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密日报社,新疆 哈密 839000)
所谓新闻作品的“泥土气”“接地气”是质朴、实在、贴近生活的风格,新闻工作者无论是作风还是文风,都应该追求多一些泥土气,多接地气。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新闻舆论工作者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
近年来,从中央媒体到地方媒体,春节期间,新闻战线广泛开展“新春走基层”活动就是一种沾泥土气、接地气的好做法。新春走基层,是在热闹的年味儿中寻找新闻,在行走中感受基层的变迁与脉动。
笔者所在的新疆哈密日报社,近年来在春节前后积极开展记者“新春走基层”活动。记者们舍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奔赴一区两县,在春运路上访寒问暖,在商场集市感受民生,到厂矿,到军营,到农家小院……聚焦平凡人物,记录城乡基层的可喜变化,精心采写、制作最鲜活最生动最感人的新闻报道,为新春佳节营造祥和、温暖、团圆、积极向上的氛围。
面对热闹的春节气氛,就热闹说热闹的新闻层出不穷。笔者认为,这样的新闻太多了,就走上了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一片大好”的老路。这样的新闻只要改个地名,放到全国各地哪个村哪个社区都可以。因此,在“新春走基层”采访活动中,记者只有带着思考,带着感情,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才能写出有温度、有品质的文章。
2018年月2月,小年(腊月二十三)前后,我们被报社指派前往哈密市伊吾县开展“新春走基层”采访活动。到达伊吾县淖毛湖开发区时,那里正进行迎春联欢会。开发区二村的回族村民高敬忠正在唱“花儿”,歌词寓意深刻,旋律高亢,极富西北地方特色,赢得村民的热烈掌声。
在现场,笔者从村民高敬忠的穿着打扮、举止行态和唱歌时发自内心的喜悦,感受到了不一样的东西。当时笔者就在想,在这里唱“花儿”,他肯定和青海、宁夏有渊源,这里还有没有其他会唱“花儿”的村民。
果然,在后期采访中得知,开发区二村有89户村民,其中85户是回族,均来自青海和宁夏,并且都会唱“花儿”。
既然都来自青海和宁夏,他们的生活和以前相比都发生了什么样变化?笔者采访中得知,这些村民都是一二十年以前就来这里了,在老家都是艰难度日,一年收入刚刚够养家糊口,这才背井离乡来到了这里。在随后采访的10多户人家中,年收入都有10万元到20万元不等,几乎家家都有小轿车,住着一套或两套80平米的安居富民房。这些回族村民中,有种瓜的,有当经纪人的,有开农家乐的,有开超市的,有开宾馆的,等等。
于是,笔者避开写淖毛湖开发区春晚如何热闹,而写了一篇《“花儿”在淖毛湖“绽放”》的稿件,写会唱“花儿”的青海、宁夏农民在淖毛湖发家致富的故事。该稿件在《哈密日报》和《新疆日报》刊发,随后又在天山网、凤凰网、新疆日报网等网站推出。
多接地气,多些泥土味,多些温度,用手中的笔书写老百姓的真实生存状态,反映老百姓的困惑和需求,也唯有如此,才会真正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接纳。
我们采访组一行前往伊吾县下马崖乡时,在乡政府文化活动室里,村民们正在带妆彩排下马崖乡春晚,现场异常热闹。我们坐在那里观看节目,有一个情景剧,其中有一个场景表现的是一位农民画家,正在教孩子们画画,舞台另一侧木卡姆艺人正在演出。整个场景,朴实无华,真情感人。
当前,全国上下都在进行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笔者在想,农民画家画了什么,有没有和十九大相关的热点内容。
笔者在随后的采访中得知,农民画家叫茹则瓦妮罕·库尔班,今年66岁,被当地人称“凡高奶奶”。她的画构思巧妙,质朴真实,画的主题多为家乡新面貌、去极端化、民族团结一家亲等。果然,她还画了一批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作品。其中有一幅画,宣讲员正坐在草场上给牧民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碧水、蓝天、白云,一位牧民在弹唱党的十九大精神,就连身边的羊群也围了过来,画面语言跃然纸上。
最后,我们写成稿件《茹则瓦妮罕:“画”说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哈密日报》和《新疆日报》刊发,在天山网、亚欧网、东方头条等网站推出。
还是在观看下马崖乡春晚彩排现场,演员休息时,一位乡干部和笔者聊天,说几天前,他去该乡一个叫众合骆驼养殖合作社的棚圈里,亲眼看到,听到叫号声母驼就到指定的挤奶区,标有相同号码的小骆驼也会自动来到母亲身边。
在新春走基层的喜庆氛围中,如果多些趣闻,就可以让过节的人们茶余饭后多了些谈资。于是,在下午挤驼奶时间,我们赶到了养殖合作社。只见养殖人员喊一声“5号”,身上写有数字的5号母驼就走进了挤奶区,同一时间,被专门隔离的小骆驼群里,身上标有5号数字的小驼,绕过其他小驼来到母亲身边,开始吃奶,等小骆驼吮上几口后,工作人员就开始用挤奶器挤驼奶。据工作人员介绍,小驼不吮几口,是挤不出驼奶的。随后叫6、7、8号,我们一一见证了其过程。最后,我们采写了《骆驼挤奶听“叫号”——下马崖乡骆驼养殖助村民增收》的稿件。
让新闻报道有深度、有故事、有人看、受欢迎,让“新春走基层”活动,更接地气、贴近百姓,真正走进群众,和群众交心、交流,向群众学习,多走多看多思考。让清新文风扑面来,写出有温度、有品质的好文章。
笔者认真总结“新春走基层”活动的经验做法,在编辑部采前会上,和其他记者编辑进行了深入探讨,要求记者把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作为体察民情民意、服务人民群众的根本途径,作为锻炼提高队伍素养、改进作风文风的重要载体,让编辑部记者走基层机制化、常态化,不断提高新闻工作者服务群众、发现好新闻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