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存在的问题与实践改进

2018-02-10 06:38储广林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8年8期

储广林

(南京市古平岗小学,江苏 南京 210003)

当下围绕核心素养开展的研究,在语文学科更多地关注文体,开展学科单元整合,这些研究有效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但对于一线教师,尤其是刚入职的青年教师,上好每一节语文课,语文学习突出学科特点,落实语文学科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的学科素养的基本要求,用语文的视角组织课堂学习活动,提升学生的言语思维能力,是提升青年教师语文学科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

一、当下青年教师课堂学习活动组织设计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青年教师语文课堂的观察与对话交流,在其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与设计中,我们发现存在许多共性问题,对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言语实践能力,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1.注重朗读感悟,但语言学习缺少深度习得

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朗读感悟,但语言学习更要多一点深度习得。深度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对教材中精选的教学内容,结合年段特点,无论是词语理解、句段掌握,还是文章内容,进行深化、丰富、拓展与提升。阅读拓展“1+X”,其中“1”为教材中的课文,“X”是与“1”相关联的文本,根据年段的特点,这里的“X”可以是一段,可以是一篇、一组,也可以是一位作家,等等。这样,就可以激活学生的阅读兴趣,锻铸学生的思维质量,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

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怀念母亲》一文,板块一:品《怀念母亲》,初识大师季羡林。品读日记、散文摘抄的语段,感受作家在漫长的留学生涯中,对母亲和祖国的怀念。板块二:聊聊“片段”,再识大师季羡林。阅读《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和《夹竹桃》,感受大师的语言魅力。板块三:走近大师,推荐阅读。季羡林是国学大师,他的作品丰富,阅读《做人与处世》《永久的悔》等文章,进一步感受大师语言的朴素美。

2.注重理解,但语言学习缺乏深化运用

在课堂学习活动中,我们看到青年教师都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语言内容,但理解是学习文本的一次飞越,“运用”则是第二次飞越,难度远远超过第一次,也是语文教学的本质。这就要在教学中,精选读写知识点,真正实现由读到写、读写结合。

如苏教版六年级第六单元,有《钱学森》《詹天佑》,练习中要求写家乡或身边的名人。板块一,复习《钱学森》,初步感受选择典型材料的方法;板块二,学习《詹天佑》,学习作者为了表现爱国名人詹天佑,选择了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个典型材料来写;板块三,写名人,可以写大家熟悉的、家喻户晓的,也可以写我们身边你发现的,你熟悉的某一方面有特长的同学。

3.落实本体性目标缺乏深度实践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一篇文章,学生通过预习,查找资料,基本能够读懂,那么,在语文课堂,引导学生学什么?应该围绕语文本体性目标,特别是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开展言语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经验,增强体验,提升言语能力。

如学习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板块一:初读古诗,理解诗意;板块二:感受意境,领悟诗情;板块三:走进苏轼主题研究,资料收集——从网上搜集苏轼的资料,对苏轼有大体的了解,带领学生阅读王水照、崔铭著的《苏轼传》片段;板块四:拓展学习苏轼的经典诗词;板块五:课后拓展,梳理研究主题,撰写研究报告。

二、丰盈过程,提升言语思维内涵的认识

人的思维与人的语言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关系。陈先云先生在《论语文教学中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一文中提出:“发展语言和发展思维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课文和作文是生活实践、思维、语言的统一体。”[1]听说读写,每一项语文活动都离不开思维。语文阅读中学生的言语思维有别于数理学科的思维,更注重思维的形象性、敏锐性,以及思维的宽度和深度,是一种文学性、哲学性、思辨性的思维,必须在语言实践中提升思维。

1.在理解词语的过程中提升

小学语文教学,不论是哪个年段,都离不开词语教学,在词语教学时,就要渗透言语思维的训练。如《蒲公英》(苏教版)一文:太阳公公看见了,亲切地嘱咐他们“孩子们记住,别落在表面上金光闪闪的地方,那是沙漠。也不要被银花朵朵所迷惑,那是湖泊。只有黑黝黝的泥土,才是你们生根长叶的地方。”在教学“嘱咐”一词,有的教师会问:“嘱咐”是什么意思?在文中指什么?这样提问,就缺少思维的含量。一位教师这样提问:(1)反复读太阳公公的话,从中能看出什么叫“嘱咐”吗?(2)谁,什么时候或什么情况下,嘱咐过你什么?(3)嘱咐的背后是什么?

这里的词语教学,不是查一查字典来理解,而是引导学生阅读句子,在阅读中思考与概括,嘱咐在文中就是太阳公公告诉蒲公英不要被沙漠与湖泊迷惑,只有泥土才能生根长叶。再展开联想,联系生活,进一步理解嘱咐的意思,最后读出嘱咐的背后是深切的关心。

2.在品味句子的过程中体现

阅读教材中有许多精彩的句子,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品读语言,培养言语思维。如读《第一场雪》一课中“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教学时,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在眼前浮现出雪后的画面。然后出示画面,图文对照赏读,最后看图吟诵。

在句子品读的过程中,调动生活经验和大脑皮层的表象储备,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把文本抽象的、静态的文字活化成具象的动态的形象,形成画面,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既凸显了学生言语思维形象的特点,又在体会、感悟、熏陶的过程中,感知、想象、积累。既咀嚼涵咏,揣摩语言的贯通感,又入情入境,体会语言的情意感。

3.在归纳文章段意和主要内容时实现

课程标准在中年级和高年级,都提出了归纳段落大意和文章主要内容的要求。朱智贤、林崇德二人在《思维发展心理学》中对“概括”界定为:“概括是在思想上将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许多事物,或将某种事物已分出来的一般的、共同的属性、特征结合起来。概括的过程,把个别事物的本质属性,推及为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这个过程,也就是思维由个别通向一般的过程。”[2]概括思维常常离不开联想、想象、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归纳、演绎、类比等,是一种综合思维。在阅读教学中,有概括段落大意、概括主要事件、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概括人物特点等,这些都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如在中年级,引导学生概括段落大意,引导学生归纳的过程中,渗透思维训练。

如《李时珍夜宿古寺》(苏教版四年级)一文,一位老师这样引导学生归纳段意:先是阅读文章,找出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分别是:(1)眼看太阳渐渐下山,飞鸟归林。(2)夜幕渐渐降临了。(3)皎洁的月光透过露天的屋顶,照进房子里。接着填一填:第一段(1至4自然段)太阳渐渐下山,_____。第二段(5至7自然段)夜幕渐渐降临,_____。第三段(8至13自然段)月光照进房子,_____。最后再写一写。在概括段意的过程中,找一找,是在从整体思考;填一填是在分成几个部分思考;写一写,概括谁干什么。这样在概括的过程中,学生思维经历从整体到部分,再聚焦概括的过程。

4.在品味表达方法的过程中提升

学习文本,不仅知道文本写了什么,还要知道作者写作的密码。这就要求在阅读过程中,在文本中“走一个来回”。如学习《钱学森》一文,在初读文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比较:这篇写人的文章,和一般写人文章有哪些不同?一是体会作者采取倒叙的写法,先写钱学森回国,然后写他在生活富裕和工作条件优越的情况下想念祖国,在新中国诞生后渴望回国,克服阻挠,踏上归程,最后写回国后做出贡献。二是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正面描写钱学森说的话,侧面描写其他留学生和美国将领说话。这样在比较中,掌握表达方法,突出的年段特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5.在品读中发展思维

朗读可以表现语言的韵律节奏、精美的修辞,让无声的文字,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受。尤其是古代诗歌,讲究音律、节奏,平仄有序,简短精练,读来朗朗上口,抑扬顿挫,在吟诵中,边读边想,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体会诗歌蕴含的画面美、意境美。

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情感,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情感体验的深刻记录,是作者情感世界的敞开,与社会生活的交流。语文学习的过程,就要把握文本的情感脉络,披文入情,走进作者,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在思想上受到美的享受,品德上受到美的熏陶,心灵上受到美的净化,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三、优化过程,实现语言学习方式与思维发展的同步

1.进行批注,让读与思同步

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把阅读时产生的瞬时性、碎片性、不稳定、不完整的感受,通过批注,以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读书留痕,让思维真正发生。在读书时,遇到不认识或难懂的字、词,查字典、找参考书,弄清词义,甚至指明出处,写在空白处。还可以从人物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等体会人物特点和品质,可以抓住关键词语品味,在疑惑处,展开联想的地方,感受深刻的地方,做好批注。

可以补充批注,在阅读批注的过程中,用已有知识与生活经验,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比较批注,采用比较的方式,对词语、句子、句式等批注,体会表达的准确,表达效果的明显,培养思维的深刻性;评点批注,评点自己喜欢的精美词句、修辞手法,以及作者运用的写作方法;符号批注,和文字批注结合,有效提高阅读的效率。

2.开展辩论,让言与思同步

教学过程中,围绕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有争议的观点、多元答案、易错内容等,安排一个环节,开展辩论,这是一种集语言表达、心理素质、思维发展等于一体的高质量的思维活动。

(1)辩论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课堂上开展辩论,能成功地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学生潜力得到挖掘,学生思维得到启迪,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应变性。如学习了《景阳冈》后,有学生提出“老虎是国家保护动物,可以随便打吗?”围绕这一话题,在学生充分准备后开展辩论,可以收到意外的精彩。

(2)辩论让思维的形象与抽象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一课一辩,学生首先运用抽象思维对所要辩论的内容确定自己的观点;然后根据观点安排好陈述的次序、条理。在进行具体答辩时,发挥形象思维的特点,通过具体可感的形象把话语说得生动、鲜明,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在课堂营造一个共生、共创、共享的辩论场,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深度生长。如学习《少年闰土》,确定论题:你认为闰土是怎样的一个人?联系文章内容,开展辩论。在辩论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倾听对方发言的要点,还要及时发表支持或反对的见解,从而有理有据地证明自己的观点,反驳对方的谬误。

(3)辩论让思维的发散与聚合统一。在辩论过程中,学生学会不拘泥于一种形式、一个框架,而是向四面八方发散出去。既有多角度的想象和构思,又有侧向渗透与交叉,还有反向的设想与试探,把来自不同信息源的若干信息集中起来,探求一个正确方法与答案,从而扩展了学生的思路。[3]在辩论中,学生的认知建构不断完善,认识不断加深,思维实现了由表面到本质的转变。

3.引导质疑,让问与思同步

疑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可以对文章的标题进行质疑,可以抓住重点词、关键句子进行质疑,找出文章的矛盾之处并加以质疑,在文章的空白之处质疑,甚至对标点符号质疑,还可以对文章的结构、表达方式的质疑。在质疑中阅读,有利于理解文章内容,促进思维的发展。

如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引导质疑:明明小女孩是在新年的大年夜冻死在街头,作者为什么写: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领悟作者以幸福衬托悲惨遭遇的反衬写法。

4.学习倾听,让听与思同步

具身认知理论提出学习的第一要义是身体参与,在学习过程中,首先是耳朵主动去聆听。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离不开“听力”。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教师讲话、同学发言、课文朗读、欣赏课文配乐,都离不开听。可以听中概括,可以听中想象,还可以听后追忆与评价。教学中引导学生追忆就是复现情境,可以是关键词语,可以是想象的画面,可以是概括主要内容,追忆的过程,就是思维分析、归纳、概括的过程。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听后批判性评价,更能促进思维向纵深方向发展。

小学语文课堂,立足思维,促进语言建构与运用,不断丰富与优化学习方式,对于青年语文教师而言,不仅是教学经验的升华,还是基于教学实践下,从儿童出发,让学习真正发生,给予学生更好的课堂生活,成就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