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论”是思想建党的最新理论形态

2018-02-10 05:00周显信张云婷
关键词:治党建党理想信念

周显信 张云婷

(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事处;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南京 210044)

2016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不忘初心”,再三强调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高扬理想信念旗帜,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以贯通全篇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八个字继续深化对于“初心”的论述,系统回答了党的“初心”是什么、为什么要“不忘初心”、怎样守住“初心”三大问题,形成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论”。

“初心”一词虽出自《华严经》,但在中国共产党的话语体系里,却是对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的不断回溯。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科学地洞见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为进行伟大社会革命提供了科学指南。“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422这一论断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为共产党人提供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精神家园。“过去的一切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508这一论述科学阐明了共产党人的崇高信仰,指明了先锋队自觉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和进步趋势而消灭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的合规律性的先进使命,昭示了共产党人坚定地防止自我异化、做好人民公仆的纯洁性的革命伦理精神,深蕴了共产党人的信仰初心、奋斗初心、为民初心,为共产党人的“初心”进行了打底定型。

“初心论”正是在对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的不断回溯中,指引新时代共产党人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守先进性和纯洁性本色,在重重危险和考验下时刻回望原点、永葆初心,勇于“同一切弱化先进性、损害纯洁性的问题作斗争”[2]。这不仅是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逐步完善与进步的重要体现,更开辟了思想建党的新境界。

一、思想建党是中国共产党党建思想的灵魂

中国共产党是由理想信念来锻造凝聚的“一块整钢”,开创伊始就非常强调从思想上建党在党的建设中的作用,思想建党这一原则无疑是共产党成立时所天然内蕴的。

民主革命初期,“拉夫式的吸收办法”使得党内各阶层成员身份混杂,“两头小中间大”的阶级构成使无产阶级的组织基础非常薄弱,党内思想矛盾突出。毛泽东敏锐地认识到,这样将影响一个“斗争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战斗力。如何坚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成为当时摆在眼前最为重大的课题。古田会议上,毛泽东强调“着重从思想上建党”,开辟出一条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成功之路。延安整风作为“一个普遍的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运动”[3],是正确开展党内思想斗争的有效方式。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两个务必”重要思想,意在使全党在执政后能继续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党已经完成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地位变迁,有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条件,但党员干部面临的各种诱惑与陷阱越来越多。针对群众观点淡化、理想信念弱化等突出问题,毛泽东始终围绕思想建党这一原则,强调党员干部要克服官僚主义作风,增强公仆意识,并且通过“三反”“五反”运动,从严处理刘青山、张子善等贪腐案件,营造良好的党内生态环境,夯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根基。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由于对国内外形势判断的失误,毛泽东思想建党的理论与实践没能双向辩证同构。一方面,他做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党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的重要论断,提出“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的要求,为思想建党指出新的努力方向;另一方面,他又提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把“斗私批修”视为思想领域中的根本纲领,继续沿用群众运动式的思想教育模式,导致民主集中制被破坏,党内政治生态恶化,极大损害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总结党内思想建设停滞不前的经验教训,坚持和发展毛泽东的思想建党学说,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此为中心重整党内建设。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召开,胡耀邦做了题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报告,报告明确提出党中央要用三年时间分批分期对党的作风和组织进行全面整顿。随后,于1983年10月11日至12日召开的十二届二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明确了政党的目的是要实现党风的根本好转,提高全党的思想水平和工作水平,更加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努力把党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4]。一方面,“老祖宗不能丢”,要坚定秉承思想建党的理论内核,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另一方面,又要“讲新话”,创新思想建党的途径,使思想建党理论呈现显著的时代风格。

世纪之交的世情、党情、国情的深刻变化,赋予了执政党新的命题。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从新的高度对思想建党的建设规律和特点进行了积极探索,提出“切实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5],为跨入世纪之初的党建历程翻开了新篇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统一了全党认识和全民意志,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拓展了思想建党的理论内涵。马克思主义哲学、党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知识这一“三个基本教育”以及“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三讲”教育活动则是江泽民不断探索思想建党的有效实践途径。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加强思想建党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形成的丰富经验的基础上,以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命题,将“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作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第一个重点,用科学发展观来引领全党,用以人为本的执政思想来提纲挈领。“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构想、民族精神的继承升华等从多维充实了思想建设的内涵,思想建党的理论和实践迈向了新的征程。

自古田会议上首次确立“思想建党”原则后,思想建党就成为中国共产党一贯遵循的建党原则和科学方法。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始终将思想建党放在首要位置,在97年的党建历程中不断创新理论,总结经验,从而确保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顺利发展。尤其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理想信念建设,创造性地提出“初心论”,将思想建党挺在前沿,不断厚植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

二、“初心论”对思想建党学说的新发展

“初心论”是习近平总书记聚焦我们党面临的治党治国重大问题和严峻挑战的一个理论自觉,是党对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重大挑战发出的时代强音,拓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深度。总书记在鲜明的问题导向中把握党性修养逻辑,使党员干部对党从哪里来、为何而来、到哪里去、应怎样去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深思,为当代共产党人立心守身,拓展了思想建党的新境界。

(一)高擎理想信念旗帜,找到了阻止理想信念滑坡的有效路径

历史经验和教训充分说明:一个政党的衰落往往从理想信念的滑坡开始。习近平多次提出要不忘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是对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状况进行抽丝剥茧式的分析后找到的“药方”。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滑坡,马克思主义信仰发生动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缺乏自信,宗旨意识淡薄。

坚定的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曾多次指出面对险恶的周遭,全党要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矢志不渝地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时代感召力尤为凸显,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日战争精神等一系列革命精神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信念与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屡克强敌的强大精神动力。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那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6]63“在我们最困难的时期,共产主义的理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多少人牺牲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理想”[6]137。

当前,部分党员同志存在党性存量不足问题,把共产党员“熔铸”成共产党人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总书记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高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重大战略判断进行解释,阐明“这个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而不是别的什么新时代”[7],牢固树立“四个自信”。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将理想信念比作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形成以“补钙论”为中心的思想建党理论,摸索到破解理想信念滑坡之患的有效路径。“补钙壮骨”是对理想信念作为共产党人精神支撑作用的深刻阐述,将理想信念的作用拔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充分发挥思想建设这个党建工作主心骨的作用。坚定理想信念是好干部的首要标准,而一些违法违纪的腐败分子往往是在理想信念上出问题,得了“软骨病”。针对一些党员认为共产主义是海市蜃楼的历史虚无主义倾向,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共产主义决不是‘土豆烧牛肉’那么简单,不可能唾手可得、一蹴而就”[8],严申共产主义这面旗帜什么时候都不能丢。

理想信念作为本源精神动力引导着政党的行动逻辑。党若精神不立,何以强身健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和发扬了思想建党的优良传统,把拧紧全党思想上的“总开关”放在首位,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9]投入新的伟大斗争中,充分显示出党中央的责任担当和战略远见。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永葆人民立场的政治本色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分析、处理问题的根本落脚点,这是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政党的本质区别。习近平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是党的主张见之于行动的逻辑起点,体现了思想建党的根本价值取向。

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10]。这一著名的“进京赶考”的对话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意识和忧患意识。如何“决不当李自成”,答好时代赋予的历史考卷?毛泽东铿锵有力地指出,要成为“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11]也就是要在万里长征的征程中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党得以跳出“人亡政息”的周期率的必胜法宝。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将宗旨意识教育作为党建工作的着眼点,他指出“共产党就是要奋斗,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12]。他坚决反对贪污浪费,将打击贪污腐化、反对官僚主义等不良作风作为执政党建设的重要内容,时刻不忘与人民的鱼水之情。

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涵。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理念紧紧围绕着“怎样管好党、治好党”这个时代课题,既是对党的宗旨意识的传承,又彰显了执政理念的与时俱进。党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认准党的宗旨和使命,认准人民的期待”为宣言,以“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的政治眼光开展工作。习总书记履新初始以作风建设为切入,开展了以“为民”为核心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维护、落实群众利益的强有力举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战略目标是党努力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的奋斗坐标;“让人民成为改革的主体”则确立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命题。新发展理念围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使命引领和问题导向相统一,积极回应了广大人民的诉求和期盼。党始终站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实现人类美好理想的道义制高点上,画出人民期盼的最大同心圆。

人民性是思想建党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释放出巨大的凝聚力。思想建党不仅仅是为党自身而自转,更是循着“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而公转。“初心论”从最本源的视角回答了“为什么要全面从严治党、如何全面从严治党”的问题,通过对党员干部的赤子之心、群众观念和宗旨意识的再三强调,号召全体党员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行。

(三)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并举,找到全面从严治党标本兼治之策

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频共振,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建党治党规律的深刻把握。作为党建两翼,“建”和“治”辩证统一,两者是一个高度耦合的同构体。

延安时期,毛泽东与民主人士黄炎培的促膝长谈,就曾提到民主是防止“政怠宦成”的一条新路,从而进一步强化了制度对于执政党的重要性。但在实际过程中由于未能对制度的作用进行规律性把握,对制度的淡漠、悬置使得党在制度化上出现严重挫折。基于此,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旗帜鲜明地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13]333,明确提出“制度建设”,并且围绕制度建设进行了大量的重建、修缮工作,健全民主集中制,使民主走向制度化、法制化。

历史经验表明“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13]333,加强制度建设是“着力解决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问题”[14]的根本措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强调思想建党重要性的同时,也强调要抓好制度治党,不断制定与完善党的一系列制度规范,坚持把制度治党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推手,逐步完善标本兼治之策。按照2014年1月出台的《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安排,通过五年的努力,党内要基本形成覆盖面广、落实力强的“板块式”法规制度体系,使制度的笼子越扎越紧,越扎越实,形成庞大的“制度群”。据粗略统计,经过四年多的努力,党中央已陆续制定出台60余部党内重要法规。《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是制度威力彰显的“开门炮”,是新一届党中央对不正之风进行约束的大铁笼,细化了作风建设原则,有效遏制了“四风”蔓延态势。《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是对党员干部行为规范的强制要求;《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既是对思想建设成效的巩固,又是对党员干部在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宗旨意识上的道德引领:两者刚柔并济,从自律和他律角度双管齐下。一系列的制度治党、管权、治吏,建好权力运行的隔离带,使制度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制度治党与思想建党互为依托,奠定了新阶段党建的大格局。制度治党用实践去印证思想建党的要求,同时固化思想建党的成果;思想建党制度化使得管党治党常态化、长效化。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一个“塑灵魂”,根植于改造主观世界的思想逻辑;一个“治行为”,根植于改造客观世界的行动逻辑。二者分别从内控层面和外控层面紧密联系,跳出单纯就思想建党谈思想建党抓思想建党、单纯就制度治党谈制度治党抓制度治党的分离式逻辑[15],撑起党建的穹顶,融合成共同的行动,维系着党的生命线。

(四)提出“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时代命题,找到以党风带政风、促民风的最佳路径

十九大上,党第一次把政治建设纳入党建总布局,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强调新时代党的建设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政治建设“是我们党补钙壮骨、强身健体的根本保证,是我们党培养自我革命勇气、增强自我净化能力、提高排毒杀菌政治免疫力的根本途径”[16]。“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在“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党要严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下思想建党的崭新命题,是思想建党的重大创新。

1929年,毛泽东在《古田会议决议》中指出要“教育党员使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的生活都政治化,科学化”[17],这是在当时党内非无产阶级思想倾向问题突出的背景下提出的,以此来定党内生态的基调。1980年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深刻反思“文革”的沉痛教训,着力解决党内政治生活存在的庸俗化、随意化问题。新世纪以来,尤其是近年来各种不良思潮侵蚀着党的灵魂,系统性、塌方式的恃权腐败污染了党内政治生态,“七个主义”“七个有之”集中反映了一段时间以来党内盛行的“潜规则”和污浊之气,党内政治极有可能成为利益交换的“纸牌屋”。总书记指出“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18],并为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开展了一系列从净化到优化的重构党内政治生态的系统工程。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正风反腐来迈入净化政治生态阶段,通过对党风政风的整治来带动社风民风。2018年年初召开的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党中央指出要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夺取压倒性胜利。在清理污染源的同时,坚持用理想信念教育来强基固本。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灵魂基石,是滋养健康生态的源头活水。“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功能,说得形象一点就是在党员队伍中播撒崇高理想的种子,激发艰苦奋斗的精神,消除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保持和弘扬良好的党风,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19]通过党内政治生态这一大气候的不断修复,形成良好的政治生态场域,从而规制着场域内党员干部的行为习惯这一小气候趋向理性利好的方面。而激浊扬清的过程就需要用制度来根治权力乱为现象。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就是在用硬性条例科学规范地对党内政治生态进行优化,从而实现以党风带政风、促民风的良好局面。

可以看到,重构党内政治生态的过程与思想建党的推进机理高度契合,两者俨然是一对逻辑共同体。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用理想信念的强基固本作用来优化党内政治生态价值导向,在医治党内“病毒”的过程中再施之以制度,以制度的硬性约束作用来增强党的肌体的免疫力,确立党内健康生态的运行规则。正所谓“政治生态好,人心就顺、正气就足;政治生态不好,就会人心涣散、弊病丛生”[14]。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使思想建党得以在清正廉明的健康生态下持续发力。

三、努力构筑“不忘初心”的长效机制

管党治党是一个砥砺淬炼的过程,既要使全党同志保持高度的理论认同,又要将管党治党的理念转化为强大的实践自觉。为此,需要从价值内化、监督强化、自我纠错、评价标准四个方面努力构筑“不忘初心”的长效机制。

(一)加强党性锻炼,促进价值内化

中央第十二次深改会议强调“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高度重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改革推进到哪一步,思想政治工作就要跟进到哪一步,有的放矢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大家争当改革促进派”[20]。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从执政党的道德理想内化为执政主体的实践自觉,需抓好思想教育这个根本,着力建设先进的党内政治文化,落实修炼共产党人“心学”的灵魂再造工程。

首先,坚持不懈地加强理论武装。理论的成熟是政治坚定的基础。要坚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基本理论教育,提升理论素养,把稳思想之舵,使党员在思想和行为上切合时代使命,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其次,继续开展党纪教育,避免“破窗效应”。通过强化纪律意识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以此增强干部思想自觉,提高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再者,持之以恒地加强党性教育和道德教育。强化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精神标识,筑信仰之基,补精神之钙,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发挥党员干部的自律作用,保持全党在理想追求上的政治定力。最后,促进真理力量人格化。党员干部将自身的真理力量和人格力量结成共同体,内化“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理念,并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将这一理念转化成“为人民服务”的自觉行动,不断彰显人民性。

(二)完善监督机制,强化制度约束

新时代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明党内监督的重要意义:“对我们党来说,外部监督是必要的,但从根本上讲,还在于强化自身监督。我们要总结经验教训,创新管理制度,切实强化党内监督。”[14]党内监督在各种监督中是最根本的,是永葆党的肌体健康的生命之源。《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党内监督的根本遵循,为加强党的建设重要基础性工程打下了坚实基础。

首先要完善以党章为本,党的监督保障法规制度、党的组织法规制度、党的领导法规制度、党的自身建设法规制度为具体架构的“1+4”式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21]。其次是要重点落实党委监督“第一顺位”的责任和纪委监督执纪的责任,确保“两个责任”到位。领导干部带头示范是党的一项优良传统,党内监督要从领导干部入手,抓住“关键少数”,使各级领导干部成为强化党内监督的模范践行者。而如何让刚性的制度被有效执行则要认真落实责任制,健全问责机制,使党内监督在长效机制下成为常态。党内监督的严和实需要问责机制来把关,严格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把完善监督、目标考核、责任追究等有机结合起来,使得“关键少数”正人正己,既担负起监督主体的责任,又将自己置身于党内监督的每个环节,健全党内监督体系,保证权为民谋利。同时,以党内监督来带动其他形式的监督,使各方面监督共同严起来,转起来,形成监督合力,完善监督体系。

(三)优化纠错机制,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武器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重要的自我纠错机制。习总书记将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作为严格党内生活、清除党内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的重要法宝。以党内监督为主的监督体系,需要建立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基础之上,以此才能成为党内纠正错误、解决矛盾、规范政治生活的重要保障。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一剂良药,是党员防身治病的武器。党员要以批评和自我批评来接纳各方不同意见,尤其是群众意见,不能以自我感觉来代替群众评价,及时反映群众所言。依托正常的党内关系,以坚强的党性开展“红脸出汗”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多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用“出以公心、态度诚恳、讲究方法”的原则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坚持实事求是,知无不言,不公报私仇,也不逢迎谄媚,正确对待同志和自己,避免党内政治生活出现对上级放“礼炮”、同级放“哑炮”、自己放“空炮”的庸俗化现象。通过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将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消除在萌芽状态,做到心中有党、有民、有戒、有责,为实现党的“四自能力”奠定基础。

(四)健全评价标准,坚持人民本位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二十一次、三十次会议上,习总书记对判断改革成效标准的层层深入论述,体现了以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观。他多次提到“人民是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一再重申要把人民拥不拥护、赞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把评价主体回归人民本位,致力于把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心转化为惠民之行。

人民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党员干部要善于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及时修正工作中的错误和偏差,以人民的重大关切为准绳,从群众的立场出发,在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人民有获得感,分享“改革红利”。具体表现在继续严抓人民群众最不满意、最易感受到的作风贪腐问题,健全改进作风的长效机制,将人民群众的力量充分纳入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框架内;把群众监督的压力,变成全面从严治党的“推力”;敞开监督大门,接纳群众批评和意见。全面构建以民为本的绩效评价体系,将“群众满意度”与干部考核挂钩,扭转单一的政绩观,将“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22]作为检验一切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

猜你喜欢
治党建党理想信念
依规治党之“规”的范围界定*
习近平2021年9月1日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建党百年颂
建党百年
庆祝建党百年(五阙)
履行代表职责 落实治党责任
渔歌子·治党从严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