以台州市为例,由于当地政府积极引入外部资本投入,并且建立以塑料产业为主导的工业园区。因此,当地的本科院校为发挥学科应用的优势,大力发展以材料物理为主的专业学科,并通过产学结合的特有方式,让部分专业的学生深入到塑料模具生产的相关企业进行实习,既缓解了企业的用人情况紧张的现状,也客观上推动了经济支柱行业的技术发展革新。

三、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人文教育现状

1、人才培养目标存及课程存在定位失误

当前,我国有许多地方本科院校将精力及目光投放在学校整体发展上,本科院校在教学计划及目标的制定方面,很容易出现过度追求“应用”的情况。以学生选课为例,当学生在选择课表或制定研究方向时,在偏狭主义思想的引导下,出于提高就业竞争力的目的,实训课基本上都会成为学生选择的热点,而人文课程始终处于无人问津的尴尬局面。长期以来,学术界普遍认为这种过度追求技能教育,却忽视人文教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只不过还停留在高职教育的升级版本,远没有实现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内在转化。

2、人文课堂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参与度

当前,传统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依赖单一教学手段及教师责任心的人文教学模式已经难以为继,降格意识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尤为突出。首先,在人文类的教学课程中,课堂教学节奏不断加快的同时,也表现出总课时及教学内容被削减的现象,既不利于学生们的人文思维及素质培养,同时也会导致精神学习与理论实践学习出现偏差。其次,部分本科院校对人文教学不够重视,不但在课堂教学管理上存在漏洞,更忽视了对学生的监督管理,使学生对人文课堂教学的参与度较低,在人才培养的层次上与高职院校的办学目的出现了重合。

3、实用型学科教学资源过度倾斜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及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发展,本科应用型人才凭借特定的价值取向与学术型、职业型具有明显区别。而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却存在任意扩大“应用”概念的思潮,不仅使人文素质教育较为固定,现实中也失去了具有针对性的特色。不仅如此,这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任意外延,在本科院校的师资建设上表现的尤为明显。比如说,工科学历的教师在整体师资结构中比例较高,而课程设置、科研经费划拨及奖励政策也不断向实用型学科所倾斜,进而导致人文教育的开展难度加大,最终导致本科院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出现恶性循环。

四、基于人文视野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1、转变教学目标定位,以人文教育为起点

人文教育能够提高大学生的精神气质、品格修养,形成稳健的内在性格。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初衷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基本需求,但在如今的社会转型阶段,仅注重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及实践能力还远远不够。因此,本科院校必须将转变教学目标提到日程上,大力培育集创新、创意、技术、专业等合而为一的“现代应用型”人才,以便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牢牢占据人才阵地优势。此外,部分本科院校虽然将人文教育调整为教学培育目标,但在执行过程中,经常出现过于提高目标门槛或忽视大学生实际理解能力的现状。所以,将人文教育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点,需要针对地方人才岗位需求及学生个体情况,进而制定具有特色的生涯规划。

2、提高人文课程配置,注重多样化融合

首先,应该科学的分配本科大学生的课程设置,在充分调动人文教师工作激情的同时,使人文课程与实用课程之间的学时比例相协调。比如将历史文化、道德讲堂等明显带有人文性质的学科纳入选修课程中,以此提高学生们的积极参与性。其次,除正常教学计划规定的课堂学习以外,本科院校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便捷性,与地方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共同搭建人文教育活动平台,进而开展人文讲座、学术辩论、社会专题研究等形式。既提高了大学生的社会认知,也能使其在丰富的社会活动实践中扩展文化视角,培养正确的道德意识。

3、落实优化师资结构,制定相关培养机制

想要改变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低效局面,不仅要改变本科院校的上层设计,还有在硬件条件上优化师资结构,用量化的方式为人才培养提供物质基础。一是改变现有人文教师不足的现状,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师引进制度,提高办学经费的投入,使优秀教师与其他专业教师能够有效协作,做到双方资源的互补发展,还能减轻教师日常教学的负担。二是制定教师定期交流学习及学科培训的机制。针对当前大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不高的问题,既要主抓人文教育的开发及实践建设,还要构建科学严谨的保障制度。通过各种形式的人文素质教育培训方式,有利于教师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还能互相交流、交换教学经验,在学习过程中实现教学培养的突破,为发展复合式的人文教育结构,发掘大学生各项应用能力提供了可行之道。

结语:集宁师范学院作为乌兰察布市唯一的一所地方本科高校,既担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又要服务于区域经济。基于人文视野下本科院校如何在适应地方市场经济需要的基础上,进而实现人才培养的创新,这既需要长期的人文文化生态建设,还要通过各项构成要素的有机结合,才能培养和造就大批基础扎实、专业面向宽、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协调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突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1]焦健.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3.

[2]孔苏.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5.

猜你喜欢
应用型人文院校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