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纪念馆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载体作用
——以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为例

2018-02-10 01:33唐旭昌杨孟昀
关键词:纪念馆抗震载体

唐旭昌 杨孟昀

(1.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绵阳 621010;2. 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 四川绵阳 6210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实质上是一项思想政治教育认识与实践活动,是在教育者、受教育者、环境、中介等因素的综合协调作用下展开的一系列动态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固然离不开教育者的主导性、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但环境的自发性影响也是其重要的一环,“教育与环境也会通过对人的思想行为的肯定、鼓励,对人的思想接受产生推动、助动作用,使人的思想变量加速”。[1]纪念馆兼具环境与中介的双重特点与功能,它蕴藏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目的、原则相契合的丰富资源,承载和传导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大量信息。受教育者对纪念馆这一特定环境蕴含的相关信息进行选择、过滤、整合,从而激发其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驱力,可变被动性接受为主动性接受。因此,教育者要深度挖掘、系统整理和充分地运用纪念馆所蕴含的相关教育资源和承载、传导的相关信息,利用这一独特环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刺激作用、习染作用、导引作用和验证作用,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育与环境资源的最佳融合;纪念馆更应主动作为,积极创设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最佳环境。

一、充分认识纪念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载体作用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纪念馆能够有效发挥其独特的载体作用。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是指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承载和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或信息,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活动形式和物质实体。[2]从载体的性质看,纪念馆既是一种物质载体,又是一种精神载体;从载体的形态来看,纪念馆既是一种有形载体,又是一种无形载体;从载体状态来看,纪念馆既是一种动态载体,又是一种静态载体。正是在这种物质与精神、有形与无形、动与静的对立统一中,纪念馆才能把文物、图片、文字、视频或声音等实体中所蕴含和承载的特定信息传递给受众,以达成视觉的冲击、心灵的震撼、行为的导向之功效。习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3]作为基层宣传文化阵地和教育基地的纪念馆,是广大青少年学生和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爱国主义的重要基地,更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平台、载体和窗口。充分发挥纪念馆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作用,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进一步增强人们对其感知、理解、认可和践行都具有现实意义。

纪念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载体作用的发挥是其社会教育功能的重要体现。纪念馆是专题性的博物馆,是为纪念重大历史人物(比如李白纪念馆、李时珍纪念馆、梁启超纪念馆、邹韬奋纪念馆、抗战名将纪念馆、彭德怀纪念馆、刘少奇同志纪念馆等),或纪念重要历史事件(如鸦片战争纪念馆、秋收起义修水纪念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或纪念著名历史遗迹(如嘉兴市南湖革命纪念馆、瑞金革命遗址及纪念馆、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指挥部旧址纪念馆、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等)而建立的集实物、图片、文字、视频、声音等要素于一体的特殊物质实体和固定场域。纪念馆遵循“突出个性”“还原历史”“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启迪后人”等理念来收集、陈列、展览文物,达到沟通历史与现实的目的。人们在这一特殊的氛围与场景中,通过环境的强烈刺激、心灵的巨大震撼而达成思想乃至行为的重大改变。可见,纪念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是其最重要的功能,收藏、研究、展示和宣传等其它功能都应服从和服务于这一基本功能。纪念馆社会教育功能又具有强烈的时代性,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主题与历史任务,其社会教育功能的发挥应与时俱进。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充分有效发挥纪念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载体作用是其最主要的时代课题和重要任务。

二、深度挖掘纪念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资源

教育者要充分发挥纪念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息的承载、传导功能,使“教育指向有环境佐证,环境影响有教育支撑,受教育者在教育与环境的互证中,得到了理性和感性的双重认知满足,较愿意接受环境影响和教育指导,自觉修正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从而形成教育与社会所期望的思想意识状态”。[4]而这一功能的有效发挥离不开对纪念馆所蕴含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资源的全面了解、深度挖掘和系统地整理。

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以下简称抗震纪念馆)抗震纪念馆位于紧靠北川老县城遗址的任家坪,主要由“旷世巨灾、抗震救灾、科学重建、伟大精神”四个部分组成;它还包括全世界规模最宏大、破坏类型最典型、次生灾害最全面、原貌保存最完整的北川老县城遗址这一“室外馆”和以“感受地震、传播知识、关爱生命”为主题的地震科普纪念馆这一“副馆 ”。通过对抗震纪念馆这“一体两翼”资源的挖掘、梳理与整合,可以提炼概括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以下内容。

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同样面对特大自然灾害或灾难面前,中国无论在人员调动、资源调拨、资金支持、救灾速度、救灾力度、灾后安置和重建等方面都具有资本主义制度无可比拟的制度优势。究其原因就在于中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国家,奉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执政理念。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现在,我们国内条件具备,国际环境有利,再加上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今后的现代化建设长过程中,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的阶段,是必要的,也是能够办到的。”[5]“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不仅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已经得到了生动的诠释和全方位的体现,而且在2003年抗击非典和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等处理巨大社会危机中更是得到了生动的展示。

第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5·12汶川特大地震是我国历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的抗震救灾。灾情发生后,社会各界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作风,纷纷捐款捐物奉献爱心,真切地体现了祖国大家庭患难与共的民族温暖和华夏儿女血浓于水的骨肉深情;在震后百日内就解决了灾区1510多万受灾群众的过渡安置问题,创造了“灾区没有出现流民、没有出现饥荒、没有出现瘟疫、没有出现社会动荡”的人间奇迹;灾后重建举全国之力,对口援建,按照“一省帮一重灾县”的原则,对口援建省市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让受灾地区旧貌换新颜。这些铁的事实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就是: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保障、自信和坚守,就不可能取得抗震救灾与灾后重建的重大胜利。

第三,彰显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抗震救灾精神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精神。灾情牵动全国人民的神经,数以万计的人民解放军、民兵预备役人员、公安民警、医疗卫生人员、新闻工作者、科技工作者、工程建设者和志愿者奔赴灾区,开展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地震发生后,灾区群众发扬“不等不靠、守望相助、自救互救”的作风,灾区人民奉行“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的朴实做人准则,努力救死扶伤和重建家园。这些都构成了中国精神的内核,是中国人民的无形精神财富。

第四,“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据2009年5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中国的减灾行动》白皮书统计,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灾区志愿者达到300万人,在后方参与抗震救灾的志愿者更是达到了1000万人以上。这些志愿者几乎包含了社会各行各业和各类人群。志愿者们通过分发配送物资、抢救运输伤员、捐款捐物、献血流汗等形式的义务劳动,身体力行地践行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全社会营造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积极社会氛围。

第五,可亲、可敬、可学的榜样人物营造了“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5·12特大地震中涌现出了“吊瓶男孩”李阳、“芭蕾女孩”李月、“抗战救灾英雄少年”何翠青、“警察妈妈”蒋晓娟、“断腿英雄”刘刚均、“抗震小英雄”林浩等一大批平民英雄和先进典型,他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生动载体,其凡人善举生动地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作了积极的道德示范。他们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树立了一个个标杆和对照学习的榜样,这也有助于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社会风气。

第六,人类必须善待环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长期以来,尤其是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人类社会奉行“人类中心主义”立场,把自然界当做利用、索取和支配的对象。在实践活动中,全然不顾自然界的承受能力和环境自我修复能力,按照人的单方面欲求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由此导致了地震、海啸、火山、龙卷风、全球气候变暖等极端自然现象以及生态、环境、资源、人口问题等全球问题。正如恩格斯说深刻指出的那样:“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6]因此,人类实践活动必须有其边界和底线,必须将真理的尺度和价值的制度融于实践活动中,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解与和谐。

第七,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生命是宝贵的,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对生命要尊重、要善待、要珍惜。抗震救灾坚持先救人后救物的原则,秉承“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分百努力”的精神,尽可能的抢救每一个生命。2008年5·19日也就是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头七”日开始,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举行为期3天的全国哀悼日活动,全国和驻外机构下半旗致哀,全国停止所有公共娱乐活动。这些举措充分体现了党、政府和人民群众对生命的尊重。活在当下的人们更应懂得生命的可贵,要常报一颗感恩和知足之心,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社会。同时,面对大规模死亡突发事件,人们应了解如何面对失去亲人的伤痛和慰藉那些伤亡者的伤痛的心灵。

第八,政务诚信、社会诚信。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各级党委政府、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把“廉洁救灾、阳光重建”的理念贯穿始终,严明各项纪律、严格各项监督,通过设立公开举报电话、公布重要账目、相关各方合力监督等行之有效的形式,让钱物得到合理公平的分配和配置。这些廉洁有效的政务措施有助于引导人们诚实做人、守信做事。

三、积极创设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最佳环境

每一个纪念馆都有自己的特色资源和特定主题,应将其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要求和行动方案紧密结合,积极探索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要求与自己特色馆藏资源进行有机结合的独特之路。近年来,抗震纪念馆主动作为,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创设了有效的认知情境和人文感化情境。

区分层次和对象,针对性地提供服务。目前大多数纪念馆在发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作用中存在服务模式单一、对受众不加区分、偏重学校等事业单位等同质化倾向。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邀请专家学者指导修改讲解词,增强解说的科学性和感染力;举办大型签名、专题讲座、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升自救互救能力、中小学生安全培训、亲子游戏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加强了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创设与主体相关的参观氛围。纪念馆整体的环境和氛围直接影响其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载体作用发挥的效果。地震纪念馆通过规范员工的言行举止和服务态度、完善人性化的设备设施、安全生产常抓不懈等手段来创设一个庄严肃穆、低缓沉静、追思遇难同胞、感受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的氛围,让受众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中增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理解和践行。

加强学术研究,为载体作用的发挥提供理论基础。抗震纪念馆积极参与相关学术论坛、各级社科普及基地工作交流、各种培训提升等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与北京师范大学、防灾科技学院等学术机构联系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完成《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功能定位、作用发挥及对策研究》等多篇调研报告。各种形式的学术活动开展与交流为纪念馆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载体作用提供了学理性科学性的准备,使载体作用的发挥跃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打造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做到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和服务素质的统一。抗震纪念馆狠抓日常运行管理中的细节和各项管理制度的制定与落实,落实岗位责任制,利用薪资杠杆调动职工积极性。抗震纪念馆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互派馆员,短期长期结合”等方式以提升员工专业技能,开展多种形式的团队活动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通过这些抓手,职工素质有了极大提高;纪念馆的工作开展更加有序和富有效率;纪念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尤其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面的作用发挥更为全面和充分。

拓宽办馆思路,坚持开放办馆理念。抗震纪念馆与四川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理工大学、绵阳师范学院等院校建立学生社会实践、实训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还与多个学校单位建立了长效合作机制,每年定期组织干部、学生、社区群众到纪念馆参观和接受教育。同时,抗震纪念馆还坚持“走出去”战略,广泛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扩大纪念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运用民间力量搜集资源和文物、让经历该事件的人讲述自己的真实经历与感受;启动“地震知识进学校,进社区”主题活动、举办“地震科普”杯安全知识进校园征文活动、与绵阳第二届科技博览会上设立地震纪念馆科普专场。通过内外联动的办法,大大提升了纪念馆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作用。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增强展览吸引力和提升展览馆影响力。在抗震纪念馆和科普体验馆的展示陈列中,运用拟真场景、LED视频、互动投影、白膜投影、U形影院和4D动感影院等高科技手段,极大地提升了展览的观赏性、互动性、教育性。地震纪念馆设置虚拟地震遗址区、虚拟地震纪念馆,方便公众通过虚拟场景体验感悟;抗震纪念馆努力做好“微”字文章,运用微博、微信和手机APP发布相关新闻、馆内动态及防震救灾活动信息,扩大了抗震纪念馆的传播范围。

发挥重要节庆日传播社会主流价值的独特优势。充分挖掘利用传统节日和纪念日的丰富教育资源,寻找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和结合点。抗震纪念馆利用每年春节、清明节、羌历年和“5·12”祭典日,缅怀罹难同胞,对亲情、友情、国家民族情感和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热爱进行体验、感悟和加深。

四、结语

纪念馆是为纪念重大历史人物、或重要历史事件、或著名历史遗迹而建立的集实物、文字、图片、声音及视频于一体的专题性博物馆。它是物质实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内涵的有机结合,是连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中介与桥梁。纪念馆蕴含、承载和传导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丰富资源与信息。借助纪念馆这一特殊环境与载体,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能进一步增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执行力。纪念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作用的有效发挥是教育者和纪念馆双方协同作用的一项系统工程,它既离不开教育者对纪念馆这一独特环境所蕴含的教育资源的积极开发、深度挖掘、系统整理和充分利用,也离不开纪念馆对本馆资源全面深入的了解、主动的作为和相关环境的积极创设。

参考文献

[1] 张世欣:思想教育规律论[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114.

[2] 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人民出版社2006:392.

[3]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外文出版社2014:165.

[4] 张世欣.思想教育规律论[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19.

[5] 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377.

[6]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人民出版社2015:413.

猜你喜欢
纪念馆抗震载体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萧军纪念馆
漾濞书协抗震作品选
关于房建结构抗震设计的思考
沈南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谈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研究
秋收起义纪念馆
秋收起义纪念馆
他成了抗震抢险的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