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忠海
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他告诉我们教育需要互动,需要启发。
美国学者、著名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1946年首先提出了“学习金字塔”的研究理论,它用数字形象地显示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后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如下图:
通过图表我们可以发现:一些传统的学习方式的留存率极低,特别是听讲的方式,而主动学习方式中的讨论、实践、传授给他人的留存率要高很多,最高达90%。从“听讲”到“演示”的学习方式是被动式的,参与度非常低,所以学习保存率无法超过30%。金字塔底端的方式,则让学习者参与到学习中,学习效率高很多。作为教学活动,据此理论,老师带张嘴讲,学生带着耳朵听的课堂,效率是很低的。所以教师则要充分尊重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觉地参加合作学习,从而提升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让课堂动起来,既指师生之间的互动,更指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则“退隐”。
传统课堂,老师是主体,学生被动接受教育。教师讲得汗涔涔,学生听得头沉沉,这样的学习效率可想而知。所以教师更新理念,改变角色非常重要。这堂课我充分放手,所有题目都由学生自主讲解,讨论交流,质疑答疑。时间的分配上我的点评时间不超过十分钟。老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在学生确实需要帮助的时候适当做些指导。学生学得怎样成为课堂的首要目标。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的大舞台。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学生在课堂上敢于展示,就必须让他们事先充分准备。只有成竹在胸,学生才敢登台展示;只有充分准备了,在讨论交流环节,才能发现别人的问题,才敢提出问题。本次课的成语题,我在课前安排给一个平时就对成语有兴趣的同学,让他充分准备,了解成语的典故,易错点,易混淆点。果然,这位同学在课堂上从容不迫,侃侃而谈,效果很好。这次成功的经历,也极大的鼓舞了这位同学。在以后的课堂中他逐渐变得活跃而自信。
语文课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次课我让学生10人一组,把全体学生分为6个小组,5个讲解小组,1个点评小组,小组优生与差生结对子,优生带动小组成员根据任务去预习。课堂上,每个小组推荐一位同学代表本组讲解,本组的其他同学补充。其他组的同学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共识,再对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精讲释疑,力争教师少讲,学生会的不讲,把时间还给学生。在热烈的学习氛围中,差生不再逃避了,他们在小组中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课堂上也能踊跃发言。最后点评小组对各小组的课堂展示进行点评,评出优秀小组。通过这种方式,大家摩拳擦掌,为了小组的荣誉而战。
“十根手指,参差不齐。”学生也是存在差异性的,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各不相同。因而设计问题,布置作业时都要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他们的探究意识和进取精神。特别对于后进生在学习上的障碍,教师要千方百计地积极引导,帮助他们度过难关。教师要用期许的眼光鼓励他们敢于发言,多给他们一份尊重与关爱,因材施教,因材施“励”。善用显微镜和望远镜,用显微镜看学生的闪光点,用望远镜看学生的潜力,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学习中的障碍时,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如赞赏的目光,亲切的话语,直接表扬,让他们为自己感到骄傲,充满自信。在尝到甜头之后,他们便会自觉地想去再啃“甘蔗”,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劲头。教师要适时地给予指导,为学生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让学生感到“我能行”“我很行”,看到成功的希望,树立了克服困难的自信,学习就变成了轻松的事情、享受的事情,变成学生自觉的行为。分组时,注意优生、中等生、后进生之间的相互搭配,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后进生讲解基础题,中等生补充,优生则进行方法、规律的归纳、总结。例如,本次就有一个后进生,在课堂上讲解“名句名篇”的题目,他平常经常写错别字,这次现身说法,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再如在讲解诗歌《放慵》中的“交疏午自藏”的“午”字时,教师则应扮演引路人的角色,指导学生从字面含义,语境含义,律诗的格律等角度去赏析。让学生学会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知道如何“动”。
总之,教师要不断学习,转变思想,革新教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信心为前提,相信每个学生都是最棒的,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从幕后走到台前,从被动变为主动,把时间还给学生,课堂交给学生,学生才会全面“动”起来,才可能真正实现语文的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