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飞
这是一个消解文字的时代,在“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现代人已经没有足够的耐心,碎片化阅读、鸡汤式洗脑、盲流式跟风……琐碎的生活让我们消耗了太多,要么故事、漫画般的消遣娱乐,要么考题、训练式的智力技巧,文字让位于图片,成了图片的陪衬与补充。印刷媒体对图片的过分追求,潜意识里引导受众淡漠了文字,遑论以兼容图象、声音与文字于一体的电视、手机等为代表的电子媒介,浅层次、碎片化已然成为主流阅读潮流。今天的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忙碌”,早晚刷刷微博、扫扫新闻,难得空闲看看不动脑的网络小说,时不时还要在朋友圈忙着点赞,忙着投票,层出不穷的链接将我们的阅读时间彻底分解,一幅幅装帧精美的图集、一句句精雕细琢的言辞,在急促的生活节奏下熬制出一碗又一碗速成的心灵鸡汤。
只是,鸡汤虽好,却不管饱,除了让你内心一顿捶胸顿足痛恨自己的粗糙,剩下的就是雁过无声涛声依旧——看了大量的信息,却似乎什么都没有留下。街外依旧车水马龙,自己该干嘛还得干嘛。随着高考全国卷的回归,语文没了名著、加了阅读、换了作文,更灵活、更看视野、更重思维的高考全国卷让原本就没啥阅读动力的学生更是手足无措。不考名著,刚好不读,任务驱动型作文防止宿构、注重思辨,更好,因为有阅读、有积累的还不一定能拿高分……此消彼长,用进废退,多元化时代让我们一直提倡的纸质阅读、整本书阅读举步维艰。
放眼当下,核心素养已从概念化落地到学科化、精细化,在看得见的实践中,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已然成为当下教育的热搜词汇,博观而约取,一言以蔽之,核心素养最核心的就是要有深度思维,要有辨证逻辑思维!这也是当前语文教学的必往之途,从近两年高考全国卷的阅读考核上看,现在越来越注重三个能力的培养:文本的整体解析能力、情感的整体感知能力、逻辑的辨证思维能力。
而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重新审视一个命题:整本书阅读。
曾国藩有言:“书味深者,面自粹润。”意即读书体味很深的人,面容自然纯粹、温润,要想体味很深,则需深入文本,一以贯之,与作者对话,与自己交心,这样的阅读正是真正的整体阅读,是更贴心的阅读,这是浮光掠影的浅阅读所无法达到的境界。这样的阅读会让你更完整、更震撼地体会每部作品的思想体系,这种体验无可复制,这种触动深入骨髓。萨特说:“我在书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我又在书里重新开始我的生命。”书中乾坤大,笔下天地宽,观其完整、深入、全身心投入的阅读态度,心中必有对于可能逃避自我的东西的悄然激情,必有一种在火焰下的苦味。
读者是一个美好的身份,不可否认,碎片化阅读确实简单轻松,让人们在图文并茂的浅阅读中完成自己的心灵之旅,但碎片化阅读碎不出光芒。更何况,那些引诱你反思人生的各种说辞和故事充满了断章取义,更有各种淹没真相的“标题党”“头条控”让你错读误读,臻于浅薄盲从……赫胥黎说:“我们终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碎片化阅读,破碎的岂止是个体?还有文化生活的破碎残缺,还有价值体系的崩盘沦陷。诗人欧阳江河说:“我故意写长诗,对抗碎片化的生活。”你看中国的作品,很多不都是男女主人公历经劫难,千辛万苦地最后在一起,然后故事戛然而止,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这和西方故事套路里“从此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后就不写了不谋而合,这些神仙眷侣们每天离得开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碎片化的生活”吗?我们的学生不写长诗,但要做长题,一个八百字的作文就足以让不少学生分分钟“碎片化”:抓耳挠腮,苦不堪言,最后又“循规蹈矩”地套出尼采、康德、苏格拉底,你要是引个“郭鲁茅巴老曹”还真不好意思跟人说。借用北大漆永祥教授说的话,这是“不辨男女,不说人话”。一个名言名句,有时是一本书的“精华”,动辄来几句名言,断章取义地“掐尖”,却不知道名言下面的“冰山”,如此功利,实在让人遗憾!如果说毁掉一首歌的方法是把它设为闹铃声的话,毁掉一本书的另一个方法就是对其碎片化拆解阅读!
二轮课改三十年,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学生依然焦虑,教师的眼界决定阅读的边界。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们每个人都诞生在声音的世界里,孕育于视觉的世界中!思考和探索因为记录而形成思想,是文字通过其独特的力量传递给我们。那么,何不少一点碎片化阅读,让整体阅读增润我们的脸色,改变我们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