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的新高考备考

2018-02-09 18:06乐晓峰
中学语文 2018年30期
关键词:时政新课标文本

乐晓峰

自2017年26个省份开始统一使用全国命题试卷以来,高考新变革便在全国展开,让我们感受到了一股全新气息。与“新高考”相伴而生的,是2018年1月教育部刊发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新高考”和“新课标”,都因为一个“新”字让它们都披上了一层神秘面纱。综观近年多套全国卷试题,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在选文取材的标准上,还是在出题的角度上,都展现出了鲜明的“新高考”性,其“时政性”“思辨性”和“创新性”则表现尤为突出,而这三种“新高考”性又与2018“新课标”完美对接。因此,要想充分认识和把握这些“新高考”性并制定出高效的备考策略,我们必须站在新课标背景下从“新”认识语文高考。

一、新课标的“新时代”对接新高考的“时政性”。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前言部分,详细地阐明了国家之所以要重新修订课标,就是因为一个“新时代”的到来,这既是直接原因也是根本原因。

那么,新课标中的这个“新时代”意味着什么呢?笔者以为,至少有两点重要指向:“一呈二增”。“一呈”就是我们的语文学习要努力呈现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社会、生态等发展的新成就、新成果;“二增”是指我们的语文学习要“引导学生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剖析、评价文化现象,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增强文化自信”。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会发现,2017-2018新高考试题正不遗余力的演绎着新课标的“新时代”特征,力求实现在这种“新时代”背景下展现时代新成就、新成果和增强学生文化自信的目标。

从近两年的高考全国卷来看,无论是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还是作文题,其文本选材都直接体现了新高考的“时政性”特征,所有材料都在引导学生关注时事、评论时政,充分展现了中国的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在展示我们新时代所取得的新成就、新成果的同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正与新课标中提到的“新时代”同步共轨。

二者如此匹配,完美对接,正是因为新课标的修订就是为了配合新高考的变革趋势,所以研究高考备考策略的首要任务就是重点关注这个“新时代”特征。广泛阅读时政新闻,了解时代脉搏,倾听时代声音;深刻领会时代精神,解读时政内涵,树立鲜明立场;研读优秀时评文章,学习观点方法,多元解读时事。

二、新课标的“新思维”呼应新高考的“思辨性”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新课标专门提到的“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可以说是新课标的又一个重要标志。

那么,有哪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是在语文学习中发展和提升的呢?后文做了详细阐释: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以及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发展逻辑思维,能够辨识、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基本的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并能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阐述自己的发现;运用基本的语言规律和逻辑规律,判别语言运用的正误,准确、生动、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认识;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语言文字作品,研究和发现语言现象和文学形象,形成自己对语言和文学的认识。

对于这一点,新课标不仅理论阐释充足,在实际操作层面又做出了细致规范的部署。新课标中如此突出强调逻辑思辨这种思维品质的重要性,并要求高中语文学习将它单独当成一个任务群来完成,很显然,是将其作为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我们的2018新高考的考试大纲中也能找到相应的阐释。

三、新课标的“实践性”催生新高考的“创新性”

在2018新课标中,专门提出了“加强实践性,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的重要理念。无论是“实践性”,还是转变学习方式,都是要求未来的语文学习能不断创新。“语文课程还应当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为培养创新人才发挥重要作用。要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探求解决问题和语言表达的创新路径。”

鼓励创新,与时俱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绝不是一纸空言。新课标中将“多媒介阅读”“观看演出”“参与文化公益活动”等方式,均纳入到了语文学习多样化形式中,鼓励学生参与现实生活,并敢于实践,继而创新。当然相应的,我们的高考也必须适时更新自己选拔人才的标准,鼓励使用各种新题型。所以,高考卷常做常新,全国卷的“创新性”一直是一个亮点。

我们会发现,几乎每一年的高考卷同上一年相比,总有或多或少的创新变化,即使是2018新考纲继续延续2017考纲以维持新高考变革过渡时期的稳定性,但2018的高考卷依然给了我们不少惊喜。

1.选择题全部回归单选模式,取消多选题型,选择题分值全部回归3分;

2.病句、成语、补白三题合并在一个文段集中考查,更注重基础知识的情景化考查;

3.语言表达题中语言得体考题是对一则启事(应用文)的进行语体修改;

4.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材是一篇传记类作品,英雄“赵一曼女士”的一生;

5.实用类文本阅读的第9题直接要求学生比较三则同为新闻材料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其实,我们的备考大可不必因为新题型的出现而产生焦虑,与其去蒙猜出题人的新意,不如去认真研读新课标的各种提示和要旨,进行合理科学的备考策略研究。

研究高考备考策略,我们应该随时更新知识,更新方式,了解新变化,把握新动向。这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创新精神。

猜你喜欢
时政新课标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时政
时政
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