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恩凤
(山东省五莲县第一中学)
什么是史料?我们采用《历史科学概论》的定义:“所谓史料,就是以往人类所留下而为我们今日所见,并能为我们进行研究各种社会形态发展规律提供的痕迹。”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一般将史料分为原始史料(第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原始史料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的当时所产生的,是未经处理的。而二手史料是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阐释。不管是原始史料或二手史料,都是研究学习历史的重要史料。而史料教学法,是指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对相关的史料进行处理,使学生自主地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完成对历史探究的一种教学模式。
历史具有不可重复性的特点,拿出相关的文字、图片、实物等资料,可以比较真实地再现历史。这就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地兴趣和积极性。
史料分析题是近几年高考的重难点,这就要求学生具有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为了适应当今高考历史命题方向,在平时的课堂中重视史料的分析和运用,可以为以后的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史料具有直观性和趣味性,既补充了教材的不足,又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地领悟历史。史料教学可以更好地引起师生、学生与教材的互动,更有利于提高学生探究历史的能力,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同时,也容易让学生形成理性的认识,培养其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真实性是史料选取最为关注的第一原则。在日常的教学中,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喜欢使用大量音影史料,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却忽视了史料本身的真实性,使得史料教学作用大打折扣。如果一定要使用音影史料,可以使用纪录片,因为记录片的制作在最大限度地尊重历史原貌,并对历史进行了梳理,使其更加清晰。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改革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不管教师如何设计一节课,也不管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最终的落脚点是要关注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对于教学目标而言,首先应该注重对课标与考纲的解读。如《太平天国》一节,课标要求是“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了解”只是浅层次的目标,通过学生的自学和教师的点拨就能实现,重点应该放在“认识”的这个目标上来。从课标要求出发,教师应该减少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性史料补充,多补充《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内容史料,利用其纲领内容,来分析和得出“农民阶级无法提出先进的理论”这样的结论。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补充紧扣课标的史料,就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归纳能力及理解能力。但是,史料的选取不宜过多,课堂不能成为史料的堆砌。教师应从教学的目标出发,有针对性地选择比较经典的史料。
史料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说到底是教与学的统一。所以,史料的选取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应该充分考虑城市学生与山区学生,高年级学生与低年级学生对史料的理解能力的差异,文科生与理科生知识结构与思维差异等。
好的历史课是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出来的,而不是教师单纯教出来的。为了体现历史教学的思想性,教师应该选取能偶产生强烈的“冲突”效果的史料。在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应该让学生对历史现象有多个角度进行思考。这就要求教师在选取史料的时候,不能只选取学生所熟悉观点的史料,还应该增加新角度、新观点,甚至是与传统观点相悖的史料。这样才能体现出教师对一节课的立意高度。如岳麓版必修二《西学东渐》一课,如果仅仅按照课本编排的意图进行史料整理与教学,最终教学效果也能得出近代向西方学习的过程是学技术到学器物最终到学思想的过程。如果在本节内容中增加顽固派与洋务派论战和顽固派与维新派论战的相关史料,让学生能够理解在近代社会,不管是哪个阶级、阶层都想通过自己的认识来改变中国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这样,本节课的高度就体现了——中国近代史前进的每一步都是艰难的。
综上所述,史料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有效教学方法,必然会在今后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史料,并且要注意史料的选取,让史料有效、实用,让历史课在趣味性的基础上更有思想性,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