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世凤
(闽清县实验小学,福建 福州 350800)
2018年秋季,全国三年级启用部编本教材。通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本,描写景物的课文就占“半壁江山”,专门描写景物的就达三个单元:第二单元描写秋天的景物,第五单元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第六单元赞美祖国壮美的山河,可以窥视出景物描写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愈加明显。单元导读中写作训练点更为明晰,且与单元习作的训练点相吻合,可见,课文是写作范例的功能进一步彰显;习作例文回归课文,可见仿写仍是小学生写作的重要方法。那么,如何聚力范例,建构景物描写的写作范式呢?
一个地方、一处景点,要写的景物很多,小学生往往陷入无从下笔,或面面俱到、或顺手拈来的窘境。如何把课文作为写作范例,围绕单元的写作训练点,引导学生遵从代表性、独特性、唯一性等方法选择景物,建构“并列式”的写作范式,正是医治小学生景物描写无所适从的良药秘方。
1.代表性景物的选择。部编本第五册第六单元课文习作题目为《这儿真美》,要求“试着运用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围绕一个意思写”。这单元的课文有《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和《海滨小城》。
(1)围绕一个意思,如何选择代表性景物。这三篇课文都围绕“美”这“一个意思”写的,但写作角度不同。《富饶的西沙群岛》写“水”之美——作者选择了海水、珊瑚、海鱼、海鸟这些代表性的景物写,突出每一种景物都是美的。《美丽的小兴安岭》写“山”之美——作者选择春天的雪水、夏日的森林、金秋的果实、寒冬的雪景,突出小兴安岭一年四季都是美的。《海滨小城》写“城”之美——作者既写出大海、船队、沙滩这些海滨特有的景色,又写出庭院、街道、果园这些每个城市共有的景物特点,突出每一个地方都是美的。山美、水美、城美,还有哪些地方是美的?让学生精准链接生活,“悟出”处处都有美的景物,公园美、森林美、池塘美等。每学习一篇课文,都让学生选择一个地方,围绕“美”选择几个代表性景物写,来丰厚学生的素材积累。到单元习作时,简要复习便水到渠成。
(2)充分利用范例,感悟代表性选材的秘妙。如《海滨小城》中写“小城的公园更美”选择了只写榕树大、石凳上人多这两个代表性景物。花草树木是公园的常态,课文为何没有写花,因为前一段描写小城“庭院”时已经具体描写了“凤凰花”。可见选择代表性景物时尽量避免“类”的重复。那“庭院”部分写树,“公园”部分也写树,不是也重复了?引导学生品读思考,从中悟出作者描写“庭院”的树是采取“概括—具体”的写法,突出树多、树香;描写“公园”的树作者采取“聚焦一种”的方法写,突出榕树的枝繁叶茂。可见,如果选择代表性景物出现重复,那么描写的角度就要变换。至于一篇短文选择几个代表性景物,因人而定,因文而定,一般三个为宜。
2.独特性景物的选择。一提到松树,人们首先想到黄山的松树,因为它形状的独特和生长环境的独特。如第七册单元一的习作“围绕自己游览过或了解的一处自然景观,也可写身边的景物,写前想想主要突出哪一点奇特之处”。抓住景物聚焦奇异、独特之处,这是景物描写的核心目标。如《乡下人家》选择植物、动物、农家生活等有代表性的景物描写,体现了“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每个部分也选择代表性景物写。第一部分凸显植物的独特性。作者写屋前的瓜架、屋后的树林,这些都是城市没有的,即使有些也是装饰性的、供人观赏的;而乡下人家种植这些植物,更主要是追求经济价值。同样是种花,农家是随地而种,也鲜有裁剪,“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第二部分凸显动物的独特性。母鸡在竹林间自由自在觅食,公鸡在场地上无拘无束走动,鸭子在小河中追逐嬉戏,这是乡下人家所独有的景象。第三部分凸显农家生活的独特性。每逢傍晚,各家各户“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我领略你家的厨艺,你品尝他家的佳肴。这对生活在单元房的孩子来说,只能是在书本上、电视里才能看到的场景。
3.唯一性景物的选择。一种景物不管从形状、颜色、味道等属于独一无二,还是数量、高度、面积等居全国之最,只要有其中一点,都属唯一性。如颐和园大小景点二百多处,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令人叹服的是《颐和园》作者只用了五百多字,既写出景点的恢宏气派,又不失景物的细腻描写,究其秘妙就是聚焦“长廊”“昆明湖”“十七孔桥”这些唯一性景物的描写。长廊,全长七百多米,被认定为世界上最长的长廊而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昆明湖,占颐和园面积的四分之三,约220公顷,在我国皇家园林中“面积”毫无悬念是“湖之最”。十七孔桥,全长150米,由17个桥洞组成,石桥两边栏杆上雕有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石狮500多只,在我国皇家园林的石桥中堪称“形之最”。
聚力范例,贵在让学生从范例中感悟“选材”的秘妙。在范例提供的语言情境中让学生运用追忆、再现、派生等方法“唤醒”生活“储蓄”,与单元习作牵手,以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1]一要围绕一个意思多角度选材。“围绕一个意思写”既是三年级的写作训练重点,也是小学阶段的写作训练重点。“围绕一个意思写”,从写作内容来说,就是围绕一个话题写,如《我的一个想法》围绕“想法”写;从写作目的来说,围绕一个主题或主旨写,如《那次我玩得真开心》围绕“开心”写。多角度选材,从景物描写来说,可用代表性、独特性、唯一性的方法选择好要写的景物。如《美丽的小兴安岭》的作者既选择了一年四季中每个季节最有代表性的景物,又写了小兴安岭最为独特——“树”,作者四个季节都写“树”,突出小兴安岭的树木与众不同的美。如学习《西沙群岛》时,先引导学生从“水”的角度选择描写的地方:大海美、江河美,小溪美、湖泊美、池塘美;后让他们选择一个地方,用代表性、独特性、唯一性的方法选择好要写的景物,把范例当作习作训练场。二要特别关切景物个性。一个地方、一处风景,都有与众不同的地方。可用比较法发现景物的独特性。如《乡下人家》中屋前的瓜架、屋后的树林、林中觅食的小鸡、水里嬉戏的鸭子,以及邻里间共享晚餐的场景,这些景象在城市里极少见到,或根本就没有,这就是独特之处。对此,可用文献法获取景物的唯一性。特别是描写著名的旅游景点,可通过网络搜寻景点中有哪些唯一性景物,游览时要特别留心观察这些景物。还可以通过询问导游等方法了解景点中景物的独特性和唯一性。
“胡子眉毛一把抓”,在小学生习作中屡见不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在小学生写作中也随处可见。下面以《鸟的天堂》静态描写部分为范例,引导学生感悟渐近式、多角度、特写式等方法描写景物,做到“既看到森林,又看到树木”。这是把景物描写具体最为重要的写作范式。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1.渐近式聚焦。既观照了“春色满园关不住”般的整体轮廓,又聚焦“一枝红杏出墙来”般的个体鲜明特点,这就是渐进式聚焦。巴金第一次参观“鸟的天堂”是撑船顺流而下,远望大榕树,分不清有几株而引起争论;近看看清真面目,只有一株;来到大榕树跟前,只见枝干不可计数,枝丫不计其数;驻足观赏,大榕树的绿叶稠密、耀眼。作者以“远望 →近看 →来到 →驻足”这样由远及近的顺序,用“分不清几株→只有一株→枝干繁多→ 绿叶繁茂”这样从整体到部分、到个体“渐近式”的聚焦,硕大无比、枝繁叶茂的大榕树在我们眼前逐渐清晰起来、明朗起来。
2.多角度聚焦。根据景物的特点和表达的需要,重点描写某一景物,或景物的某一部分,着眼于调动眼看、手摸、耳听、鼻嗅、口问、心想等,着力于从景物的形状、颜色、滋味、数量、质地、位置等多角度描写,这是描写景物最常见的方法。范例用多角度描写大榕树的枝干、树枝,采取“看到+想象”的方法,从树干的数量、树枝的形状和大小等多角度描写,凸显大榕树枝繁。枝繁才有叶茂,才能成为鸟儿繁衍生息的“天堂”。
3.特写式聚焦。为了让读者看得更为真切,选准镜头、写好细节、渗透情感等方法进行定格、放大。范例描写榕树的叶子部分细致描绘,并单独成段,如一个特写镜头呈现出大榕树的旺盛之美、奇丽之美。大榕树叶密密层层,簇簇成“堆”,盖得严严实实,不透一星霞光;绿叶耀眼,翠色欲流,流进读者的眼睛,流进读者的心胸。这个特写镜头截取了最能反映景物特点和表达需要的绿叶,用“看到+感受”式的入微描写,让人产生“亲临现场”的感受,使文章富有多方面的感官冲击。
聚力范例,贵在让学生“习得”写法。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把悟出的写作方法转化为学生可操作的写作策略。进行变换“图式”反复训练,才有可能形成语用技能。如学习《鸟的天堂》的静态部分后,让学生写《奇特的大榕树》。榕树是福州市树,随处可见硕大无比、千姿百态的大榕树。引导学生用“渐近式”写榕树的大,用“多角度”写榕树的枝繁叶茂,用“特写式”描写榕树的根,有很强的操作性;跟课文描写的方法又有不同,有一定的挑战性。此时的学生定会跃跃欲试,写起来也得心应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因此,范例不仅仅让学生悟出“用什么方法写”,还要让学生明晰“何时写”“怎样写”以及“为什么这样写”,让学生把写作体验转化为写作经验,在写作实践中形成写作技能。如榕树“枝上又生根”这是榕树最为“奇特”之处,本应细致描绘,课文为何只用一句带过?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题目是《鸟的天堂》,是体现大榕树是“鸟的天堂”,所以作者聚焦大榕树的枝干繁多,枝繁才能叶茂,鸟儿才能繁衍生息,也为下文呈现“百鸟齐鸣、千鸟欢飞”的壮观场景做了很好的铺垫。如果题目是《奇特的大榕树》,应体现大榕树的奇特之美,可用多角度描写榕树“枝上又生根”的奇特之处。“聚焦式”描写,应聚焦描写的重点内容,并非完全凭个人喜好;要根据表达的需要聚焦,也并非完全根据景物固有的特点。“聚焦式”“多角度”“特写式”都是描写景物具体形象的好方法,可根据表达需要与景物特点灵活运用。如凸显榕树的奇特,可用“多角度”描绘“根”的形态,也可用“特写式”展示“根”的奇特,还可运用“渐进式”呈现“根”的特点,因此,聚力范例,重在透彻领悟,贵在灵活运用。
“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这就是衬托,常见的有正面衬托、侧面衬托和反面衬托等三种写作范式。下面以《记金华的双龙洞》描写“孔隙”部分作为写作范例,引导学生感悟“以人衬物”“以物衬物”“以亮衬暗”的描写方法,从而建构“衬托式”的写作范式。
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大约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
1.以人衬物。这是最为常见侧面衬托的一种范式,通过人物的行为和感受来凸显景物特点,增添景物描写的灵动感和丰富感。范例就是通过作者坐船时的感受来体现孔隙的窄小。孔隙窄小到何等地步呢?一是坐船时的感受凸显孔隙窄小。先让学生理解,“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接着进行比较,“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贴到船底了”这意思跟原文是一样的,为何课文这样细致地描写呢?让学生通过比较感悟到这样逐一描写身体的重要部位,更清晰说明身体从上到下“每一个部位”都紧贴船底。然后引导感悟写法:“从后脑……贴到船底了”这句话作者采取“先列举 → 后概述”的方法写。二是行船时的感受凸显孔隙窄小。先写船向前移动时的真实感觉;后写假如稍微抬头就有危险发生,用分步的方法写感受,凸显不同时间、不同感受,足见小船窄小到“只能平躺,不能动弹”的地步。还通过“我感觉到……我还能感觉……我又感觉……”排比句式细致描绘出作者坐船进入孔隙的真切感受,让读者颇有如见其物、如临其境的“现场感”。
2.以物衬物。以流云的弥漫衬托群山的高耸,以蜜蜂的欢鸣衬托花草的幽香,这样用“彼物”来衬托“此物”就是以物衬物。范例用“船只”小来衬托“孔隙”小。先是写船小:孔隙只能容一只小船进出,这只小船只能“两个人并排仰卧”。从“一只”“两个人”这两个数量词,直观感受到小船小到何种程度;再写船进出要靠拉:虽说船已很小,但进出还不能自由行驶,孔隙的窄小就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了。
3.以明衬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是以动衬静;“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是以乐衬悲。这些跟范例中以亮光衬托黑暗,都属于反面衬托的写作范式。这个范例写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是火柴,不是蜡烛,也不是手电筒,而是汽油灯,在平常的情况下会照亮一大片,为何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足见内洞是何等的漆黑。
聚力范例,贵在范例与写作的“精准”对接。在写作内容、写作时机上精准对接,让学生学以致用,才有可能形成写作能力。[2]一是精准对接写作内容。要写的内容与范例内容似曾相识、若即若离为上乘。过于相似,会造成生搬硬套的尴尬;毫无联系,会出现难以迁移的窘态。如“孔隙”部分描写最为出彩的是通过人的感受来体现孔隙的窄小。学习“孔隙”部分后,让学生以《挑战一线天》为题目,用“以人衬物”方法写攀爬一线天的艰难,来体现一线天的狭小。攀爬一线天与平躺进孔隙,既有窄小的相同之处,又有不同的感受:前者自己用手脚攀爬,后者是躺在船上进入,感受完全不同。这样既能灵活运用范例的写法,又避免生搬硬套的尴尬。二是精准对接写作时机。时机不同,范例的作用也不同。一般而言,写前对接范例,重在“唤醒”;写时对接范例,重在“用法”;写后对接范例,重在“比照”。[3]如学生写完《挑战一线天》的初稿后对接这一范例,让学生“比照”,分步自改习作。首先是“有”,应用“以人衬物”范式写。让学生自己的习作与范例“比照”,没有“以人衬物”的内容应加上。其次是“细”,应用“具体—概括”范式写。简单描述是小学生写作的通病,让学生回忆或想象攀爬一线天身体哪些部位会贴到岩石,先一一列举出来,尽可能多的部位,后概括描述,用上“从……到……,到……,到……,没有……”的句式进行细致修改。其三是“优”,应用“分步式”方法写。攀爬一线天,不同时间、不同地方的感受有哪些不同,分步写出不同的感受,如“刚开始爬时”“爬到中间时”“到顶端时”等。可用上“感觉到……又感觉……还感觉”的句式把感受写具体、写真切。自改习作对接范例,是把景物描写具体,把要求训练到位的上乘之策;灵活、多次运用范例,把范例的功能发挥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