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 双
(黑河学院通识教育学院,黑龙江 黑河 164300)
自二十世纪以来,西方文学代表者逐渐从各个角度来探索中国形象,然而其中塑造的典型中国形象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写照。许多英美文学作者从大洋彼岸进入中国,他们在观看和研究中国以及中国人的过程中,仍然站在外国人的角度,以自身的文化来作为写作背景,这种短期的考察以及认识只能产生大概的印象。在英美文学作者回国之后,纷纷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族等各个方面来撰写关于中国形象的文章,这也是对中国的大致看法,异域文化能够让我们站在外在视角,更好地认识自己。随着时代的发展演变,英美人对于中国形象的认知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这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得到了极大的体现。新世纪下,为了深入了解外国作者在审视中国形象时,眼光和角度发生怎样的改变,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从个人、社会以及国家等各个角度来观察中国形象的变迁,笔者就近代英美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形象变迁作为研究对象,以20世纪著名作家威廉·塞姆塞特·毛姆和21世纪美国著名作家彼得·海斯勒笔下的中国形象作为切入点,对近代以来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进行了深入探索。
从英国文学历史的发展情况来看,英国文学作品中对于中国形象的描绘以及塑造经历了长久的发展演变,最早可以追溯到十四世纪中期,截止到二十世纪末期,已经有六个世纪的历史。在英国文学界的文人眼中和他们的作品中,中国形象的演变呈现出正面以及反面两种不同的面貌,这两种形象也在不断颠覆。从整体情况来看,无论是正面的中国形象,还是反面的中国形象,都是英国学者心目中的中国形象,这也与英国文化本身存在较大的对立差异有关,所以他们通过中国形象来更好地批评和反衬自我,而不是从本质上去评判中国形象,这也是为了体现英国文化精神。
在十四世纪中期,英国文学史上出现了首部描绘中国形象的文学作品《曼德维尔游记》,但是这本游记属于一本虚构游记,主要是曼德维尔采用吹嘘的方式来描述中国美好形象,将中国描述成人间天堂,在中国具有各种富庶瑰丽以及世间珍奇,而且在中国具有最强大以及仁慈的大汉君王,人们能够安居乐业,幸福美满的生活。正是这本书籍作品的出现为欧洲文学“崇拜中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1599年时,英国著名的地理学家查德·哈克卢特正式出版和发布《航海全书》,其中主要探讨了中国地区的疆域面积、边防人口措施、各种税收体系、政府机构以及官员考核、农业发展情况。在《航海全书》中具体对中国的科举制度展开了深入分析,并且初步阐述了中国儒学、道教以及佛教思想,其中重点提到:“中国人非常重视文学以及科举,认为利用优秀的文章就能够考取功名,所以从小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培养”,这部著作对英国文学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在十七世纪时,英国社会逐渐开始兴起“中国风”,而且中国的瓷器、丝绸以及茶叶等珍贵物品逐渐流入英国地区,英国建筑样式逐渐采用中国园林建筑样式,英国文人对中国产生了较大的期望。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有波顿的《忧郁的解剖》、马克·波罗《游记》、利玛窦的《中国布道记》,在波顿的文学思想中,非常赞赏和认可中国人才选拔制度,认为这种从哲学家以及文学博士中选取官员,能够确保官员的品德高尚,具有浓厚的文学素养,从而真正为治理国家而努力,带领国家走向繁荣富庶。
在十八世纪时,著名的文学作家哥尔斯密斯发布的《世界公民》中,进一步提到中国作为古老文明的国家,具有非常完善的法律制度以及道德准则,各种学术风气浓厚,所以在此书中作者应用中国故事、寓言、哲理、篇言来对英国的社会现实进行了讽刺比喻,以期能够促进英国社会变革,这也对英国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是在这一时期,英国逐渐开展工业革命,并不断提升国力水平,野心也在不断扩大,逐渐对中国文化进行污蔑和质疑。在1793年时,马戛尔尼出使中国回归之后发布了《英使见乾隆纪事》一书,其中把中国描述为“傲慢野蛮、愚昧腐败”的国家,而且对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巨大的批判。
在十九世纪时,英国逐渐向外侵略和扩展,民族自信心不断上涨,而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下降,自鸦片战争之后,不断受到英国列强的屈辱。英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逐渐变为未驯服的“蛮族”形象,在文学作品中进行嘲讽和污蔑,认为中国已经失去了生命力,并且大力主张向中国贩卖鸦片,欺负中国,利用军事力量教训蛮族中国人。
作家威廉·塞姆塞特·毛姆作为英国文学界的代表人物,他是对中国文化非常感兴趣的作家。最早在二十世纪初期时,毛姆为了收集大量的创作素材,专门从英国启程前往中国大地进行游历,并且在游历一段时间之后回返英国,创作了大量的中国形象为背景的文学作品,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分别有《在中国屏风上》、《苏伊士之东》、《彩色的面纱》。通过对毛姆的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发现,他对中国形象以及文化有着非常独特的见解和感悟,他认为中国具有古典华美的文化,中国的自然风光如诗如画、优美怡人,但是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饱受战乱的威胁,具有非常衰落和停滞的社会现实。这不仅从客观上对中国之行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进行了具体描绘,而且对心理上的“中国观”进行了深入解说,这也是二十世纪下半叶英国社会对中国形象的普遍认知观以及想象物。
受到许多历史因素的影响,在美国文学界发展的早期,美国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形象和英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存在许多相似的地方。从马克·波罗进入中国游历之后,欧洲的各个国家逐渐对中国帝国表示了较高的向往,并且在十七世纪时期,基督教教士逐渐进入中国传教,这也使欧洲等各个国家对中国的社会政治体系进行了充分了解。美国和英国具有非常浓烈的血缘关系,美国的政府官员体系主要参照英国的文官制度,而英国文官制度主要借鉴于中国的科举制度。所以在美国成立的初期阶段,一直对中国形象保持着极大的赞誉,其中出现了许多历史名人对此表示了赞赏和认可。例如:在1768年时,本杰明·弗兰克林曾经提到“如果在我们国家的农业上引入中国的农业体系,将会推动我国的农业发展。”而且在美国人的眼中普遍认为中国人“睿智、勤奋、孝顺”。
但是自十九世纪以后,中国逐渐爆发鸦片战争,这也使中国的衰弱以及无能逐渐暴露出来,而在西方各个国家开始发展工业革命,西方国家的综合国力水平不断提升,其对于中国的赞赏和认可不断崩塌,中华帝国的华贵形象逐渐衰败,并且受到西方各大国家和民族的入侵和割地污染,并且自马克·波罗时期产生的狂热不断降温。其中美国人对于中国的了解主要来源于传教士所作的各种中国传记,其中最具有影响力的主要有明恩溥的《中国人的性格》,其中对中国人的性格和信息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并且把“黄祸论”作为重要的科学依据。
自改革开放以后,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经济逐渐复苏和发展,这一时期在美国文学作品中对中国形象描绘深刻的作品主要有海斯勒的“中国三部曲”,这一系列的纪实性文学作品对中国社会的演变和发展进行了全面介绍和阐述,并且为新世纪时期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彼得·海斯勒作为美国文学界的代表人物,其在中国生活了大概十年时间,在这段历程中和中国社会民众进行了深入接触和了解,从而在海斯勒的文学作品中全面书写和描绘了中国小百姓的性格特征以及民族心理。其认为中国百姓虽然友善包容,但是也存在敌视排外的心理,自豪感和懈怠并存,中国老百姓只有在国家出现危难之际,才会激发强烈的爱国主义以及集体主义。海斯勒在中国生活和游历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中国百姓具有双重性格,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百姓对于自我的身份没有进行明确的认知。在海斯勒的《江城》、《甲骨文》以及《寻路中国》中对改革开放时期的真实中国进行了深入探索,在这一时期,中国的社会体制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传统文化以及现代文化逐渐产生冲击和对立,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我国的文化形态也在发生着极大的变迁。
综上所述,在近代英美文学作品中,中国形象一直发生着极大的变迁,这也与中国社会体系的变革存在密切相关的联系。英美文学界的著名代表人物威廉·塞姆塞特·毛姆和彼得·海斯勒对二十世纪和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社会形象进行了全面探索,这也为西方人充分展示了独特的中国形象。
[1]田洪敏.一种文学边界——弗·索罗金空间书写中的中国形象[J].当代外国文学,2017(2):122-127.
[2]管新福.西方传统中国形象的“他者”建构与文学反转——以笛福的中国书写为中心[J].文学评论,2016(4):139-147.
[3]杨波.作为文化他者的中国——论20世纪初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90-96.
[4]尹萍.艾·巴·辛格小说《傻瓜吉姆佩尔》之犹太性解读[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