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桂云
语文作为高中生的必修课之一,一直受到家长与教师的重视,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学习中的渗透,对于推行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主动学习传统文化,了解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学习更多的优秀思想,从传统文化的学习中收获更多的精神食粮,获得精神支柱,学习古人的优秀品格,在学习的过程中塑造自己,促进全面发展。
高中的语文教材中古文,古诗歌的内容占据较大的篇幅,传统文化内容的渗透在教材方面做到了位,但是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过度的依赖教材的解释,自己想法比较少,工具书也成为每个学生学习古文的必备书籍,学生参考这些书对古文进行翻译,梳理文章结构,因为过度的依赖,使学生不经意间加入了参考书的内容,个人的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没有实质性的提高,没有达到学习古文提高自己修养的目标,教师也没有发挥指导性作用,而是任由学生去购买,去依赖教材进行语文古文学习,限制其思想的自由发展。
高中语文教学不同于小学语文教学,他不再是让学生去死记硬背翻译与字词解释,而是让学生去了解古文和诗词的背景,在阅读中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与作者形成思想上的共鸣。最后上升到对传统文化的熏陶上,使学生愿意主动去学习传统文化,了解中国的优秀文化,而现在大多数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只是单纯的叙述文章内容,过度重视基础知识的强化,忽略了对学生情感的熏陶,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也只是浮于表面,没有深层次的探究,从而不能从本质上体会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情感。
高中语文教材一般都比较严谨,选取的文章也都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难度适中,古文与古诗歌也都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传统文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深入挖掘每一篇文章所蕴含的内涵,将教学的中心放在对传统文化的传播,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上来,不再是简单的介绍文章的内容,而是从民族传统,价值观念方面指导学生来把握文章,帮助学生去了解作者的想法,体会文章的内涵,探究更加深层次的学习,学生要学会转换思维方式来学习,从内容对内涵全面的学习,更好的学习传统文化。
对一个文学作品的把握,首先要了解作者的生平与时代背景。大部分的文章都与作者所处的时代有十分紧密的联系,作者将自己的心境通过文字来表达出来。例如教师如果要讲李清照的词,就要让学生了解李清照一生的情感起伏,不同时期的写作特点,从而更好的把握文章,李清照的作品前期主要是描写自然风光与离别之苦,而后期主要抒发他离开家乡后对其的思念之情,因为后半生独自生活,所以文章中多半透露出惆怅孤独之情。学生在学习古文与古诗词的过程中国,首先要对文章的背景有一个清楚的了解,才能够从整体来把握文章结构,不放过任何细节,了解背景的这一举措同样适用于经典名著的阅读,对出现的事物不感到唐突与陌生,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也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
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学生学习的内容只局限于课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也只停留在课本中的古典文学作品,因此思想比较局限,也很难有所突破,教师应在平常的教学中拓展经典作品教学,播放一小段有关传统文化的视频,向学生介绍优秀的经典名著,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从而愿意主动去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留一段时间,让学生针对自己阅读的作品开展交流会,交换彼此的想法,加深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也提高了思想认识。
传统文化的教学不应该是仅仅局限于课堂的,还应该包括课外实践。例如教师在教授《渔父》时,就可以应用课外实践教学法,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角色扮演,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还使学生融入到了当时的情境中,更好的体会文章主人公的感情变化,自己也获得了不一样的认识。学校还可以举办传统文化的教育活动,带领学生去参观文人的故居,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行,学校也可以定期举办传统文化的讲座,邀请优秀的学者来向学生讲述他们的故事,鼓励学生主动学习传统文化,在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中逐步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深层次的体会传统文化,塑造自己的思想。
综上所述,高中语言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还存在着不足之处,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同时,学习传统文化能够更好的宣扬与继承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因为其优美的词句,经典的故事深受学生的喜爱,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塑造优秀品格,学生也应该多阅读优秀的名著,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身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