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中秋
“问题”语文课堂是千姿百态,但总体来说,可分为两种。
第一种,教学目标过多。许多老师这个也想教,那个也想教,他就东抓抓、西扯扯,知识点如蜻蜓点水般带过,学生学得困乏,老师教得疲惫,结果学生什么也没有学到。
第二种,教学内容严重错位。许多老师活生生地把一堂语文课上成了思品课、生物课或其他课程。
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应该教些什么呢?
其实《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版)》已正式提出“语用”理念。它明确提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也决定了我们今后语文教学阅读的方向。真正的“语用”应该是生命个体在相应的语境中合理、准确地进行表达,将自己积累的字词句篇等内容,规范且个性化地运用。我们怎样来构建“语用”课堂呢?
我们不可能在一堂课中面面俱到,所以我们要精研文本来挖掘其中蕴藏的教学价值,并根据学生的学情来定位教学目标。千万不能什么都是依照教辅资料或教学参考书,这样你就没有自己的思维,容易被教辅资料牵着鼻子走。
1.认真读文本。一读文意,了解文本的大概意思;二读文脉,也就是理清文脉;三读文旨;四读文言。什么是文言呢?文言也就是语言特色。可从构句特点、词语特色、段落结构等方面来看;五读文法。文法包括修辞方法、正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动态、静态描写、说明方法等;六读文体,我们可以看文本的构段构篇方式等。
2.认真读单元导读。我们通过单元导读可以洞悉本单元的目标,以及学生必须掌握的一些能力。
3.认真揣摩文本后的课后习题。其实课后的习题也透露了文本的意图,我们可以从中去寻找蛛丝马迹。
精研文本后,我们就要根据学生的学情,从文本中提炼出最核心、最契合学生认知需要的资源,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苏州园林》一文为例,我罗列了以下教学价值点:①按照总—分—总式来构篇,首先提出总纲(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接着说明总体特色,阐发总纲的思想;然后就形成这个总体上特色的四项设计原则(布局、配合、映衬、层次),分别作出具体介绍。②说明文中常用一些说明方法,如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列数字等;③用词的准确。如“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中的“补”字,表现了匠师的细心,善于化单调为多彩。
结合新课标及课后思考题我们不难发现,第①和第②点是初中生学习说明文必须掌握的写作方法,可列为语用训练的重点,提升学生的语用实践能力。这样的教学目标既符合学情又体现文本的核心,这样简简单单教语文,何乐而不为呢?
我们要为突显教学目标,巧妙设计教学环节。为了达成教学目标可设计“读写结合”“读说结合”,总之调动学生的“听说读写”。
以叶圣陶的《瀑布》为例,我将目标定位为①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来写景;②巧用比喻来描摹事物的声音和形象。同时这两点也是这篇课文中的重难点。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①,让学生感受并学习“由远到近”的写景方法,我事先在黑板上画了一幅简笔画;有山,有瀑布,有小路,并设置了A、B、C三个观察点。首先让学生默读课文,并要求学生找出作者叶圣陶的观察的地点,再思考叶圣陶的观察顺序:
①A—B—C ②B—C—A ③B—C—A
认真思考的同学很快地就选择了①,为了达到教学目标②,我让学生仔细聆听瀑布的声音,并设置了一个梯度练习。首先我要求学生用拟声词来形容瀑布的声音,同学们想到了很多拟声词,比如“哗—哗”“轰—轰”等等,接着我让他们想一个或两个比喻句来描摹瀑布的声音,这可把同学们难住了,我抓住这个机会,让同学们找出叶圣陶是用什么样的比喻来描写这种声音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并请学生们大声朗读读。同学们不禁赞叹道:“啊,叶圣陶可真擅用比喻呀!”然后,我趁热打铁让同学们互相探讨用不同的比喻来描摹瀑布的声音,并写出来。结果让我喜出望外,同学们写出了很多很美的比喻句。比如“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好像咚咚大鼓敲在耳边,又像哗哗洪水冲向山涧。”我也想到了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所说的一句话:“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