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齐下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018-02-09 15:00:04许卫高
中学语文 2018年36期
关键词:口头表达能力教师

许卫高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高中生要“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在口语交际中树立自信,尊重他人,文明得体,仪态大方,善于倾听,敏捷应对”,这是新时代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的新任务。

笔者认为在倡导培养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时代背景下,广大一线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意义,切实采取系统措施,全面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一、使学生明白口头表达训练的重要性,让其愿说

心理学认为人的需要是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满足和发展的,满足需要是人们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人们乐于启动“行动”的诱因。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首先要调动他们的内驱力。教师可以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明白当今社会是一个高度知识化、信息化和交际化的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能说会道”已成为一个高素质人才的必备条件。而要做到表达流畅、谈吐高雅、妙语如珠,绝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的有序训练和自觉锻炼。通过如此的宣传引导,从而让学生确立这样一种意识:提高说话能力是时代的要求,是社会的要求,是增强自我竞争力的迫切需要,让其自然形成愿说的心态。

二、激发学生口头表达的兴趣,让其想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能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主动追求有关知识。托尔斯泰也说:成功的教育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不喜欢说的现状,必须善于调动学生说话的兴趣。如何调动呢?要抓住学生的关注点,拨动他们的思维之弦。譬如,针对学生喜欢关注社会生活中重大事件、热门话题的特点,我们可以提供一些能引发学生兴趣、激发他们参与意识的话题,让他们自由讨论,畅所欲言。如“共享单车”“中兴事件”“萨德事件”等等,面对这些感兴趣的内容,学生们都很想说,都乐意说,从而达到让学生想说的目的。

三、培养学生口头表达的自信心,让其敢说

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发现有的学生在公开场合口齿清晰,滔滔不绝,而有些学生则是畏首畏尾,不善言辞,有时好不容易讲出的几句话也常是颠三倒四,不达要领。此类不喜说话的学生,总认为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不如别人,唯恐说错而被人笑话,与其如此,还不如“沉默是金”,多听少说。自信心的长期缺失,使得这些学生不敢轻易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

为此,我们要善于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树立敢于在大庭广众之下侃侃而谈的勇气。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要营造好口头表达的宽松氛围。让学生在非常轻松自由的环境下尽情畅谈,有时可以不受题材和时间的限制,随心所欲,同时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倾听,让说话者感受到别人对其谈话的重视,获得浓浓的满足感,使其乐于说。二是适时给说话者以必要的鼓励和表扬,使他们产生“口若悬河”而带来的成就感。教师对学生发言的肯定更能激起他们的表达欲望,使他们从“不敢说”变为“我要说”,从而实现质的飞跃。

四、丰富学生的口头表达内容,让其有话可说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真正让学生健谈起来,还得让学生找到可说的东西,否则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内容从何而来?我认为途径不外乎两条。一是来自丰富多彩的生活。大千世界,精彩纷呈,我们要指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时时处处去感受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学会分析思考,然后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说出来。只有多接触社会生活,丰富个人体验,才能做到有感而发,有话可讲。二是通过广泛涉猎来获取多种信息,积累丰富知识。只有见多识广,才能全面认识各类问题,说起来才能做到观点有力,论据充分。很难想象一个不喜欢读书、获取信息少得可怜的学生,能对有关话题发出中肯的评论。

五、创设各种机会,让学生有机会说

我们发现,有些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情感也十分丰富,却常常“临阵脱逃”,尴尬下场。究其原因,很大程度是他们缺少锻炼机会,实战演练太少,难得在众人面前“露一口”,以致心理素质不过关。基于此,教师要积极创设机会,构建多种平台,多途径多方式地进行训练。常见方法有:一是课前三分钟演讲。内容不限,表达方式不拘,或叙述描写或议论抒情,演讲者能准确达意即可。二是辩论。选取富有思辨性的论题,开展辩论赛,让学生各抒己见,引导他们学会多角度、多层次分析话题,做到言之成理,自圆其说。三是进行复述训练。学生每天都在阅读各类书报,获取大量新鲜信息,我们可以让学生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口头复述所读内容。长期坚持此项训练,既有利于学生吸取原材料的核心内容,也有利于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六、授之以渔,让学生会说

朱自清说:“说话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天天说话,不见得就会说。”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他们“能说”“会说”,要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必须加强指导,要教给学生口头表达的方法和技巧。首先教师要做好示范,尤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要简练精彩,引人入胜,让学生产生崇拜感。如果教师的课堂用语平泛枯燥,语无伦次,不讲艺术性,没有吸引力,又怎能激发学生说好话的积极性?学无榜样,何以提高?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口头表达的要点:一是说话要自然流利,口齿清楚,发音准确,正确把握语调语速。二是说话要中心明确,内在逻辑关系清晰,不能出现语无伦次、表意不明甚至让人费解的现象。三是要根据不同的对象场合,注意分寸,力求得体,否则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教师只有做好示范,加强方法指导,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提高口头表达水平。

总之,重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我们应将它提高到培养未来高素质人才的高度来认识。我们要科学运用培养手段,不断激发学生口头表达的兴趣和自信心,搭建各类锻炼平台,切实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为学生成为既能动手又能动口的高品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口头表达能力教师
最美教师
快乐语文(2021年27期)2021-11-24 01:29:04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教师如何说课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6
谈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5:22
口头传统所叙述的土尔扈特迁徙史
卫拉特研究(2020年0期)2020-01-19 01:21:10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口头传统新传承人的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
——新一代江格尔奇为例
加强联想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口头表达一点通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