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模拟教学法是指利用高仿真技术或者标准化病人模拟临床现场情景来替代医疗环境或者真实患者,进而起到临床教学的作用。在当前医学教学模式受着严峻挑战的情况下,模拟教学法在在岗全科医生培训中起着重要作用[1-2]。本文对在岗全科医生培训的现状以及在全科医生综合考评中的作用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目前,我国的在岗全科医生数量明显不足,且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我国大部分的全科医生基本都是由单纯的医学工作者转化而来,不能全面掌握全科知识技能,突出表现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在社区卫生领域,大部分的工作医师没有受过专业而又全面的全科医生培训[3-4]。当前,我国对于在岗全科医生的培训体系尚不完善,工学矛盾严重,在培训模式上,大部分选择了不脱产或者半脱产,究其原因,可能是全科医生平日工作过于繁忙,不愿意接受过多对本职工作有影响的事物[5-6]。
全科医生对于健康咨询能力的培养有着更高要求,核心目的是培养医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医患沟通技巧。在模拟教学法中的标准化病人被很好的应用到了全科医生的沟通能力培训中[7-8]。标准化病人在广义上包括表现出自身症状的标准患者和模仿患者症状的正常人,标准化病人为全科医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训提供了一个高仿真的环境,标准化病人最突出的优势就是针对培训反馈的意见更为专业,并且有固定的反馈标准,对于提高全科医生沟通能力、采集信息、处理信息、结束问诊等多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9-10]。
计算机辅助训练模型、局部功能训练模型、基础解剖模型是模拟教学在全科医生体格检查能力培训中极为重要的三部分,其中基础解剖模型可以让受训者更加直观的对人体脏器具体情况做一了解,包括内脏器官的形态以及数目等[11]。当前随着科技发展而诞生的3D打印技术,改革了解剖学教学,具有生产量大、可重新组装、可拆卸、覆盖各个年龄段、廉价等一系列优点[12]。局部功能训练模型可用于提高受训者心肺叩诊以及导尿等操作技能,模拟教学有助于全科医生更加准确的掌握真实患者的阳性体征[13]。
全科医生是医疗卫生行业的主力军,在第一时间与患者接触时,应具备扎实、熟练的急救技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患者的致残率、死亡率[14]。标准化病人不仅要模仿真实患者特有的临床体征,而且要对采取的抢救措施做出真实而又实时的反应,是当前急诊医学培训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标准化病人具有允许犯错误、可控操作程序、可重复、高仿真性等一系列优点,切实提高了在岗全科医生的急救技能以及思维的敏捷性[15-16]。
干扰以及分心是大部分临床医师普遍面临的问题,由于干扰以及分心导致的各种不良后果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急救措施差错、手术差错、临床推理错误等,在年轻医师中的发生率极高。模拟训练可有效降低在岗全科医生由于干扰、分心所带来的的不良后果,人们反复性的暴露在压力环境中,可有效降低错误率,模拟训练法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呼吁全科医生委员会更多的采用模拟训练法进行培训[17-18]。
标准化病人具有操作性强、评判作用多样化、高标准化程度、高系统性等一系列优点,在全科医生的培训中具有突出优势。标准化病人,增强了全科医生的护患沟通能力,做出专业的反馈,更加准确地评估在岗全科医生的综合能力,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标准化病人作为一种省时、可重复、操作方便简单、无伤害的医学培训模式,渗透到了在岗全科医生培训中的各个方面,促使全科医生进一步巩固了医学理论知识,同时提高了医生的洞察力、沟通能力、急救能力以及抗干扰能力等,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模拟培训方法。国内外研究者认为,模拟教学法可以促进决策能力、临床推理、评判性思维能力,有助于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在岗全科医生临床操作技能与考核成绩,其次国内外研究学者认为,模拟教学法可有效增强在岗全科医生的自信心。由于在岗全科医生的实践应用性质,模拟训练法在在岗全科医生的培训中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国内外许多培训机构均在教学培训中应用这套教学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培训效果。但是模拟训练法也有一定的不足,就是无法全面的代谢床旁教学,对于模拟培训法的评价方法、组织形式、概念等尚未达成统一共识,同时对于模拟培训法缺乏客观评价的实践性研究,因此在具体的医学培训工作中,建议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模拟教学法机结合,同时加强对模拟培训法教学方法、培训方法的研究,尤其是要有严格的、科学的科研设计,有效的对照组以及样本容量的实验性研究,切实提高全科在岗医生的业务能力、综合素质,促使全科在岗医生更好地服务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