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珠海市香洲十一小学)
现行小学语文课本,选入了许多古今中外脍炙人口的名篇,可谓是一部丰富多彩的人生画卷,是育人的好教材。近几年,我着重发掘教材中资源,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联系学生的实际思想情况,在培养学生提高思想觉悟,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上下功夫。
在爱的教育中有一种政治准则教育,毋庸置疑,那就是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对人的影响深渊,对人的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的提高,都起到重要的作用。培养什么样的人,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因此,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语文教学中刻不容缓。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就有几篇蕴涵着爱国情怀的美文。从选材上说,《草地夜行》《金色的鱼钩》《在艰苦的岁月里》都选自红军长征的事迹;从主题方面说,集中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及红军战士为了革命的胜利、民族的解放,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顽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对于将进入初中学习的小学生来说,是极好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史料。
教学中,我安排了这样几个步骤:
1.读:要求读懂每篇文章的内容;
2.想:(1)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都遇到哪些困难?(2)在困难面前他们是如何做的?(3)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3.议:他们身上体现了一种怎样的精神和品质?
4.谈:要求结合当今的幸福生活在对比中谈自己的看法。许多同学在发言中谈到:“红军战士之所以那样做,是因为他们心中装有祖国和人民;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在这样好的条件下读书,也要想着国家要为国家的富强而努力读书。”小学语文教材蕴涵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教师对爱国主义内容的教材熟读深思,展开的思想教育不仅容易被学生接受,而且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学生自觉地走上爱国之路。
语文课标明确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其目的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又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合格接班人。
我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学习了《人民的勤务员》《驿路梨花》,以及《纪念白求恩》等文章,“《人》写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驿》写人人学雷锋,雷锋精神照亮了整个哀牢山区;《纪》表现白求恩同志,对工作极端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这些精神都可以激起学生的情绪,对雷锋和白求恩的敬佩心情,转而变为学生们自觉的学习态度和决心,并约束自己的日常行为。
身兼班主任和语文教师的双重工作,经常与孩子们相处。学了这几篇爱国主义的文章后,班级发生的文化至今我都记忆犹新:(1)许多学习较差的学生再也不用犯愁求人解答难问题了,班级已经互帮互助蔚然成风;(2)班级学雷锋活动小组的成员,从原来的3个增加到7个,好人好事明显增多;(3)班级数周连续获得流动红旗,学习的组织纪律明显加强,学生基本做到自我管理。
个性决定人命运的成败,情感、意志、性格、动机等是个性心理品质的主要成分,个性品质的培养不容小觑。富有必然的责任感、正义感、友谊感、集体荣誉感、民族自豪感在内的情感;自强不息、勇于探索、积极进取、谦虚谨慎的内在性格;奋发果断、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等优良品质;这些都是小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目标。小学语文教材中充满了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丰富资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得当,学生才能在吸收丰富资源的同时又提高内在品质。
如《金色的鱼钩》《在艰苦的岁月里》所表现的“红军不怕远征难”的坚强意志;《给颜黎民的信》所表现的鲁迅在白色恐怖下的顽强坚毅及对进步青年的关心和爱护;《一定要争气》所表现的知难而进的精神……这些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学生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程度也不同。教师必须联系课文,结合现实的社会状况,为学生辨别善美丑恶指引方向,提升学生的自我辨别能力。这样,学生的个性心理才能沿着正确健康的轨道发展。
至今记得送走的六(3)班53名学生,在三年的教育和培养中,他们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而且拥有顽强的意志和强烈的进取心,热爱生活并且性格开朗。班级历届的班长和由班长任命的班委以及监督员,在任职期间都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尽职尽责地为班级服务、工作。一名因家庭离异,性格孤僻,有时又十分狂妄的男生,由于不能明辨是非,曾一度误入歧途。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虽几经反复,终于走上了正途,他不仅赢得了全班同学的信任,当选为第五届班长,他文采出众,作文《浪漫之城--珠海》发表在《作文个性化平台》上。并以较好的成绩考入了理想的学校。在毕业欢送会上,他感慨地说:“我取得的成绩首先归功于辛勤教育、培养我的老师和热心的同学们,是你们改变了我的性格。其次是知识,特别是语文课本中的知识,是它开阔了我的视野、陶冶了我的情操,使我养成了积极进取的个性心理品质……”谁能想到,这番话是出自一个曾误入歧途的学生的口中。
概而论之,自我教育就是以自我意识为条件,通过自我努力来实现,得到良好的思想品质。根据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老师要不断地启发诱导,是小学生能达到自我教育的关键。在教学中,我结合语文教科书的特点,开展了切实可行的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其一,是六年级的学生刚入学时,我就要求学生准备一个摘记本,经常抄录名人名言和定于生活哲理的格言、谚语,以及一些优美的诗句、优秀的歌词。摘抄的同时,班级学生轮流每天把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名人名言写在黑板的宣传栏内,从而扩大了它的教育范围,同时要求每名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富于哲理性的名言工工整整地写在一张规定尺寸的纸上,贴在自己桌子的左上角,作为自己前进中的座右铭,时时鞭策自己。
其二,是在课堂上给学生一定的展现时间,在语文的教学中,这种展现主要是指说和写。实践表明,从学生的言语和写作都能透露出他们的真实思想感受,正是这种思想感受,让学生的自我表达过程为自我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自我教育的价值在于学生说真情、写实感,这些都需要教师的引导。
通过实践,学生才认识到学习要有一股耐力,工作要有一种精神,做好事首先要端正思想。这样,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就达到了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
总之,在教改浪潮的推动下,在党中央号召全社会加强德育的同时,作为教育领域,把思想教育寓于语文教学中是切实可行的。但这里需要我们注意的是:
(1)这种教育必须要在语文训练中进行,贯穿渗透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切不可牵强附会,生拉硬扯。必须注重文章本身的特点:“文道统一”,而其“道”必须是在学“文”的同时领悟出来的。
(2)注意潜移默化。这既是语文课进行思想教育的特点,又是这一教育的作用,我们要在语文训练中注意语文教材审美作用的挖掘。在进行思想教育的时候,既要晓之以理,又要动之以情,要讲究教育的艺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
[1]邢文段.语文教学如何进行思想教育.中国教师,2008,(07):30.
[2]熊叶娟.浅论中学语文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文教资料,2011,(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