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琳媛
从目前初中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情况来看,课堂教学课件类型基本上仍以PPT、Flash、微视频为主。课件的作用是指导或引领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合作探究、自主创新,基于相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会因对教材、学生、教法的理解不同,选择不同的思路、角度来表达各自的教学思想,以不同的导学手段设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过程和具体环节。要想让课件的作用发挥到理想化的程度,先要在思想上对课件的设计和使用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和理解。
课件是对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或形式,不能也不是教学的全部;只有做到合理的设计、适时地使用课件,才能对教学产生促进和提升作用。
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内容呈现上,受教材、设备等因素的制约明显,教师主要借助文字或图形、表格、模型等手段向学生“授业”,手法比较单一,学生接受效果不很理想。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师可以借助软件功能得心应手的表达出用语言、文字难以准确表达的内容。当下应用较多的PPT、Flash、微视频课件,均可以通过生动而形象的手段,把宏观的问题微观化、庞杂的问题具体化、整体的问题局部化,实现化抽象为具体、化晦涩为通俗的目的,还随时可以在具体环节中补充、链接大容量的相关信息,实现省时高效的目的。更具优势的是:可以通过图文显示、动画模拟、微视频呈现等手段,营造出一个跨越时空、图文并茂、声像俱佳、立体直观的教学环境;并能随时把课堂的外延拓展到需要的范围,带给学生视听的美感和精神的享受。较传统教学而言,这种“多变化、多视角、多层次、全方位”的优势功能,可以突破传统教学在表达和观察方面的诸多瓶颈,为学生营造出宽松、愉悦、生动的情境。
传统的教学设计因手段的局限性,在相对固定的教学时限内,很难对教学内容做大幅度的整合;使用课件展开教学,可对学习内容进行多样化的呈现,还可在页面中建立链接,将学科外相关资料引入到课堂学习中;使学生在有限的时空内,获取更多的资料和信息,拓宽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构建宏观知识体系提供帮助。
课件应是开展课堂教学的一种形式之一,因为它在适应课堂变化、师生随机互动、体现教师教学特色和个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凡事都有两面性,传统教学也不尽是缺点。它在师生的双边交流中,教师可以通过一对一提问、问题专项调研、当堂检测反馈等形式得到准确的信息,实施因材施教;还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内容,灵活掌控课堂进程。而采用课件开展教学,由于环节和过程是预先设计好的,课堂预设始终无法与实际完全吻合;课堂检测与反馈只能按照既定设计展开,在灵活性上输于传统教学,教学效果有时差强人意。
从古及今,无论是哪一位名师或大师,无不具备鲜明的教学特色和个性。他们要么以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个性化语言,展现出独特的风采和较强的感染力;要么以超强的个人魅力、活跃的思维、灵活的课堂应变,展示出高超的技艺和课堂驾驭能力;要么以快速准确掌控学情,深入浅出地启发诱导令人折服……而采用课件组织教学,一是无法脱开既定的程式,即使是出现明显的脱节现象,也不得不一步步“演”下去;二是无论多么精细化的课件,若前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后续环节会产生连带效应;三是课件并不都是优点,如:走不出克隆教材的窠臼,使用上常常会出现屏面切换频繁、播放速度过快等现象。凡此种种,都会造成对教师特色和个性的掩盖,甚至是抹杀。
课件是对传统教学手段的丰富和变革,它并不能改变课堂教学的目的和性质,所以在设计的时候切不可淡化教师的作用、忽略人文教育的使命、迷失培养能力的根本。
再优异的课件也会有不足之处,课件涵盖不了思维的能动性。教育的核心问题,旨在通过教学促进学生学会认知、学会质疑解难、学会创新与发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课件无法直接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像分析、判断、比较、归纳、评价类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恰到好处地把握课件演示的时机、速度、方式,使其与学生的视听感觉、大脑思考、心理感受协调起来。同时,教师要用个性化的语言、体态和神情,不失时机地传达知识和信息,与学生亲密交流与沟通,才能使学生发挥出思维的主观能动性。
课件制作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的不只是正面效应,课上许多应该教师亲力亲为的工作如果一股脑儿交给了设计,就会淡化教师对学生的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事实上,教师对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健全人格的影响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课件地位的凸显,有时使教师偏重设计、制作,忽略对学生的人文教育。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不管课堂的信息化程度多高,最终必须落脚到对人的综合素质的影响上来。如果没有这样的认识,就会欲速而不达,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学以致用是课堂教学的归宿,教会学生用知识比教会学生知识本身更重要。只有引导学会使用知识的方法,课堂教学的价值才能体现出来。课件不只是提供给学生教材知识的电子复本,重点应放在验证知识和升华认识的过程中,这个过程不可局限于掌握某种操作技能或获取某项实践经验,还应包括对实践对象的观察、分析和处置能力。例如,语文教学不光要重视形象体会、主题理解、手法鉴赏,更要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学不光要注重从“形象”到本质的认知,更要注重通过解决问题的渐进过程,引导学生感受抽象性和逻辑性,对学生进行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使课件设计落实到引领学生主动发现、尝试、探索上来,使学生学会在实践中感悟,真正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
课件在课堂教学改革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其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毋庸置疑,但绝不可过分强调其优势作用而对传统教学进行全盘否定,更不可因技术的先进而淡化人的作用。理性的认识、设计、使用课件,才能使其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