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桑青松
关键词: 青少年;道德教育;团体心理疏导;德育模式
摘 要: 心理疏导是新时期德育的重要方法之一,心理疏导与道德教育各有其特点和擅长,整合二者的特色与方法,将心理疏导有机融入青少年道德教育是增强德育工作专业性和实效性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必然要求。认知发展理论、价值澄清理论、体谅模式、主体间性模式等是团体心理疏导德育模式的理论基础。增强家庭育德功能,创设学校道德教育新情境,营造促进青少年品德发展的社会文化氛围,确立团体心理疏导德育模式,是实现心理疏导融入道德教育的价值旨归和实践遵循。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 2435(2017)06 0779 06
Key words: adolescents; moral education; group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mode of moral education
Abstract: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a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thods of moral education in the new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moral education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methods that integrate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into adolescent moral education is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to enhance the professional,normative and pragmaticality of moral education.At the same time,it is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to improve the mental health of adolescents.Cognitivedevelopment theory,value clarification theory,the consideration model and intersubjectivity model are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group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moral education practice.Enhancing the family moral education function,creating a new situation of school moral education,creating a social and cultural atmospher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young peoples moral character,establishing the group psychology model dredge moral education are the value appeal and practical rule in the new era of adolescent moral education.
一、問题提出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整体转型期,青少年德育实践领域受到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冲击,青少年道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如何进一步创新青少年德育工作的新理念和新方法,探索青少年德育实践工作新模式,是德育工作改革和发展面临的新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1]十八大报告中更是强调引导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应注重心理疏导。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强调指出,为未成年人提供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健康等全方位健康服务极为重要。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德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等教育。”[2]青少年德育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立足于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教育者依据一定的道德规范和伦理思想对青少年在做人品德与处事原则方面所做的教育,它强调以教育者所提供的价值观念为目标,反映了青少年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下的品德形成和发展过程,体现了青少年道德形成具有主体性、接受性和建构性等特征。[3]
心理疏导作为新时期德育的重要方法之一,是德育工作改革和发展的需要。青少年尚未步入社会,心理状态十分不稳定,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亟需得到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社会支持与心理呵护。心理疏导融入青少年道德教育,可有效预防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发生,大大降低心理疾病的发病率。心理疏导的研究开辟了德育理论研究的新领域,拓展和深化了现代德育的基础理论研究;心理疏导方法的有效运用,可不断丰富和完善传统德育方法。心理疏导作为探索青少年传统德育模式向现代德育模式转型的创新手段和方法技术,它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的具体化表征,也是道德教育内容的进一步延伸和拓展。心理疏导与道德教育在其服务的对象和实施内容上存在高度关联性和内在契合度,两者有机融合体现了我国德育研究的本土化取向,是新时期我国青少年德育发展的理论诉求与实践回应。
由于青少年德育工作受制于传统德育理念的影响,心理疏导的方法尚未专业地运用于道德教育之中,心理疏导融入道德教育的功能也没有充分发挥。传统的道德教育在重视对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实践探索中,缺少心理教育的具体方法和技术,缺乏与时俱进的专业性与规范性。将心理疏导融入青少年道德教育是构建富有实效性和时代性、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的德育新模式的必然选择。将心理疏导融入青少年道德教育实践,借鉴团体辅导和心理干预方法和技术,开展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预防和干预,构建团体心理疏导德育模式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趋势。endprint
二、 心理疏导与团体心理疏导德育模式
(一)心理疏导的内涵
心理疏导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学科发展的新领域。近年来,学者们基于不同学科视角和方法论基础,围绕心理疏导概念与内涵研究、实践经验及理论方法研究、价值与功能研究以及有效运行对策研究等,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和主张,开辟了从宏观到微观层面的基本论域,形成了系列研究成果。研究内容包括从理论叙述走向实践探索,从概念解析转向模式建构,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展,形成了该论域的雏形图景。研究成果为拓展和深化心理疏导的应用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遵循。
在心理疏导概念厘清和内涵意蕴的确立上,有学者从心理学视角进行了分析,强调“疏导”的本来含义即疏通、引导,心理疏导就是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对人们出现的心理冲突、思想困惑和道德问题进行疏通和引导。疏导不同于教导,也异于指导,它充分尊重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个性特点和心理诉求,引导并启发他们体认到自身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并最终通过他人教育和自我管理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使思想政治工作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4]也有学者认为,疏通和引导是一体两面,即疏通是前提,引导为目的,若无疏通,个体就难以被正确的引导,没有引导,疏通又失去其价值,二者彼此联系、相互贯通,“心理疏导”就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把人的思想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5]目前,学术界普遍的观点认为,心理疏导是以价值澄清和情感体验为核心,以认知、情感、思想、社会适应和社会环境等为主要内容,运用心理干预不同形式,诸如咨询、说理、对话、启发、引导等,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维护社会的稳定、引导个体和社会的和谐发展。[6]我们认为,心理疏导是指遵循心理活动规律,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方式,进行心理、观念或思想层面上的“疏通”与“引导”,思想政治工作者通过解释、说明、同情、支持和理解,来影响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心理状态,改变社会公众的认知、信念、情感、态度和行为等,达到预警、降低、解除不良状态的目的。
近年来,研究者从医学、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与技术视角,理性分析了心理疏导研究中的理论与现实问题,科学把握其内在规律和外在影响因素,并开展了心理疏导的多学科整合性研究,心理疏导研究正逐步走向科学、规范、成熟,心理疏导渗透和融合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成果不断增多。关联性研究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第一,心理疏导研究方法多元化。有学者强调必须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本真精神,它是开展心理疏导工作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有学者强调必须借鉴医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技术和方法,从多学科、多视野,全面和深入地探索心理疏导的本质、功能,把握其内在规律和外在影响因素;也有学者认为必须批判吸收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心理疏导的理论与经验,包括不同理论流派和学说中折射出的心理疏导内容与方法,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 “阴阳五行”的哲理思想,以及“中庸之道”“仁义礼信”的处事原则和行为准则,还包括德育实践中总结积累且行之有效的疏导方法等,这些皆是心理疏导的有益资源。[7]328第二,心理疏导模式多样化。心理疏导可从心理层面进行疏导,帮助个体宣泄不良情绪、缓解心理压力、引导心理健康;心理疏导可从利益方面进行疏导,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引导个体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心理疏导可从思想观念上进行疏导,提高个体道德判断能力、增强道德意志、提升行为选择能力,引导个体积极参与道德实践。[8]133140第三,心理疏导技术实效性。有学者提出个体心理疏导和团体心理疏导相结合;其中,团体心理疏导借鉴了大量团体心理辅导的成熟理论、方法和技术,可在青少年德育实践领域进行广泛的应用。
(二)团体心理疏导德育模式
近现代西方道德教育的不同观点为我国青少年德育实践转向提供了相应的理论借鉴和现实参考。目前,国内学术界对道德教育模式的研究主要有体验式道德教育模式、探究性道德教育模式、建构式道德教育模式、榜样式道德教育模式、家校协同道德教育模式等。这些道德教育模式既是对传统道德教育模式批判性地继承和吸纳,又是构建新型道德教育模式的基础;既突破和创新传统道德教育壁垒,又重新确立了新形势下道德教育模式的现实转向。特别是当下社会的多元化价值观念冲击着青少年业已薄弱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价值观,增添了其价值判断的难度。构建青少年道德教育新模式理应以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征为前提,尊重他们的情感体验,在实际生活中发展青少年思考、理解价值观的能力,积极调动学生的主体性认识、情感等,逐步将个体外在的道德约束转化为内在的道德需求,并指导个人的道德行为,实现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知行合一。[9]210212
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道德教育实践也需要结合青少年个体发展特征来进行。一项针对青少年道德的研究指出,在当代社会转型时期中,依据青少年发展的“偏离与吸纳理论”,对于当前社会偏离程度较高的情况,青少年道德观容易发生偏离,进而产生不良行为,应该引起社会的关注。[10]在青少年社会适应方面,社会适应优秀和良好的青少年比例较少,需要进行具体化的引导和支持。[11]青少年自我报告的横断设计研究指出,考虑到青少年在社交过程中的自卑感和心理健康状况,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关注青少年的人际关系能力,减少因社会适应不良而导致的消极情绪。[12]心理疏导不在“堵”,而在“疏通”和“引导”。这种疏导可以帮助人们发现自我、重识自我,进而积极调整自我,找到个人与社会的联结点,找到生活的目标和动力。[13]因此,在德育实践过程中,面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征和规律,需要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引导。对于青少年时期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可采用心理疏导的方式,因为心理疏导具有人文关怀的特征,它可作为德育重要实践途径之一,在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融为一体的过程中实现人的自我发展,帮助青少年更好地完成德育发展的目的。[14]心理疏导融入青少年道德教育可遵循非指示性原則、尊重理解和支持原则、学生主体性原则、普及性教育与个体心理咨询相结合、思想与心理相结合等五个原则。[15]endprint
因此,团体心理疏导德育模式既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又是一种源自心理咨询且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方法,具有工作主体的多样性、涉及内容的广泛性、疏导过程的导向性、疏导方法的灵活性等特点。它针对青少年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特征,利用群体规范对青少年道德成长的约束作用,以实现青少年道德形成和人格的全面发展。
三、 团体心理疏导德育模式的理论基础
(一)青少年德育实践的认知发展理论
20世纪80年代初,科尔伯格在皮亚杰的品德发展理论基础上,建构了儿童“三个水平六个阶段”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这些阶段反映了个体普遍的道德发展顺序:无律—他律—自律—自由。科尔伯格认为道德教育必须符合儿童智力的发展,道德发展还依靠儿童体会到的道德情境中认知冲突经验,即道德产生于社会实践活动,为此他提出了公正团体法的道德教育方法,强调团体在个体道德发展中的作用。[16]120124科尔伯格指出“如果我们想创造一个特别公正的社会,那么引发作为这个社会终身成员个体的公正观念就是有必要的”。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同伴群体对其生活与学习影响重大,他们既渴望从群体中获得归属感、安全感,也愿意与同伴行为保持一致。因此在青少年德育实践中,科尔伯格的公正团体道德教育方法为团体心理疏导德育模式提供了很多有益的理论设想。
(二)青少年德育实践的价值澄清理论
20世纪60年代路易·拉斯思提出价值澄清理论,其核心思想是经验论,霍华德·柯申鲍姆、梅里尔·哈明、悉尼·西蒙等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这一理论。价值澄清学派认为,价值观是个人社会实践的产物,个体成长经历不同,所形成的价值观也独具特色,“价值澄清”的主要目的是帮助青少年澄清自身价值判断,获得适合其生活环境的价值观,指导他们不断调整自身以适应生活的变化。[17]335343价值澄清主要以解决青少年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基点,把关注焦点放在与青少年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上,包括生活、学习、交友等琐事,尤其是让青少年感到困惑、自觉无能为力的事情。拉斯思认为,“在价值选择中人们必须学会珍爱自己,把自己的选择整合到自己的行动中,这是一个通过比较、内化和践行的过程,价值观源于生活本身的变化。”价值澄清理论为青少年德育实践提供了多种具体、有效的方法,如“澄清应答法”“价值观延续讨论法”等等。价值澄清的理论和方法与心理治疗中认知行为疗法有异曲同工之处,二者皆强调认知评价在实际生活中践行的重要性,为青少年认知行为改变提供理论依据。
(三)青少年德育实践的体谅模式
20世纪60年代彼得·麦克菲尔和其同事,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调查,发现学生们普遍具有获得体谅与关心、体谅与关心他人、与教师和谐相处的心理需要。麦克菲尔认为,道德教育应当从生活出发,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满足学生情感需求。为此,他们编制了一套简明、实用、操作性强的道德教育系列教材《生命线》及参考书《学会关心》。麦克菲尔提出:“道德培养应注重学生的情感需要,使学生能够与人友好相处;道德培养的关键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学会关心和体谅。”能够关心和体谅他人是人类任何文化中最基本的正向情感,它具有普适性和超越性,超越一切时间、宗教、种族、文化等人为的分界。而这种关心和体谅他人的能力,不是生而有之,是需要通过后天体验、学习获得的。体谅模式关注青少年的情感体验,强调道德情感是影响青少年道德认知内化,道德行为外化的关键因素。体谅模式通过设计可操作性的生活情境中道德冲突,引入学生学会考虑他人,体会他人感受,学会与人和谐相处。体谅模式的思想和方法为团体心理疏导德育模式确立提供了情感支持依据。
(四)青少年德育實践的主体间性模式
主体间性是哈贝马斯等人对近代形而上学哲学方法进行反思和批判过程中提出来的一种新观念。该学说主张,“参与交往的双方都是主体,强调教育主体与受教育主体之间的相关性、统一性、调节性。”这为青少年德育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方法论,即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共同存在、民主平等的双向教育主体,以双向互动为基础,教育者在牢牢控制和把握青少年德育大方向的前提下,尊重青少年的人格、理解他们的精神需求,从内心感化、打动他们,从而获得道德发展的内部动力。主体间性模式同样也为青少年德育实践引入心理学“共情”概念提供了契合点。共情最初是由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所阐述的概念,罗杰斯认为,为了更大限度地了解来访者,尽力体察其精神活动的每一个细微变化,治疗者有意识地设身处地地理解来访者的各种观念、情感,并将对这一内心世界的理解,准确地传达给对方,从而促进来访者的成长。随着研究的进步与深入,共情的内涵也逐渐丰富,受20世纪20—30年代儿童“观点采择”以及“角色采择”认知理论的影响,一些学者就把共情定义为“对他人心理和状态的理解,是一种认知与想象的过程,事实上并没有真正经历他人的情感”。[18]共情过程可概括为两个步骤:一是尽量准确地感同身受来访者的内心世界;二是把对来访者精神世界的理解,以言语和非言语方式准确地传达给对方。主体间性模式和共情为青少年德育引入“心理疏导”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心理疏导有利于发挥德育的双主体性,能充分体现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共情性。
四、 团体心理疏导德育模式的实践遵循
青少年德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合力协同教育。它以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特征为基础,受社会意识形态的制约,还受社会文化、网络信息、群体价值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团体心理疏导德育实践模式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运用各种团体辅导的理论和技术将认知德育、情感德育、生活德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对青少年的道德问题进行认知、情感、思想、社会适应等方面的疏导,有效地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促进青少年道德全面发展。它是一个积极引导与学生自我调节相结合,解除障碍与提高自我修养相并论,理解与尊重相融合的和谐发展过程。[19]endprint
(一)创建青少年德育实践的家庭团体心理疏导模式
家庭是青少年德育的第一场所,它以耳濡目染的方式在生活中影响青少年的道德养成。家庭结构、家庭作风、家庭氛围、乃至家庭的物质生活;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父母自身的道德文化素养,乃至父母的职业类型都会对儿童道德发展有潜移默化的影响。[20]212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要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21]青少年德育实践中的家庭团体心理疏导模式是家庭团体治疗与道德教育的结合,家庭团体治疗是指多个家庭共同参与的心理治疗,家庭治疗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包括结构模型、代际模型、心理动力模型、策略模型等诸多模型,拥有包括家庭排练、家庭图谱、角色扮演、情感对质等丰富的技术,帮助个人在家庭表达真实的情感,满足青少年的情感需求,建立家庭成员良性沟通,改善家庭环境和家庭功能,协助青少年的人格发展,促进个体与家庭共同成长。[22]135153家庭团体心理疏导模式借鉴家庭治疗的成熟理论和技术,考虑到当前我国青少年多为独生子女,家庭结构单一,缺乏家庭同辈陪伴的现状,将团体模式引入心理疏导,它能有效缓解因青少年的情绪逆反造成的对家长、老师的情感疏离,利用群体规范对青少年思想的约束作用,将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引导到青少年德育实践中。
(二)创设青少年德育实践的学校团体心理疏导情境
国家卫生计生委与中宣部等22个部委联合颁发的《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指出,在开展“培育积极的心理品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心理健康促进活动方面,应当关注和满足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需要,保持儿童积极的情绪状态,让儿童感受到尊重和接纳;注重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心理品质;培养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可持续发展;重视提升心理调适能力,保持良好的适应能力,提高学生自我情绪调适能力,尤其要关心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心理健康,为遭受学生欺凌和校园暴力、家庭暴力、性侵犯等儿童青少年提供及时的心理创伤干预。[23]
学校是青少年德育的主要场所,学校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系统和规范的道德教育活动保证青少年道德学习有效进行。创设青少年德育实践的学校团体心理疏导情境需要学校建立起完善、科学、有效的心理疏导德育工作机制。只有心理疏导机制丰富化、合理化、规范化,才能使心理疏导在青少年道德教育过程中发挥最大的教育效果。学校道德教育可以通过德育课程和其他学科课程的教学或其他途径,使青少年学习道德知识、培养道德规范,形成道德认知能力,获得道德信念,学校通过课堂教育,虚拟情境的创设,替代性学习,主题活动和特别活动等训练等使青少年习得道德规范,提升道德判断能力,并指导个体的道德行为。[24]在青少年德育实践中,心理疏导的教育者是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并能熟练、灵活运用相关技术、方法的德育老师。学校团体心理疏导模式对德育老师的工作方式有一定的要求,要求坚持以学生为本,教师以民主的方式对待学生,关注他们的情感,在道德人格培养、伦理规范训练中做到以情感人;要求重视学生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性和实践性倾向,尊重他们的人格、相信他们的潜能,在德育实践活动中多采用讨论、游戏、角色扮演等团体辅导方式,促进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发展。心理疏导通过让青少年反观自我、认清自我,可以帮助其充分发挥内在的潜能,培养时代所要求的创新精神、进取精神等优秀的精神品质,使青少年在不断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寻找到生命的真谛。[13]
(三)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德育实践的社会文化氛围
随着全球化进程和网络传播的加速,我国当前的社会文化环境良莠不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的道德学习,青少年学生作为一定社会情境生活中人,必然受到社会文化中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因此,加强对媒体文化的引导,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加强对网络文化的监管,加强网络道德规范建设,营造有利于青少年道德学习的社会文化氛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25]145159一方面,社会各相关部门应通力合作,整合、利用社会资源,帮助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发挥社会教育的作用。在努力确立我国核心文化的道德价值取向基础上,重建国家伦理文化传统,提升我国道德文化自觉,以全球化和多元文化背景为参照,凝练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价值观,通过学校德育内容与方法的转型与变革,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与道德选择能力。[26]另一方面,青少年应该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科学发展观,提高自我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能力,以及对复杂社会现象的认识、分析、辨别能力,增强改造社会的信心和勇气,勇于把个人之“小我”融入到社会之“大我”中,达至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融合、统一。正如陶行知所说:“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在社会这所学校中,发展自身的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 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作中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党的十七大报告解读)[N].人民日报,200812(2).
[2] 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EB/OL].(20050420)[20170919].http// www .moe.edu.cn /edoas/wedistel18/info1373.
[3] 桑青松.道德學习观演进及其对青少年德育实践的启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0(6):759765.
[4] 刘清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
[5] 高军,陆岩.对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论断的解读[J].学术交流,2008(11):3235.
[6] 包涵.高校辅导员工作应注重入文关怀和心理疏导[J].中国高等教育,2008(4):3235.
[7] 冯刚,沈壮海.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2013[R].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endprint
[8] 胡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9] 黃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0] 叶松庆,王良欢,荣梅.当代青少年道德观发展变化的现状、特点与趋向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4(3):102109.
[11] 聂衍刚,林崇德,彭以松,等.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发展特点[J].心理学报,2008,40(9):10131020.
[12] 李艺敏,李永鑫.青少年人际关系能力对社交自卑感和心理健康的影响:社会适应性的作用[J].心理科学,2015,38(1):109115.
[13] 肖庆生,谭世信,宋岩.论高校德育视域中的心理疏导[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 (12):5156.
[14] 佘双好.从说理教育到心理疏导——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 (7):8996.
[15] 诸葛福民,李淑娜.基于心理疏导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3 (8):6568.
[16] 科尔伯格.道德教育的哲学[M].魏贤超,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17] 路易斯·拉斯思.价值与教学[M].魏贤超,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18] 苗德露.观点采择对共情性尴尬的影响:共情反应与尴尬感受性的不同作用[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13.
[19] 陈淑丽,柏杨.融入人文关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诉求与实现路径[J].中国教育学刊,2013 (4):811.
[20] 黄河清.家校合作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EB/OL].(20040226)[20170919].https:// baike.so.com/doc/67282686942549.html.
[22] Nichols M.P.家庭治疗基础[M].林丹华,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23] 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EB/OL].(20170119)[20170919].http:// www.nhfpc.gov.cn/jkj/s5888/201701/6a5193c6a8c544e59735389f31c971d5.shtml.
[24] 唐爱民,刘晓.道德学习的哲学思考[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0(2):2630.
[25]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6] 刘燕楠.多元文化视域下学校道德教育的文化路向与价值选择[J].教育研究,2015(9):4045.
责任编辑:钱果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